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宗义 《中国广告》2005,(11):43-44
让明星为品牌“吆喝”,借助明星传播品牌信息,提高品牌认知度、美誉度,是现代广告最通行的一种营销手段。今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全国狂热,蒙牛借助超级女声的成功案例,更是吸引了众多商家看好超女价值。这一由平民蹿红为明星的现象.是对明星定义的颠覆.但作为代言人其广告功效却是实实在在的“名人”效应。  相似文献   

2.
早在2004年.由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歌唱大赛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火爆异常。“超级女声”栏目用全新理念和操作模式.提出了“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的参赛原则.鼓励每一个青春少女们勇敢地去秀出自己独特的一面。“超级女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各个城市“超级女声”歌唱大赛的报名现场.数以万计的参赛者排起“长龙”.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3.
超女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靖 《商界》2005,(10):18-20
天娱传媒公司、湖南卫视、蒙牛乳业、电信运营商、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买广告时段的商家……2005年度“超级女声”,全民狂欢,娱乐经济的多赢性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康迪 《三联竞争力》2006,58(12):64-65
超级女声是一场典型的“联赛模式”,选手们投资巨大,来赌博金字塔顶端的高回报,不问概率  相似文献   

5.
楚桥 《广告导报》2007,(7):22-24
蒙牛酸酸乳曾经依靠与“超级女声”的联姻一炮走红,“超级女声”也借助蒙牛的线下执行得到了强大的渗透。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蒙牛酸酸乳向超级女声Say Goodbye时,背后又是怎样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6,(3):78-79
2005年,“超级女声”成为中国最被关注的娱乐话题。蒙牛酸酸乳借助“超级女声”的营销传播,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事件。然而到8月份“超级女声”活动就要结束。蒙牛酸酸乳的下阶段传播何以为继?  相似文献   

7.
《超级女声》,2003年湖南经视打造的一个真人竞赛现场秀娱乐节目,啼声初试便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积极关注与参与。2004年,“超级女声”被《新周刊》杂志“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在国内众多选秀节目中惟一获得此殊荣。2005年,挂名“蒙牛酸酸乳”的“超级女声”更是以迅猛之势红遍全国。  相似文献   

8.
安静 《市场周刊》2005,(32):49-49
“超级女声”的热播,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成就了不少有明星梦的年轻人.同时也让众多厂商眉开眼笑、财源广进。蒙牛就是这样一家:成千上万套印着“超级女声”广告的蒙牛酸酸乳包装盒、宣传单四处可见,蒙牛酸酸乳的销量激增。其品牌也变得与“超级女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朱玉童 《广告导报》2006,(10):87-87
2005年超级女声在中国娱乐节目界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档节目,全国4亿观众,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赞助商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应该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仅1亿元左右……所有这一系列数字成就了蒙牛品牌,也成就了超级女声品牌。2006年超级女声遭遇低潮,居网络、平面媒体报道,超女收视率低于央视《梦想中国》,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两挡选秀节目,我们暂且先不管这个数据是否真实,但是我们从今年观众对超女的热度,可以看出生命周期才4年的“超级女声”面临品牌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导报》2007,(3):30-32
对于中国的漂亮女孩们来说,时下的中国,是一片梦的土地。尽管各种选秀从来不曾离开人们的眼球,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娱乐营销大幕的真正拉开,还在于蒙牛与超女的携手。尝到甜头的商家与媒体共同燃起选秀的烽火。从“超级女声”到“我型我SHOW”再到“舞林大会”,中国观众亢奋的神经从未像如此这般被挑逗、绷紧……然后,红楼梦中人来了,重温百年旧梦的同时,营销的妙手不失时机的,撩拨起经典的琴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年度特别推荐三件大事: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超级”效应 由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湖南卫视承办,蒙牛酸酸乳冠名的“超级女声”节目,打造了一场平民盛宴,也开创了“超级”娱乐经济效应。自“超女”开播以来,湖南卫视播放的“超级女声”节目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遍布全国的超女观众纷纷以发送短信的形式参与到节目中,湖南卫视收视率屡创新高,广告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而蒙牛乳业则借助超女的人气,将品牌推广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以其成功的运作案例展现了超广告传播的威力。蒙牛搭乘“超级女声”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市场成绩,收到巨大的传播效应与营销价值.继而再次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乳业的地位。两个成功的品牌结成战略同盟.双方发挥各自所长,使得各自的品牌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超级女声”的大获成功让湖南卫视志得意满,紧随其后推出了为“快乐大本营”海选节目主持人的“闪亮新主播”活动。此时由安徽卫视和光线传媒联合主办的“超级魅力主持秀”活动也在全国几个中心城市拉练着。与“超级女声”类似且几乎同时举办的选秀活动还有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梦想中国”等。  相似文献   

13.
黄昉 《广告导报》2005,(9):26-27
从5月14日“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成都唱区报名第一天起,各地对“超级女声”的热捧程度就令人吃惊。仅就成都而言,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名女生,把报名现场挤得水泄不通,甚至也殃及到附近的交通。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商界》2006,(7):48-51
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代言、演出、销售、活动、影视、唱片、图书、服装、食品、玩具等产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长长的娱乐产业价值链,保守估计,近3年内其带动产值将超过10亿元。“超级女声”实现了一个传媒从吸引受众注意力资源到开发消费者购买力资源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超级女声”不仅仅是一场娱乐的盛宴,更是一次财富的狂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商务》2006,(9):119-119
经过2005年整个夏天,伴随一个叫李宇春的“超级女声”迅速窜红,“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这档娱乐节目,也作为  相似文献   

16.
郭珊珊 《广告导报》2006,(2):108-108
2006年.对于企业与媒介而言,“各扫门前雪”的时代被一场热闹的“超级女声”所终结,蒙牛酸酸乳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使得所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团结力量大”这样一个事实。“超级女声”的火爆并不止步于无数粉丝对李宇春的追捧。蒙牛乳业制胜于一年的成功案例仅仅是新型合作时代的开始,通过“超级女声”,众多企业对媒体价值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湖南卫视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只是五花八门的自办节目,独播剧也不是唯一吸引企业目光的因素,在众多“绝招”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年度特别推荐三件大事: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超级”效应由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湖南卫视承办, 蒙牛酸酸乳冠名的“超级女声”节目,打造了一场平民盛宴,也开创了“超级”娱乐经济效应。自“超女”开播以来,湖南卫视播放的“超级女声“节目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遍布全国的超女观众纷纷以发送短信的形式参与到节目中,湖南卫视收视率屡创新高,广告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而蒙牛乳业则借助超女的人气,  相似文献   

18.
当费斯克的受众理论和经济模式遭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两种经济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超级女声”被湖南卫视的经济运作之手推到台前,裹卷在媒体与广告商的巨大利润之中。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贺建平  魏杰 《商场现代化》2006,(3X):101-102
当费斯克的受众理论和经济模式遭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两种经济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超级女声”被湖南卫视的经济运作之手推到台前,裹卷在媒体与广告商的巨大利润之中。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栏目的各类广告和短信收入以亿计数。为什么这一栏节目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本文力图以两种经济模式对此作出解释,并对受众与媒介文本就“媒介意义的建构与消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广告主在电视媒体投放广告是以收视率作为依据,所以当一档号称“零门槛”的“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收视率越来越高时,其广告投放量也越来越多。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突破10%,居CSM31城市同时段播出节目收视份额第一;湖南卫视公布的2005年广告价格显示,《超级女声》年度总决赛的广告报价高达每15秒11.2万元,超过央视一套最贵的15秒11万的黄金时段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然而,收视率是否已经成为全行业默认的唯一标准?拥有高收视率的《超级女声》能否为广告主带来其期望的高回报?答案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