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所未有地引人注目,从富人安全到“仇富”心态,从“原罪”问题到民间融资从“问题富豪”到“财富英雄”,一桩桩典型事件的接连引爆.使中国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凸显在中国经济舞台的聚光灯下.由此引发的种种揣测、思考和讨论使这一阶层在轮廓日渐清晰的同时,也令人们对中国民企的2004年走向和角色扮演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06,(5):66-66
每年的“500富人榜”一出炉,都会引来无数的关注。谁能跻身中国顶尖富豪的行列,他们拥有多少财富,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富人榜”上的财富数据准确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想刻意去“炒作”某个富豪的问题,但“问题富豪”现象值得全社会来关注、来思考—— “富豪们”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是否有其共性?或者说,他们出现问题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富豪”多为民营企业家,这对当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否形成冲击?我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正是因为“问题富豪”的相继出现,我们对财富有了相当沉重的解读。我们不必“仇富”,但对“富豪”的问题我们必须警醒——要让财富在阳光下攀升,让民企成为催生真正企业家的摇篮,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8日,《南方周末》发布了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内地富豪接受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金钱、事业、两性、信仰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富豪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内心的命运。这个“不安全感”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内地富豪心理的真实反映,用另一位学者的话说:“内地富豪还在围绕着财富、事业转,还没有达到围绕社会转的层次,远未达到‘企业家’这个境界和水平。现在还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易令华 《华商》2013,(2):14-14
中国民营经济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萌芽,迄今已走过30多个春秋。30年来,伴随着广大民营企业的艰难崛起和成长蜕变,这个已经创造了我国6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市场经济主体,却始终难逃“原罪”质疑。频频发生的“问题富豪”落马事件,每每会引发全社会关于“红项商人”原罪问题的讨论,并最终上升到对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不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心 《中国工商》2003,(12):68-68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家纷纷“出事”——其中包括几位在中国名列前茅的富豪,引志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有人提出,民营企业家自身就带有不可克服务的“原罪”,对他们来说,面临的应是大赦还是追惩的问题。对此全国工商联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张维新先生近日指出:这些事件不应当引致社会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怀疑。因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没有它们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新财富》2013,(5):66-73
由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隐蔽,以及某些富人通过信托或隐名股东的方式以金字塔式多层结构控制上市公司等原因,隐形富豪群体一直存在。此外,还存在一类企业家,他们个人公开披露的财富可能不足以上榜,但其调配资金与资源的权力,却可能是很多上榜者所无法企及的。柳传志、任正非、马明哲……谁堪称国企之外的资本权力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他们或是湖北人在湖北做大,或是外地人在湖北创业崛起。无论其上榜资产的误差大小,他们无疑已是湖北富人的标杆! 没有人能够详尽道出湖北的富人到底有多少,有多富,这些浮出水面的富豪多少给湖北富人挣了面子。当然,探探他们的底子有利于我们试一试湖北财富的深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商》2004,(2):38-38
近年来火爆电视荧屏的.或是半文不白的古装戏不断翻演着遥远皇宫内的恩怨情仇.或是装疯卖傻的言情制在嘻嘻哈哈打情骂俏中糊弄着忠诚的电视观众.而中国民营经济2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的动人壮举却难得一见,这其中固然有民企一族埋头苦干不慕虚名的淡泊。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财富和富人的鄙视,现实生活中对先富阶层的隔膜,多少反映出当代中国依然欠缺健康的财富文化。  相似文献   

10.
肖立 《中国工商》2004,(11):34-35
富人的下一代通常对财富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第一代富人的下一代被称之为“第二代富人”。第二代富人的成长期,一般正是他们父辈最辉煌的时候。当第二代富人成长起来时,他们在财富.社会资源的原始积累上相对普通人来说,拥有绝对的优势。如果第二代富人是富有进取心,又不是特别例外或很笨的那类人,他们不仅能够守住“江山”,而且还可以比他们的父辈更轻松地获取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孙红 《新财富》2007,(5):172-173
股改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们的财富呈现了裂变式的增长。我们从他们中选取了前100名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今年的“股改创富榜”。这100位富人股改后的财富总额达到1471.39亿元,人均财富为14.71亿元,相当于股改前的4.18倍;股改为这些富人人均创富11.19亿元,创富倍数达到了3.18。 中小企业板自2006年5月重启后,造富速度也开始加快。今年的“500富人榜”中,有16位来自中小板上市企业,其财富总额达到323.79亿元,为去年中小板企业上市富人财富总额的3.6倍。登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50富人榜”的富人拥有财富474.15亿元,人均9.48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肖立 《中国工商》2004,(11):36-38
中国第一代富人的创业史充满了艰辛。并且他们的事受时间总是非常有限的:创富者在财富蔚为大观的时候通常已年老体衰.事受能力很弱。而他们的继任者——第二代富人,在坚守财富的路上也同样会遭遇不同的曲折。而在“富不过三代”的古训面前,人们又很自然地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安全的财富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商》2004,(7):21-21
当中国的财富阶层浮出越来越多生于60年代的企业家族群时,人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原罪说在他们身上逐渐淡化.他们捆缚着上一代的传统情结,携带与生俱来的激进因素.手持知本利器游走在珊代商场上。2004年5月13日上午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们齐聚福建武夷山,他们有个共同特征——生于6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和企业界最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4.
在唐山调查钢铁富豪群,让《商界名家》惊叹的不是这些民营钢铁企业家们对已经“过去”的“铁本事件”依然铭心刻骨,而是他们对这一事件的“见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民企在宏观调控下的可贵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梁稳根几年前还一度被媒体认为是”湖南首富”.这也是”《商界名家》中国地方富豪调查组”湖南之行首选他的原因。但让我们没料到的是,在今日湖南人眼里.谈及富豪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张剑、张跃兄弟,或者泡沫富豪刘敏等人.似乎不把梁氏当富豪看。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7):106-108
“浙江移动和西泠印社合办‘全球通VIP艺术鉴藏俱乐部’.毫无疑问是个多赢的创举。如何将艺术品的影响力做大.如何向社会辐射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那天.看到现场如此多的企业家.我们的疑虑一扫而光。”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对记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方向     
郭梓林 《商界》2007,(11):5-5
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通常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财富,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批真正的富人;二是对民众的直接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于政府的影响力。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我们这批人的幸福指数将会成为未来和谐社会重要的参照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市场体系迅速发展,我国居民部门拥有财产的总规模一直快速增长,家庭财富普遍增加,总额已跃居全球第三位,并且涌现出为数可观的“千万富翁”和一批世界级富豪。在此过程中,财产分布差距正日趋扩大,财产因素对收入分配格局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力也日益显著。财产性收入、财产分布差距等问题,已广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互为因果,如影随形,且很容易形成所谓“正反馈”而不断自我加剧,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胁再.  相似文献   

19.
外表朴素的雷菊芳,似乎与这个商业社会格格不入,虽然多次进入富豪榜,但在她身上却很难找到女富豪常见的那种珠光宝气,而她对财富的理解,更让人大跌眼镜:“财产超过100万,就失去个人占有的意义。” 但是她一手创办的奇正藏药却很风光,2009年8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雷菊芳因控制奇正藏药89.9%的股份,身价高达41.3亿元。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09,(5):176-178
今年的“500富人猎”上,涉嫌“操纵市场”的黄光裕因财产来明落选,同一行业的张近东则以174.3亿元的财富登上榜眼高位。财务数据显示,尽管国美扩张速度更快,但苏宁的经营却更加稳健。两大零售巨头不同的命运走向,或许与张近东、黄光裕二人不同的资本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