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经济》2007,(8):46-47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业组织。世界各国称谓不同.日本称为“事业者团体”.德国称为“企业协会”.美国则称为“行业协会”。在国外.行业协会是非官方性的.是同一行业中独立经营的企事业成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为谋求和增进本行业的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增强实现“两个率先”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全省体改系统“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7月17-18日在徐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体改办的负责同志及徐州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与会代表对行业协会的性质和作用、行业协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3.
2002年初,美国轴承协会对我国的球轴承进行了反倾销调查;随后又发生了“温州打火机事件”、“DVD事件”;今年上半年,美国家具行业、彩电行业又对我国同行业提出了反倾销指控等等。透视这些事件,我们看到了国外行业协会组织活跃的身影,与此对照,也看到了国内行业协会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江苏改革》2003,(8):19-19
扬州市共有市属行业协会42个,门类涉及工业、农业、建筑、商贸、旅游、化等各行各业。这些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发展、为企业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市建筑协会积极组织全市建筑企业参加省级“扬子江”杯、国家级“鲁班”奖的评比创优活动,全市建筑企业多次获得国家  相似文献   

5.
李锐 《辽宁经济》2022,(11):49-52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然后指出我国社会组织的弊端,即缺乏自主性、缺乏资金和人才。从“取信于民、立会为公”的角度,提出解决社会组织困局的思路。最后,以软件行业协会为例,结合国家政策文件,提出协会与政府、企业、公众形成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给中国行业协会的六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红 《发展》2005,(6):61-62
近些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还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定位不准。我国的行业协会大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的行业办公室沿袭而来,另一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成立的。其中,前者所占比例很大,成立之初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或者直接挂靠政府部门,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大多具有“准官方”的性质和一定的行政职能,主要是协助政府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培训、组织活动等,有个别的还有部分行政执法权。会长多由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兼任,副会长大多来自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即将退休或者已经…  相似文献   

7.
王庆华  邬晓红 《宁波经济》2003,(5):42-43,38
行业协会是其它组织难以替代的价格管理的主体。行业协会具有民间性、中介性、自律性和“智囊”性等特点,因而由行业协会实施本行业的价格管理最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分析南海专业镇行业协会,指出行业协会的组织运作存在三种路径类型,在相同的既定制度框架内,随着嵌入社会关系网络的类型及其程度不同,协会组织运作的具体方式、组织架构会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行业协会社会责是行业协会自律的一种形式,是指行业协会在与外界进行互动过程中,所承担的增进公共利益的义务,而社会有权要求行业协对其责任行为进行解释。明晰的社会责任让责任主体有准则可以依,而责任客体也可以通过对照行业协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行业协会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试图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业协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孙立清 《开放导报》2007,(2):109-110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分析转轨时期行业协会的职能,指出行业协会通过同质互动和异质互动发挥作用。同质互动从理论的表层揭示出行业协会何以能够促进企业和整个行业发展的原因。异质互动则使行业协会掌握社会网络中的桥梁和“结构洞”,突显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家森 《首都经济》2005,(11):86-88
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主体为了表达自身的愿望与要求.维护共同利益而组成的非营利性质的行业性的社会经济组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具有协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协助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行业协会发育比较早和完善,为加快北京市行业协会的发展和改革.借鉴德国在行业协会方面的有益经验.我们对德国莱法州的行业协会情况进行了考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农业的蓬勃掀起,浙江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产品展览、展销、以及向政府部门反映协会成员的要求和呼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4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行业代表、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郭秀 《山区经济》2005,(6):50-50,47
随着粮食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粮食行业管理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的新情况、新形势,粮食行业协会要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继往”就是继续履行原有的职责:“开来”就是必须完善组织,开拓业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会和行业协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会和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商会和行业协会不仅通过形成“有组织的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而且在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协助国家进行经济战略管理和制定、实施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改革》2003,(8):21-21
淮安市目前共有行业协会90个,占全市社团总数的46.63%。近几年来,行业协会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一是作用发挥参差不齐;二是自身组织建设水平不高;三是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证。面对存在的问题,面对改革开放和大开发、大招商的深入发展,政府应把培育发展行业协会作为转变职能、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勤实践、少争论、善  相似文献   

16.
张冉  任浩 《改革与战略》2007,23(12):31-34
行业协会组织能力是行业协会进行组织运作、实现组织既定宗旨和目标所具有的特定能力的有机组合.清晰界定行业协会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组织能力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行业协会组织能力的特点并对行业协会组织能力进行合理定义,在此基础上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了行业协会组织能力与其他相关能力范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应积极发挥和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辽宁经济》2007,(7):21-2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行业协会应运而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对协调行业关系,提供行业服务,保障行业安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全面履行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如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改革》2003,(8):18-18
只有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时,才有行业协会生存发展的空间环境,才能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把国有企业改为具有独立主体地位的法人实体,不迅速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行业协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大量的国有企业改制成公司制、股份制  相似文献   

19.
行业协会是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它对转变政府职能、弥补市场失灵,规范社会秩序与行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南省所实施的“中原崛起”发展战略背景下培育和发展河南省行业协会.使其能更好地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本文从河南省行业协会的总体情况入手。分析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推动了全球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非政府组织构成中的行业协会得以透过全球经济基础底层链接更广泛地参与和介入国际事务。这种情况使得行业协会的国际角色和组织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行业协会透过全球产业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网络链接获得“嵌入性”权力,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展现了全新角色,带来了新型国际权力拓展问题。对行业协会自身行动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业协会已经成为国际权力竞争的直接行动者,其功能角色由隐性向显性转变,其权力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多领域实质性扩张。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与私人机构的互动也在国际层面产生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规则制定权力的拓展。这些新增的隐性和显性国际权力对全球投资、全球供应链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影响。行业协会秉持“公正性、客观性、权威性”原则,应被置于大国博弈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变动重构的背景下加以全面、客观和辩证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