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1996年实行双休日制和增加法定节假日以来,一年当中节假日已达114天。假日的增多刺激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商家对“假日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也开始越来越感兴趣。由于“经济”的促动,如今“假日”不仅多了一层“消费”的含义,而且其数量似乎也增多了:从“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工休假日扩展到各种传统、外来节日、学生寒暑假等等,仔细算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和“假日”有关系。有“假日搭台”,就有“经济唱戏”,“假日经济”可以为商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研究如…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李旭 《时代经贸》2007,(2Z):75-7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居民储蓄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分流储蓄,但是居民储蓄依然持续增加。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很多,本文探讨了一些主要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影响,尤其是考虑了医疗、住房等重大体制变革前后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同,增设了虚拟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给出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晓薇 《经济世界》2000,(5):80-81
在扩大内需的呼声中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界人士的关注,那就是假日经济的出现。去年国庆50周年和今年元旦、春节,由于假日的延长,全国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商场、超市出现了人满为患、竞相购物的火煤场面:假日旅游、餐饮的兴旺也出乎人们的意料。假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现得一览无余。假日经济绝非空穴来风假日经济现象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一是人们有钱。去年以来国家先后采取的加薪、银行降息、消费信贷等多种扩大内需的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开始步入小康。尽管对…  相似文献   

4.
假日经济从实行双休日制度开始初见端倪。面对假日经济,厂商应树立假日营销理念。假日营销应注重研究节假日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趋势,将假日意识贯穿于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最好地满足消费者节假日需求为手段,充分把握好节假日商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一浪又一浪的消费热潮,“假日经济”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巨大的消费市场背后,西部旅游业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迅速发展旅游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一、“假日经济”的巨大经济效益为西部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所谓“假日经济”就是为刺激需求,减缓就业矛盾而采取的减少工作时日,增加假日的措施。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旅游业带动需求,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政策上,国家将假日增加到了114天,使“假日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从几个长假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6.
王岩 《经济师》1992,(7):38-39
<正> 储蓄的目标,除了筹集资金、调节货币流通之外,还应包括引导消费在内。尽管时下还鲜为人关注,但十分重要,有必要加以研究。 一、储蓄引导消费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说,储蓄(S)是居民货币收入(Y)的一个因变量,即S=f(Y)。二者成正方向变化,即随着居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储蓄将按一定函数关系相应增加。但需要指出,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一个假定的基础上,即假定由居民货币收入所形成的消费需求与市场供应相适  相似文献   

7.
一、买房,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新消费热点。据统计,有2/3的省份居民住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目前中国居民又有近5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存款余额,为住房形成消费热点提供了资本基础;同时,全国已积累住房公积金300亿元。政府正扩大居民住房建设投资,加快住房信贷等,因而这一热点离我们越来越近。 二、世界进入讯息时代,中国也必将增加这方面的消费需求。1992年以来,全国电子产品生产年均以 27.5%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其产值可望超过1万亿元。其中电话和电脑是最大的两个消费热点。 三、旅游和文化消费也将是一大热…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假日经济看旅游市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海珍 《经济师》2001,(3):44-45
近来假日经济在中国异军突起 ,已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从我国现阶段的“假日经济”来看 ,主要还是以旅游消费为主 ,文章根据我国这几次长假中的狂热旅游消费 ,分析假日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设。  相似文献   

9.
假日经济从实行双休日制度开始初见端倪,到最近几年的春节、五一、国庆等渐成气候。面对假日经济,商家应树立假日营销理念,假日营销注重研究节假日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趋势,将假日意识贯穿于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最好地满足消费者节假日需求为手段,充分把握好节假日商机。  相似文献   

10.
居民储蓄是一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居民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经济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居民储蓄的增加.但居民储蓄的增加却相对降低了自身消费的比重,进而又抑制了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储蓄,但又不能有过量的储蓄,储蓄需要有一个适度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