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米丽在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实相冲突的狭缝中,同她的心上人相爱但最终又毒死他并与其尸骨共眠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被剥夺了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妇女如何逃避现实以至最终精神失常的形象.爱米丽的悲剧根源在于美国南方文化传统的清教主义思想下的父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怪诞大师,其名字是和美国南方永远连在一起的。他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规模之宏大,人物之众多,时代之漫长,都堪称美国文学史上的壮举。《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无论在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还是创造手法上都堪称杰作,而主人公爱米丽一个多层次极富个性的女性,一个美国旧南方制度与文化的殉葬品——以她的“褪色”凋零成就了一朵绽放着艺术魅力的永不褪色的奇葩。  相似文献   

3.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悲剧是由南方盛行的父权社会和传统妇道观所致,父亲把爱米丽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惜葬送了女儿的青春、爱情和幸福,爱米丽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失败而告终,她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牺牲品.小说不仅描写了爱米丽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福克纳的内心矛盾.一朵玫瑰代表了作者对爱米丽悲惨一生的同情和对她勇敢、大胆和自由精神的钦佩,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社会的眷恋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常常被视为一部哥特式的恐怖小说。这篇小说不仅讲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爱情故事,在其背后还蕴藏着无尽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小说的魅力:作者的南方情结,小说中弥漫着强烈的美国南方气息,传达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爱恨交织的感情;恋旧情结,小说中的主人公爱米丽小姐沉浸在过去,时间在她的世界里似乎停止了流动,却映衬出时间的飞快流逝;艺术手法,从福克纳讲故事的技巧着手,品味文中福克纳的南方情结和爱米丽的遗世孑立。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学巨人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一个短篇——《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无疑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本文就小说刻画的爱米丽小姐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作家手法的剖析,以及时代背景来表达人物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结局是悲剧的。论文旨在从爱米丽生活的时代、她的独断专行的父亲、守旧的邻居和她的个性等方面分析爱米丽悲剧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7.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存在着微妙的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开篇的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事类型至文末完成了向第一人称叙事类型的转变。在视角的转换中,将爱米丽放在杰弗生镇居民以及作者福克纳的双重眼光下进行审视,使读者感受到了两个性格、命运大相径庭的爱米丽小姐。  相似文献   

8.
爱米丽是旧南方传统伦理道德和其时代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她为争取自己的爱情做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极大的执著和勇气,是福克纳所要着意刻画的一个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9.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米丽一生的不幸际遇。爱米丽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一个女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诗学是将认知科学的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评论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图形一背景理论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利用叙事手法上“错时”的技巧,通过前景、背景对比的故事以及爱米丽这一意象等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11.
对《献给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的及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大量出现的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进行及物性分析,说明及物性分析不局限物质过程的及物性和非及物性。小说中几种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从总体上对实现主题和塑造人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雨果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人们在研究古希腊文学及后来的文艺复兴文化时,已提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一词。到19世纪,许多浪漫派作家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又拿起了人道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3.
爱,常常被认为是永恒的.古今中外,各路名家均对爱狂泼笔墨,极尽其能.本文就世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力作<安娜*卡列尼娜>略谈爱--在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是怎样得到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百年中国城市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变.这一变迁,从中国文学的空间布局看,可以概括为南移与北归.所谓南移,就是20世纪前50年,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现代文学中心的兴起,取代了原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文学中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格局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不仅能积极地表现出生活的特性,也能够运用一些技法让读者去发觉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不同质,更好地显示出其功用。陌生化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对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中“文学要有新鲜感”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所提出的“陌生化”概念为核心,进而探讨并得出这一批评流派与“先锋派”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等在思想观念上的同质与共性,即都重视文艺能够使人觉察现实世界的功能并强调陌生化在文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5):101-F0003
湖南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的多科性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立足商科院校的文学学科建设优势,关注现当代文学与现实中国及其变化的联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商业文化研究这一与当前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方向为切入点,拓...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才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有了较高的地位。但是,从文学发展史来分析,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则应上溯到宋代,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文学,形象地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两宋是我国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明代广东诗人邝露的作品《赤雅》,其主体是先秦至明代中原各史书所载南方各族神话、传说、故事以及与南方民族风物相关的中原古籍及名士的诗词、典故、题词、摩崖石刻、引言和邝露个人受广西壮瑶民族风情激发而创作的散文、诗词,它是古代壮瑶等南方民族民间文学之集大成,在中原产生不小影响,说明民族文学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此书又是民族文学与汉文学之合璧,足见我国南方各民族间关系之密切。《赤雅》的生命意识和"环奇藻丽"的风格,就有着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深刻的烙印。在这里,民族文学与汉文学水乳交融的关系又一次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流浪汉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流浪汉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以孩子的所见所闻来揭示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强烈批判了种族主义制度。本文拟将其主题与流浪汉小说这一创作风格结合进行分析,为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作为坚守民间写作立场的作家,迟子建更衷情于"小人物",她的目光始终投注在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乡民和蓬门荜户的市井百姓身上。她小说中的人物是现实土壤滋养出来的,是作家贴近平民生活、用爱与同情浇灌的艺术形象。这些"小人物"总是和他们的生存环境紧密相依,绝没有超越环境的性情与行为,这使得他们与各自的环境如同骨与肉一样生长在一起,甚至显得不是那么鲜明,却又正是无数面目模糊、"无足轻重"的底层人物的文学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