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西香梅 《北方经贸》2011,(8):136-136
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进行分析,选择了"公允价值"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论述了公允价值作为金融衍生工具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和无可替代性,并给出了针对金融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具体说明了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来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2.
王京 《北方经贸》2010,(2):76-77
选择公允价值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有其必然性和无可替代性,金融衍生工具的初始确认是以公允价值为行业属性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后续等量均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3.
金融工具会计是世纪之交最热门的课题,这是一个21世纪初有突破进展但尚未圆满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确认(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传统会计比较、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与传统会计比较、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与传统会计比较等三方面讨论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财贸研究》1998,9(4):40-41
<正> 所谓会计确认是把某个项目作为企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正式记录或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对于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出,任何一个项目的确认都必须要同时满足四项标准:(1)可定义性,即所确认的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中某一要素定义;(2)可计量性,即所确认的项目要能予以定量;(3)相关性,即所确定的项目所组成的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影响;(4)可靠性,即所确认的项目是真实的,可验证的。总的确认标准可以概括为:一个项目符合于会计要素定义并能可靠地计量,同  相似文献   

5.
张琦 《消费导刊》2009,(3):106-107
本文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上的问题展开的,首先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模式的冲击,接着具体阐述了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较为合适的计量模式,最后指出目前推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燕华  王金玉 《商业研究》2005,(15):169-171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除了引起广大金融界和监管机构的注意外,还引起了会计界的关注。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理论中资产和负债的含义,所以它一直作为表外业务来反映,但其重要性决定它不能游离于表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披露方面对传统会计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计量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卢青 《商业时代》2004,(6):44-45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传统金融工具的创新,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双刃剑”的效应。它的衍生性、杠杆性以及未来性的特点使企业更容易转移交易的风险,同时,它也加剧了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套利行为,滋生了金融市场的泡沫。20世纪90年代集中出现了一些由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而带来巨额亏损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思考,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计量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会计监督在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中的主要作法是提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金和利用谨慎性原则确认损益,问题是存在着会计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目的是能增进理解表内和表外金融衍生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性信息,有助于评价与这些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但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完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会计监督与披露的建议是: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的反应机制;加强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未来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丽端  黄国良 《商业研究》2005,(22):171-172
金融工具按发展顺序分类可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而衍生金融工具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而言要复杂得多。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要求现行会计计量基础势必进行创新,公允价值势必成为未来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星文  陈庆保 《商业研究》2005,(19):186-188
19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在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机构及现行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定义及特点,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最新成果,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的原则和方法,以推动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公允价值的比较及其相互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的计量一直是困扰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一大难题。本文比较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公允价值计量上的差异,分析两者在公允价值计量上的缺陷,并就两者在使用范围、确定技术、操作指引、内部控制程序及信息披露上的相互借鉴作了一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质疑,但争论的结果表明,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存在诸多弊端,但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和欧盟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启示是:改进公允价值会计不应否定其科学内涵,而应建立有效机制,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同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对策,着重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及有关会计规定和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在完善会计准则时要考虑国情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特别要选择合理的会计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合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一直是企业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空间,但也产生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在阐述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实施的“会计魔法”,旨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是我国会计计量中对会计计量属性有了新的选择。通过对"公允价值"在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回顾,由"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学术界引发的争论的思考,着重论述"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优缺点及现阶段如何对待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下会计计量模式的取向——公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杰  费林琪 《商业研究》2002,(14):66-67
新经济的发展 ,新的经济业务 ,新的思想方法 ,对传统会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会计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迫切的需要相应的变革。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有其产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现行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五种计量属性存在一些缺陷。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该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根据需要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反映其他计量属性,其中历史成本属性体现于日常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中,其他属性体现于会计报表附注;应该增加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在企业内部设立预测、决策或管理会计部门,以提供相关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网络信息化快速普及,并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以满足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因此要积极针对网络信息化下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分析,指出财务核算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财务核算管理优化,增强财务核算管理的品质,提高财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所得税法之间产生两方面差异,其表现:一是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业务核算的引入,使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产生新的差异;二是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业务恢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原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消失.这两方面的差异有待于理论界、学术界和实务工作者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