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纵观国内外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相关因素很多。既有体制弊端、宏观决策失误和经济金融行为不规范等内部管理因素,也有金融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的问题。如何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法制与金融市场、金融改革协调发展,是当前亟需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已注意到:一国金融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规范金融市场运作方面未制定出明确的、便于实施的行为准则,或未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各…  相似文献   

3.
4.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融角度看,当前金融风险可归纳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指利率风险、政策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此种风险爆发的许多因素并非是金融机构本身所能调控的。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企业端正经营思想,完善内控制度,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信贷资产质量是金融业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命运.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为指导,通过信贷资金的合理投入,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应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主体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层次的信贷管理内控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理性分析金融风险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从法律角度提出我国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了协调二的关系,应推行主办银行制度,转变金融增长方式,建立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及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9.
10.
互联网金融业在中国大陆发展数年。然而关于互联网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各界历来偏向于传统金融风险的管理,却往往忽视了互联网风险的存在和管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所谓互联网风险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发挥信息传递方面的便捷和高效等优点的同时可能由于信息不能正确传播或者信息使用不当等原因对事件结果造成的毁坏速度快、破坏程度高、影响面积大的风险。只有进一步认识和识别互联网金融业同时面临互联网风险,才能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促进互联网金融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温丽 《理财》2000,(12)
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深重,备受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以说,金融监管发展的历史就是与金融风险斗争的历史。实践证明: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需要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而中央银行的有效监管和金融机构完善的内部控制则至关重要。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企业欠息不断增加,信用风险较大。虽然目前已经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实施“债转股”后,短期内并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金融风险是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及其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风险。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也有现实的。从企业方面看,企业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是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根本原因,从银行方面看,商业银行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导致信贷资产危险。本文分析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因素,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柳 《河北金融》2022,(4):52-54
我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诸多矛盾问题叠加,风险挑战凸显。在传统信用风险基础上,各类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金融风险呈现新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商业银行如何在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摆在金融人面前的永恒课题。区域金融风险有多种表现,现行金融监管(监测)手段滞后,需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做好实地调研和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提升风险预警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之管见李涤凡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即便是在正常运行中,也会存在风险的可能,这是由金融这种信用活动的特点而决定的。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改革滞后是诱发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深化金融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