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芬 《中关村》2006,(9):118-121
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又是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城市。长长短短的上千条胡同串联起平民百姓的四合院、大杂院,共同组成了这座完整的古都大邑,也构成了北京历史文明的现实存在。画家孙杰3年前,开始收集有关胡同的各种形象资料,他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所经之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每每穿过一条胡同就会想起一段记忆中的回忆。他着手研究绘画的表现手段,最后采用以钢笔素描的形式,试图用一种黑白迭替、单纯质朴的方式表现在胡同中最普通人的生活和居所:时光岁月形成的沧桑变化,世事变迁遗留的伤痕印记。斑驳的旧墙,残破的门墩,废弃的碾盘,堆积…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胡同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朱湘,曾写了一篇 很有名的散文《胡同》。而且所记述的,特 指北京的胡同。这位作家原籍安徽太湖, 却对北京的胡同产生了特殊的印象,足见 北京的胡同有一种非同一般的神韵。 外地人敢于说“我到过北京,而且我 了解北京”,如果说得入实入深,大不易 也。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北京 人,真正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 文化蕴涵,标志之一就是熟悉北京胡同。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胡同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35-136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朱湘,曾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胡同》。而且所记述的,特指北京的胡同。这位作家原籍安徽太湖,却对北京的胡同产生了特殊的印象,足见北京的胡同有一种非同一般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袁秀霞 《中关村》2004,(7):101-103
一条胡同,一条北京的老胡同,从元大都时代,走到现在800多年了。这条胡同承载过无数人的生活、经验、历史、情感,虽然它很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舍不得遗弃它,离开它。然而今天城市建设的发展,却要改变这条胡同的面貌。甚至会让它完全消失。胡同里的居民不想失去自己的历史,不想抹去自己的记忆,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留驻过往的岁月?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越来越容易掌握的DV技  相似文献   

5.
城门记忆     
张颐武 《中关村》2012,(1):100-100
北京的城门曾经是北京的象征。我小时候住在宣武门外的教佳胡同,但宣武门并没有在我记忆里留下什么痕迹,我印象深刻的是西直门。当时父母几乎每天都带着我从城里到现在的民族学院上幼儿园,途中要在西直门换32路汽车。那时的西直门外还是有许多苍天大树的郊区,那座宏伟壮观的城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从它下面穿过的体验让我直到今天还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6.
祁建 《中关村》2022,(1):92-95
<正>东安福胡同和西安福胡同,明代合称安富胡同,清代辟回回营,亦称回子营,邻近西长安街为什么称回回营呢?从这片小区可以清楚看到西长安街上的华灯,西长安街的南面,有一大片的平房住宅区,从双栅栏胡同进去,没走几步就能看见路东一处由两间平房构成的路口,向里看,是一个居民区,再向里走,能看见一个门楼,从砖的样子和建筑的样式推断,年代应该不会太久远。  相似文献   

7.
冯婷婷  任涛 《中关村》2010,(5):97-99
接到采访张虎先生的任务,我一边欣喜,一边心有惴惴。欣喜,因为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惴惴则为他不仅是位艺术家,还是著名的作家和新闻界的前辈。在网络上输入张虎的名字,你会看到诸如沈鹏、欧豪年、冯骥才等名家对他的评述,这让我担心自己的拙笔相形逊色。  相似文献   

8.
杜大恺 《中关村》2009,(12):104-107
我读不懂韩静霆,他是民乐演奏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策划人,画家,他集所有这些角色于一身,如果以其中之一称呼他,哪个最适合,我说不准。民乐与绘画以外,他差不多都获过最高奖项(奖项太多。恕不赘述,有心者可翻阅他的简历),孰轻孰重,天知道。如果奖项还不能说明什么,他包括美协在内的许多全国性学会的会员,这足以使人信服了。至于民乐,是其踏入艺术殿堂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9.
祁建 《中关村》2016,(4):113
老修理工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磨剪子,呛菜刀——"、"锔锅锔碗——"、"箍筲——箍筲——"……早年间胡同里修理工手艺人的吆喝声,是一曲令人回味绵长的胡同交响曲。可时光倒退到几十年前,他们一边推着小车走街串巷,一边吆喝着,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这些修理工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城市巨变使  相似文献   

10.
郭莹 《中关村》2004,(1):88-89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发展界定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在访问孙津教授之前,不禁先用这一模式衡晕了这位社会理论学者,当问到他是否觉得自己已经攀上了个人发展的最高点——自我实现的时候,他的笑容既坦然,又有些超然。他说,知识成为我的全部生活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我追求的不只是“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11.
张颐武 《中关村》2008,(2):98-99
看到英国学者吉登斯最近在广州的一个访谈录,其中涉及了当下的中国问题,其思路有相当的启示。这位享誉全球的社会学家对中国的发展也充满了关切和思考,他提到了中国崛起的意义,点明:“我相信这是一个中国的世纪,这个世界需要中国领导。”这当然是一种鼓励和褒扬的意见。但他在这个访谈录中所探讨的问题却值得我们相当关切。  相似文献   

12.
据媒体报道,国内首例网络点击广告欺诈案即将开庭审理。这让我想起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来。一年前,我的一个在法国留学的朋友A回国了,除了带回他在异国的趣闻还带回了一个赚钱妙法,就是边上网边赚钱。“边上网边赚钱”,这让我很兴奋。我向他请教。他告诉我下载一个叫做Cash  相似文献   

13.
沙磊 《中关村》2010,(2):88-90
中关村海归不能忘记他他亲历中关村史上辉煌的10年,有比他资格更老的村民,但谈起人才工作,没人比得过他。2008—2009年,他三次被聘为中央“千人计划”评审专家组组长,2009年还兼任北京市“海聚工程”评审专家组组长。因此,有人喻他为中关村引智的奠基人,他却说:”成功不必在我,成功我在其中。”  相似文献   

14.
周瑟瑟 《中关村》2014,(7):114-115
朱家雄是70后作家。与我同来自湖南,我们在中关村认识大概有七、八年了。朱家雄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他主编了一系列以北大为题材的文化畅销书《北大情诗》《北大文章》《北大情书》之类,那几年我也在北大,对他所关心的这些内容也熟悉。但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关村   《中关村》2010,(8):108-110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掐指算起来我在《中关村》杂志"打工"已有七个年头了。虽然不曾与"土鳖"出身的老"海归"夏颖奇博士谋面,他不认识我,可我却十分熟悉他,这正如"明星"不识"粉丝"、可"粉丝"却了然于"明星",同出一辙。初识夏颖奇先生,正是缘于《中关村》杂志创始人卫汉青社长。  相似文献   

16.
我的什刹海     
按地理区域划分,我是什刹海的女儿。妈妈生我的鼓楼医院离什刹海只有两三站路;6岁之前我们住在妈妈学校的教工宿舍,是离什刹海很近的宝钞胡同;我3岁时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幼儿园,就在离什刹海一箭之遥的定阜大街街口。说来惭愧,虽然去幼儿园的儿童车每天都要路过什刹海,对于那一片水,我童年时代全部的印象,只有一个冬天的下  相似文献   

17.
王德禄 《中关村》2013,(12):83-83
于光远已经有半年不能说话了,听说他去世的消息,我仍然心头一震,感觉像是一个时代过去了。在去北京医院参加于光远告别仪式时,我交给工作人员一份我写的悼词:“于光远走了,带着对人类、对时代、对经济、对社会的睿智离开了我们。在他身上,看不到党派的桎梏,看不到学科的桎梏,只能看到他对人类的爱、对中国的爱!”  相似文献   

18.
崔道怡 《中关村》2005,(3):100-101
伴随着我迎接新春的是这一本书——王宏甲的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从立春到除夕,我沉浸在王宏甲所描述的“新教育风暴”里,被他的观察与探索吸引着、感动着,在他的慷慨陈词中思索着:我们的教育,会不会迎来新的春天?寻幽探秘,慨叹惊奇,这本书推陈出新,振聋发聩,在教育这根心弦上,再次触动我忧国忧民的神经。它以黄钟大吕之声,唤起我的警醒、我的共鸣、我的认同。我的孩子早已长大,困扰过我的教育这根心弦曲终奏雅,而今王宏甲提示我,在中国还有三亿孩子及其家长,依旧在传统教育框架中挣扎。他们被所谓“经典”教育束缚着手脚和头脑,失…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说:“模拟的最高境界在于对现实的完美还原,而不在于它的具体形式……”。从这点来看,我认为《罗马:全面战争》并不仅仅是一个即时战略游戏,他早已超脱出战略的范畴,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成为一款宏大的战争模拟游戏。  相似文献   

20.
张越 《中关村》2013,(8):26-29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假如在古老的胡同中坐落些许"创意工厂",让西装革履的企业家和商人与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这里相遇,岂不独具一番风味?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在北京,在这样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城市,你所习惯的却是车水马龙的街市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