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它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股权结构反映了公司控制权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布,决定了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性质。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在不同股权结构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控能力和积极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治理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绝对控股的,这种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从制度基础上决定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典型特征: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而在如此股权结构和治理结…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两权分离,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不对称的存在使代理人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甚至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即发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的代理问题。于是,委托人需要通过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来奖惩代理人,以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工作。而这种约束或激励机制就是以业绩评价为依据的,可以说业绩评价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突破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就必须引入非财务指标,以应对现代企…  相似文献   

3.
审计的产生是由于在近代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本身具有不可察的自主性和权限内的任意性,代理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存在偷懒动机,在委托人不愿或不能观察代理人工作的情况下,要求有独立的公正的第三人对代理人的工作进行评价。考虑到评价成本与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不可计量性因素,所有者亲自监督成本太高,他必须委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来承担这一任务。而被委托人必须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才能让所有者和经营者同时值得信赖,代表自身行使监督和鉴证职责。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只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两权分离,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不对称的存在使代理人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甚至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即发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的代理问题.于是,委托人需要通过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来奖惩代理人,以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工作.而这种约束或激励机制就是以业绩评价为依据的,可以说业绩评价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变化的结果。从现代公司产生的那一天起,公司治理问题就摆在企业的组织者、参与者面前了。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委托董事,使之具有指导公司业务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是以责任为基础的。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看成是公司与公司的组成人员之间的一种社会和约,从道义上使公司及其董事有义务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国内也出现了诸多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定义。虽然表述形式各异,但其本质都大同小异。概括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借以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规范公司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基础是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处理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代表与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一种权利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不完全合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天然橡胶割胶环节的雇佣合约的分析,探讨通过选择专门的合约治理形式来降低合约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合约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天然橡胶割胶环节的雇佣合约既是一种不完全合约,又是一种委托代理合约,交易成本和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雇佣合约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割胶活动具有强专用资产的特点,为保证合约的稳定性,需要为合约安装安全措施。对于合约的不完全性导致的合约不稳定,通过选择专门的合约治理形式来保证雇佣合约的稳定性,即分成制的工资合约形式,在合约中规定以最终收益的比例作为支付工资的标准;在雇佣合约中设计激励机制来规避代理人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分成制的工资形式,让渡委托人部分剩余索取权来激励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降低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中,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责权利融为一体,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自身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当所有者在企业管理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便会委托经理人去执行企业管理的职能,于是就出现了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其实质是企业所有者放弃了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权,委托给自己挑选的经理人员进行经营。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去行为,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报酬。由于企业运营是资产的运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变动越来越强,对企业家的依赖越来越强,而相应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目前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强调公司所有者通过市场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的外部控制型治理模式,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强调公司所有者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权利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来约束公司经营者的内部控制型治理模式。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外部控制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体现外部控制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指在公司的制度框架中,主要依赖于外部市场体系对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监控。这种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9.
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具有商业银行一般性特征外,其产权主体不明晰,约束不到位,亟需运用会计委派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59岁现象”、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以及“生产规模5000万徘徊”等现象,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根据代理理论可知,在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下层管理者、下层管理者与一般员工之间存在着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特征,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经营者应该以所有者的利益为重来管理经营活动。但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致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相一致。而在证券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盈余信息。投资者要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或出于种种目的,管理者对盈余进行操纵。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公司治理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在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政府与中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政府监督动力不足,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处于无效率状态,导致经济适用房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改善这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利益相制衡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将委托人的风险不同程度地转为代理人的风险,从而规范代理人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 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为此,所有者必须重视对企业会计控制权的争夺,寻求建立一个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外部控制机制。建立外部控制机制,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控制权的重要性 (一)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会计控制权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委托──代理制就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  相似文献   

14.
孙堂港 《水利经济》2011,29(2):32-34,41
构建并分析了水电企业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基本模型。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与边际影响系数成反比,而且不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就能使委托人价值达到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代理人付出的努力与激励报酬系数成正比,且激励报酬系数与员工成本系数、风险厌恶系数、随机变量的方差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达一千多家,这些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均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规范运作。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特殊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督流于形式。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缺乏制约机制往往使中小股东实际丧失了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二是公司董事会内部缺乏制约机制,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左右公司决策。 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  相似文献   

16.
会计委派制度是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约束和监督经营者行为的一种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公司内部管理中应用普遍,是资本所有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1998年这一制度引入我国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它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的分支机构或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委派会计人员监督所派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改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契约关系,规避市场风险,保障农户权益等方面更具优势。基于贵州省威宁县HX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本文采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从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两个角度考察"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机制,一方面,合作社"关系产权"的"双重嵌入"有效降低了公司与农户间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桥接式治理模式的"楼长制"既能实现公司与农户间的结构洞网络效用,又能满足合作社"关系产权"治理需求。但作为一种"双重嵌入"性存在的代理人,合作社极易发生委托人和代理人"共谋"现象,使合作社组织目标为公司经营目标所替代,即"目标替代",最终使得合作社不合作。规避"共谋"和"目标替代"及防止"合作社不合作"现象发生是今后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公司 农户”经营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是互为委托人、代理人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公司 农户”存在双重道德风险的发展困境。解决双重道德风险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的以信誉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契约。  相似文献   

19.
国企委托人经营能力有限,不能有效的监督控制代理人,致使国企代理人(经营者)掌握较大的控制权。经营者在激励薪酬不足时,利用较强的控制权,取得控制权收益,并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经营者效用满足来于薪酬,控制权收益和成就需求,三方面具体表现为激励性薪酬,在职消费和企业利润,经营者效用最大化是三方面的函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三因素关系,得出激励性薪酬对在职消费有替代作用,但无法完全杜绝在职消费等控制权收益;增加经营者剩余索取,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满足个人成就需求,从而为国企经营者激励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总体。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往往不一致,经常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现象,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出资者将资本授权给经营者经营后,辅以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实现会计管理的预定目标。这种监督有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种,外部监督的特点是成本高、效益差;相比而言,内部监督往往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指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财政部也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对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做出专门规定。一、会计人员是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