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经过1980-1982年震撼全球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国家参与制企业的弊端凸现出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因国家控制的股权达50%以上,所以,名义上是控股公司,实际上与国有企业没有什么两样,政府依然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施加重要影响,国家垄断的经营方式仍然未完全被打破;二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企业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若不进行改革,企业难以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
3.
企业兼并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里笔者将讨论兼并与其他产权重组方式之间如何进行衔接、替代、互补,从而使兼并在具体操作上,能够得以顺利和成功。从产权入手对企业重组的方式很多,有破产、承包、租赁、代管、托管等等。根据兼并双方的实际情况,把兼并与...  相似文献   

4.
沈阳 《企业导报》2014,(10):62-62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权重组的概念、实现方式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然后重点探讨了企业产权重组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资产重组与证券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高玫 《企业经济》2000,(9):89-90
  相似文献   

6.
论产权重组     
产权重组是指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新组合.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产权重组,是指在时企业产权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对企业股权规模和结构的重新设置,经过股权调整与转让流通等方式,确定合理的股权规模与结构的重组行为.对产权重组中折股标准、经营资产折股比例与非经营资产折股比例、科技股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肖文 《企业文化》2001,(2):40-43
从企业兼并重组的微观角度看,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给企业重组带来了种种障碍和困难,导致了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但是,辩证地看,正是由于存在着企业文化差异,才给企业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空间和机会,为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展示了更多施展才能的机遇。小天鹅的崛起是因为企业内部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因素在起作  相似文献   

8.
企业重组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除了实物资产重组外,还包括管理重组、人员重组以及隐含于管理和人员之中的企业文化重组。在企业强弱重组中,优势企业不仅仅是要向弱势企业注入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注入先进的管理、优秀的人才和企业文化。在企业强强重组中,要克服管理、人员及文化上的摩擦,做到彼此相容、兼容直到相融。只有经过全方位的重组和磨合,才能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10.
试议企业产权重组的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朗 《企业经济》2004,(6):159-160
当前我国产权重组动机主要还是集中在控制等因素上,而基于税收效应来考虑还不充分。本文提出,在产权重组交易中不同的交易方式下存在着不同的税收待遇,企业应对其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充分享受重组中的纳税收益。  相似文献   

11.
产权重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产权重组各方企业本身所涉及的所得税,由于产权重组可能涉及企业资产的出售、转让,由此产生的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第二层次是产权重组各企业股东可能进行股权转让,由此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资产重组为内部审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内部审计应当抓住机遇,壮大自己。1、企业资产重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企业资产重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是由审计的职能所决定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指出:*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首先企业资产重组需要内部审计的参与。因为清产核资、损失认定、资产评估、非经营资产的剥离、资金筹集,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的参与和监督。其次,内部审计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定位。内部审计在企业资产重组中…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产重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企业资产重组中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探讨。一、企业资产重组的理论意义企业资产重组就是资产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资产重组与资本重组和管理重组共同构成企业重组的三种形式。资产重组是企业(公司)为了创造一个更有效的资产结构,对本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进行调整,采用割卖、收购和剥离等方式对资产进行重新组合;资本重组又称资本化调整,它是对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上的比重作出调整,它一般采用特殊股息分派和大股购回等方式来实行;管理重组通常是伴随资产重组和资本重组,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性。资产重组的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三年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的目标基本达到,但国有企业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权合理流动和重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因此,要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国有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流动与重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企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塑造出真正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作者分析了承包制改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深化产权关系改革、建立新型的股份制企业形式是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8年的数据以及省份层面的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分权水平的变化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分权水平的上升对企业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该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有利于弱化资本成本对于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并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从而促进投资增加。相较而言,非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更符合市场化特征,其投资对于资本成本与投资收益变化的反应更敏感,从而受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更大。考虑地区差异后,该效应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经济增长计划目标设定较高以及企业债务融资溢价较高的地区。考虑参股资本的异质性,由于不同所有制资本存在优势互补,当非国有企业有国有资本参股时,其投资受财政分权的正向影响程度相较于没有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稳定私人部门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