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管理审计主要内容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类别,有其特定内容和方法。作者从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计划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着手,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审计程序和方法,有利于企业改进管理审计的思路,从系统整体的高度充分挖掘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在能力,优化整体结构,改进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审计进入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在审计时必须评价企业的整体风险,企业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转向了内部管理审计。开展内部管理审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制度化的建设、环境的完善、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审计手段的发展等制约了管理审计的实施。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应加强和明确管理审计制度和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加强人才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社会经济环境和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建立管理审计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由于各自优势的不同,各自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两者的协同联动是整合审计资源,减少资源重复浪费,提高国家审计效率效果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涵,从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协同联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破除技术手段的制约和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实现协同联动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内部审计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为内部审计机制完善和审计成果质量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审计密切相关,积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审计。本文基于政府审计视角,在明确内部审计成果对政府审计有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内部审计成果的可靠性、完整性和成果质量对政府审计在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上有一定影响。据此,本文分别从制度规范、信息技术、培训交流三个方面为提高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在企业内部审计中还存在审计职责与职权不相匹配、信息技术建设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称、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以及审计仍处于“查错防弊”上等问题,导致审计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我国应从强化内部审计对策入手,加快转换经营观念,科学定位审计职能,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扩大审计的范围,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之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白华  刘蔓葶  康林 《财贸研究》2012,23(4):149-155
基于内部控制职能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应该被定位为企业全面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既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内部控制等同于风险管理,因此现行内部审计准则中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与《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应该合二为一。从层次上看,《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居于主导地位,而《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和《遵循性审计》等准则居于从属地位。3E审计内生于内部控制审计之中。  相似文献   

7.
卞虹予 《江苏商论》2020,(4):103-106
在新形势下,企业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的难题。作为公司的重要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完成企业发展的目标,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企业内部增值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探索了内部增值可能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企业内部审计增值提供可行思路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唐健宇 《江苏商论》2020,(4):111-113,117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转型工作正处于重要时期,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在修订后的一系列企业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会面临产业调整和经营理念转变等各项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作为总体审计工作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利于企业增值。国家审计署于2018年1月22日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并于同年3月1日开始施行,这就意味着增值型内部审计将在我国正式展开。内部审计将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发挥其增值的职能显然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重点。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入手,通过介绍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优势层面,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武汉钢铁集团的现实应用,提出有关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卞悦如 《江苏商论》2020,(3):120-12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审计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措施受到了广泛重视。提及审计,大多数人都仅仅会想到其中的财务审计这一块,而在企业实际运营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评估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推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发展,使其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外部审计师依赖内部审计功能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内部审计的规模和质量,进而影响外部审计师依赖内部审计的功能。不少学者认为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培训的会计风险、内部审计资源的安排和调整所产生的固有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外部审计师依赖内部审计的程度。另有学者认为外部审计师依赖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受内部审计外包的调整、非审计服务和客户的压力、内部审计资源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考虑治理质量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外部审计师的影响和内部审计资源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外部审计的可靠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审计费用的披露很不规范,还存在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之间的费用转移情况,影响了审计定价数据可信度.根据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盈余管理风险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占董事的人数、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和企业风险,节约审计费用,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免疫系统,在规范高校管理、促进高校持续与有效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审计免疫系统论,现代高校内部审计应树立独立理念、服务理念、利益理念和风险理念,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加快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提高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与职责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彤 《财贸研究》2004,(4):113-118
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引入 ,其与我国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监督机制———监事会、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按照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者的职责存在着相似甚至重叠。因此 ,应依据委托—代理理论 ,对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功能定位 ,并按照不同监督机制的层次和特点 ,对它们各自的具体职责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4.
王伟 《中国市场》2008,(49):125-126
管理审计的工作重点体现在,一是发现管理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二是提高履行岗位职责效率。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医院现行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医院招标管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述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含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指出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提出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优化路径,实现审计合力。  相似文献   

16.
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保证,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活动以及风险管理报告进行的审计。德国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既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又有风险审计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对风险早期确认制度的审计和风险报告的审计上。我国应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改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借鉴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共生互动理论,考察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特定制度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对独立审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越可能选择"非十大"所进行审计,审计费用越高,越可能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而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高的审计费用和"标准"审计意见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本地小所的执业结果。研究表明,审计治理效应的充分显现,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完善的市场化水平,而且更需要两者的互动与协同。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责任认识及定位存在误区,目标责任界定不清及执行不到位,审计方式单一,对审计结果重视不够。落实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明确责任界定,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评价依据;关注管理过程,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以经济责任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审计方式,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几乎是各种经济监督的盲区,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开展的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当前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运行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适应我国现阶段村级组织机构状况及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影响了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效果。成立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镇审计服务所或者农村审计分局等专门的审计机构和构建市(县)与镇(区)的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网络等审计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审计环境对政府审计资源整合具有需求与制约双重性,审计体制、立法、经费和质量控制等诸多制约因素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路径依赖性的特点,整合的实践需要深刻认识审计环境来合理选择整合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