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炼成 《经济学动态》2006,(9):8-40,109
在将近十年前,我与博士生丁文锋联合发表了《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一文(载《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7期),引起了一场争论。十年过去了,但问题并未基本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去年秋,刘国光同志发表了《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一文,强调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上占领了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坚决迎接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资本论》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课时量减少、师资力量薄弱等教学弱化的倾向,使《资本论》教学逐渐让位于西方经济学,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资本论》教学改革:在总体把握《资本论》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注重以《资本论》的方法引导其各部分内容的讲授;必须加强经济学教研活动,处理好《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科研能力,联系热点问题讲授《资本论》,展现《资本论》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3.
虽然,在19世纪末就曾有英美传教士在中国开设过《富国策》、《富国养民策》等课程,并有口述笔录的《货币银行学》等西方经济学译著零星传人中国,但在当时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知识界没有传播开来。只是在废除了科举制度以后,中国知识界摆脱了传统经书的羁绊,抱着实业救国、科技教育救国的远大理想,兴办实业或出国留学,现代经济学才得以在中国传播。  相似文献   

4.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5.
前言:如何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1995年,林毅夫教授就曾在《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四十周年》一文中,系统阐述过这一问题。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海内外经济学者、留美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经济学家茶座》也刊登过大量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6.
经过作者多年的研究,《国外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丛书》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丛书共有8本,包括《经济改革思维——东欧俄罗斯经济学》、《批判与超越——西方激进经济学述评》、《探索的变奏——20世纪比较经济学》、《敲开希望的大门——发展经济学》《他山之石——日本经济思想初探》、《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国家干预艺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沿革》和《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该套丛书是在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教授主持下,由活跃在上海经济理论界的一批中青年教授和博士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理论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学的灵魂, 实现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必须解决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国际化和规范化问题。本文认为, 中国经济学研究应从本土问题着手, 而其走向国际化的突破口在于将中国制度分析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 重构发展经济学。同时中国经济学要求建立一个良性的理论创新、接受、修正、摒弃的规范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卫国 《经济学动态》2006,(8):19-120,F0003
2006年3月9日,在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亚南首先提出要联系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概念,并写出了一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即《中国经济原论》。该书在理论核心、体系、篇章结构及方法上均具有鲜明特色,被称为中国式的《资本论》。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仍发挥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中唯一一本解放前出版的专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3):F0003-F0003
《中国药物经济学》办刊宗旨:促进药物经济学在药政管理及医疗保险、新药研发与定价、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合理配置、临床药学等方面的应用。《中国药物经济学》刊登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新成果方面的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读性、适用性,是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发表文章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1征稿内容本刊设有评价,论著,药物研究,综述等栏目(对基金项目或国家攻关项目,本社给予优先发表)。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新到来的时候,捧读赵春明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学》,一个世纪来中国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就在这本书中展开它的脉络,枝叶纷披却条理分明,这本《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学》是在赵春明教授主持下,承担中共中央组织学党建读物出版社《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丛书”的经济学部分,前后共由十人经过三年的时间完成的,洋洋百年变化,在这本《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学》中,做了十分充实和生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讨论意义重大。中国的经济学首先应当国际化,就是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应当遵循经济学最本质、最内在、最一般的规定性。中国的经济学又必须本土化,因为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经济学的生存价值与应用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实现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理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统一起来。有效地实现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要求在加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概念城市经济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65年威尔·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论》一书中。然而,城市地区的经济学研究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就有对城镇功能、劳动分工是以何种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以及现在我们称之为外部经济或聚集经济的相关评论。同时,在《国富论》中也包含着许多亚当·斯密关于城市经济是如何发挥功能的洞见。又如,我们都清楚马歇尔在其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探讨了“工业区”外部经济的影响,即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相互就近选址布局,这种聚集行为提高了他们所在地区或城镇共同的生产效…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大发展。其中《经济学动态》逐步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学术作用和影响,现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最喜好的理论经济学刊物。在21世纪全球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承和创新以及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经济学动态》将与美国的《激进政治经济学》、英国的《资本与阶级》、日本的《经济理论季刊》等世界学术顶尖的著名刊物一起,勾画出一幅靓丽的和体现“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语)的学术风景线,以回应《美国经济评论》等“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可以很好的解释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因为市场存在着交易费用,如果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显著地降低市场交易费用,那么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就必然是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学正面临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最佳时期。中国经济学应该侧重解决本上化、规范化和研究方法的转变等问题。从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国际化的要求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看,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将在转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等领域首先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变化,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分析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探讨了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5—18日在湘潭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商学院承办。全国140多位经济学教授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杯茶,一首歌,一本书,读后感……”这是我在领军班企业五期的QQ群里挂的群信息,放假的这三天我呆在办公室,坐靠在沙发上,听着邓丽君的歌曲,喝着龙井茶,仔细品研保罗海恩写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我在硕士读过萨缪尔森的原版《微观、宏观经济学》,在博士时读过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原理》。我这次一拿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被它深深吸引,它从一个个很简单的生活中的故事,讲述了经济学的原理,由小见大,由简入深,实乃一本难得的经济学教材。  相似文献   

20.
阳红曼 《经济师》2004,(8):282-28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借鉴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潮。文章就《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