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苏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苏南土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苏南摆脱资源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土地法律,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调整非农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3.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潜能的改变。经济潜能模型可以形象地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文章在研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时引入经济潜能模型。文章选取了嘉兴、苏州、无锡、镇江、常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普通列车和动车组列车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下这些城市的经济潜能的情况。结果得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取唐山市下辖14个区县市,根据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理论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唐山市2011年、2016年、2021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度。研究表明,唐山市2011—2021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逐年提升。其中生活功能动态变化幅度最大,生产功能变化幅度最小。基于以上结果,按照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分类,为提高唐山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提出对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地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接近自然的一环,农地利用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在对福建晋江的吉隆农场、紫岭农场、鲁东村、运伙村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述地区的农地利用模式,分别对耕地和林地这两种类型农地的利用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农地利用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突破了原有的城市土地限制性因素分析,从城市土地经营的行为主体的角度,开创性的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促进性因素,对城市土地的集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划分为了主动性土地集约和受动性土地集约,进而细分为内生性主动集约和外生性主动集约、相权性受动集约和调控性受动集约。并将这些因素置于私人收益、私人成本、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的复合坐标体系之下作了进一步的区分与研究,分别对其形成的原因和表现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描述,同时对控制土地集约度的重要性子以强调,最后对土地集约促进性因素的分类及其运作做了相关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况、内涵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展,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分类及内涵,总结了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和土地整理几种模式。我们选择了合肥市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当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同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有必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研究。在分析探讨过程中,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具有相对性、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时限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其中很早就出现了区域开发观点,形成国家行政区概念,并以耕地为基础建立国家行政区。同时,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依据土地区位差别核定税收数量,还根据土地的区位特点建造农田。这些思想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也丰富了世界经济学宝库。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目的:通过举例说明,为如何创造性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提供探索思路。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引导企业占用广阔海域面积建设项目,并利用沿海丘陵台地丰富的土石方,移山填海,促成项目落地的同时又平整出新的土地后备资源。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研究结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宁夏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成绩及问题,提出了明晰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征地标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效性、建立农地收益增长机制和加大对农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土地流转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led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LGCLS) strategies on urban innovation. It uses data related to 265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9 for empirical analysis. Its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or development stage differences, the impact of LGCLS strategies on urban innovation exhibited an inverted U shape with economic growth. The inflection point occurred when the per capita GDP equaled approximately RMB23,101 in 2008. For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inflection point in eastern China is higher and earlier than tha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before the inflection point, the positive influence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hereas after the inflection poin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eastern region. For the eas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the northwestern resource-based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relatively high per capita GDP, the negative impact of LGCLS strategies on urban innovation occurred earlier and showed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赤壁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1996-2009年赤壁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年限出现恶化,其中,规模效率低下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技术变化水平是影响全要素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根据Tobit回归模型得出赤壁市土地利用效率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综合借鉴SHELL模型和Reason模型的概念,参考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管理手册》,分析民航运行体系中组织管理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的作用路径,提出组织管理对管制员工作能效产生积极影响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