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股市市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沪深股市平均超过60倍的市盈率,有关人士忧心忡忡,认为市盈市过高,超过了欧美国家股市市盈率30倍的警戒线,笔者认为 深两市的总体市盈率状况,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经济周期,市场利率水平,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相适应的,没有偏离经济运行的总体轨道,当然,市盈率不高并不意味着股票市不存在风险,加强监督管是化解股市风险、防止股市泡沫膨胀和过度投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不少金融分析师都以市盈率是均值回归作为预测未来股价变动的基础。现存文献尝试建立市盈率及未来股价回报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分析这做法的合理性,但仍没有特定结论。本文采用另一途径,即通过测试这做法所需的重要假设,如假设不成立,则这做法的合理性便存疑。本文利用香港恒生指数市盈率数据,测试了当中两项重要假设:市盈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和市盈率的历史平均值代表了均衡值。我们的结果显示两者皆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证券市场市盈率的问题、修正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和管理层据以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投资者根据整体市场的市盈率的分析可以辨明市场风险,把握住投资较大板块和股票,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管理层通过对市盈率水平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股市的强弱,从而提出合理的调控措施,保证股市健康运行。然而,市盈率在会计核算以及在具体运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市盈率的缺陷市盈率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亦称每股收益)之比率,用倍数表示。它包括个股市盈率和平均市盈率两种核算口径。前者用以衡量某股票投资价值大小,后者则用以考察股市整体市场风险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5.
6.
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一直以来在理论界都有争议,在我国股市处于历史高位的今天,这个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股票市场的效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股票市场合理市盈率的理论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红  袁晓涛 《西南金融》2003,(12):53-55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股票二级市场市盈率是否合理的讨论很多,笔认为目前合理市盈率的讨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上:一是,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合理市盈率的科学标准;二是,没有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由此,笔提出首先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调整合理市盈率标准,进而对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合理市盈率进行理论推导,在考虑理论公式的局限性的情况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市盈率的影响以及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股权结构对市盈率的影响,提出我国股票市场25—35倍的市盈率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9.
《国际融资》2005,(6):66-67
神宗迷雾:摘自SOHU股市论坛作为4家试点中的第一家,三一重工拿出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流通股东从非流通股东手中每10股拿到3股股票和8元现金,非流通股东由此取得“上市流通权”,改革前后总股本(2.4亿股)及每股指标等均不变。读完“改革说明书”,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方案明显对大股东有利。判断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对谁有利,只需用一个公式加以测试,即改革前非流通股的市值是多少,改革后又是多少,其中改革前用净资产计算,  相似文献   

10.
水皮 《时代金融》2004,(11):47-49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矛盾中运动和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是主要矛盾,主导主要矛盾的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道理上过中学的人都清楚,难的是怎么判断主要矛盾,又如何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峥嵘 《中国外资》2000,(12):15-17
<正> 我国A股市场从建立之初就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筹资和资本运作的根据地,一直被视为外资企业的禁地。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十分有限,对外资企业更是大门紧闭,因此外资不能控股A股上市公司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外资企业自始至终从未放弃过介入国内证券市场的尝试和努力,国内市场的铁幕不时地被外资撕开。在目前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我们隐稳约约地看到外资大股东的身影,有些上市公司本身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而来,还有的是外资股东通过受让股权或以战略投资者的  相似文献   

12.
中美证券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美证券公司双方盈利能力的差距实质上来自于双方资本配置效率的差距.国内证券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壮大资本实力;二是树立"资本配置依托于风险管理"的理念;三是完善评价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体系;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应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和证券行业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上海证券市场上证综合指数2005年1月1日到2006年1月1日的复合收益率和日成交量。用GARCC模型描述日成交量对复合收益率的波动性影响。在GARCH模型中加入当期交易量、滞后一期的交易量,结果表明当期交易量变化率能明显削弱收益率条件方差的波动性,而滞后一期的成交量只通过对当期的成交量间接的影响复合收益率。  相似文献   

14.
胡奕明  刘奕均 《会计研究》2012,(6):12-18,92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倍受关注。一个焦点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会加剧市场波动。我们针对2007—2011年中国A股市场的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股价能够反应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且在市场波动期比平稳期反应更显著;2)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波动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市场波动期比在平稳期更加显著;3)波动率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正相关性主要出现在长周期上。  相似文献   

15.
证券投资基金风格、投资行为与股票市场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不同投资风格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投资基金的作用以及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结果显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可以部分平抑市场下跌时的波动风险,同时加剧了市场上涨时的市场波动。成长型基金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平衡型基金具有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证实了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聚集效应、时变性和持续性等波动性特征。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结合动态风险预警方法,应用GARCH类模型构建VaR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检验,证实了该风险预警模型适用我国证券市场波动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市的泡沫效应及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长远看,股市泡沫终究会破灭;但从短期来看,支持股市泡沫持续的因素很多,目前还难以预料股市泡沫破灭的时问。研究表明,股市泡沫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而目前的各种客观因素给股市泡沫的维持提供了条件。为此,监管部门要对股市泡沫破灭的负面效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估,不能单纯为了市场的平稳、为了社会稳定而牺牲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周期或市场环境的变化,证券市场总是处于起伏涨跌的变化过程中,投资理念的不断转换和变迁也始终相伴其中,这一点,中外证券市场概不例外。考察美国证券市场,其投资理念的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19世纪的铁路股狂潮,20世纪早期的钢铁股和汽车股热……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市场上,高收益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资产类别,而中国的高收益债市场才刚刚起步,对其研究也相对匮乏。本文在厘清中国高收益债的定义前提下,以美国成熟市场为参照,对中国当前时间截面上高收益债市场的存量分布和分类做出详细描述,并展示了中国高收益债的风险收益特征与成熟市场的异同。研究认为,由于中美高收益债市场发展阶段差异显著,投资者亟需寻找不同的投资逻辑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波动与价值投资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市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国家政策变动、信息流动机制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原因存在较强的周期性波动。实证研究表明月度上证指数对数序列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假定。BP滤波方法确定上证指数存在明显的2~3年的循环周期。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股票在股市周期波动中进行周期性的价值投资,结果显示大部分产业的收益率跑赢大盘,但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密集使用的要素集聚产业则可享受估值溢价和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