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终极控制股东与关联担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关联担保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显著负相关,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显著正相关.将关联担保分类后发现,为控股股东提供的担保与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显著负相关,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显著正相关,与控制权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受制流通和全流通条件下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并从会计制度、决策制度和加强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关联方交易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受制流通和全流通条件下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并从会计制度、决策制度和加强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关联方交易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加强关联交易监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关联交易监管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加强关联交易监管的迫切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掏空"与"支持"行为进行分组回归,从实证角度对模型结论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以2008—2010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无论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如何,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与会计信息质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注册会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同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政治关联的层次越高,该关系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勇 《新疆审计》2001,(2):19-20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和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即使在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也难以完全避免。旨在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在上市公司执行。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尚处在发展阶段,控股股东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产生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还是弊多利少。通过已公布的有关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与腔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贸易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1997年占85%左右,1998年已超过90%。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机理,从股权融资的非效率和公司价值损失两个方面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中的代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CMS模式的特殊股权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更强,防止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刘云霞 《财会通讯》2021,(22):113-116,152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股权集中现象普遍存在于诸多上市公司组织结构中,然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管层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控股股东具备的自身优势进一步导致上市公司内部存在大量控股股东关联交易"隧道挖掘"行为.为深入分析该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况,文章依托于实际案例,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性"隧道挖掘"行为实施动因、手段及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以经济后果为基础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期望对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通过仁和与天目两家中国药业公司的对比分析得出,如果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根据资产专用性理论,捆绑效应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如果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不多,则可能不会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进而控股股东便可能进行利益掏空。本文的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监管机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晨蓓 《会计之友》2012,(24):101-10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控股股东影响关联交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交易的有关利益主体中,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内部人集团在信息拥有和资源支配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能够自由安排关联交易.本文进行控股股东与监管机构之间的静态博弈分析发现:当控股股东没有实现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大,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降低,那么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当控股股东掌握绝对控制权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小,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增大,则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公平的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人框架,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终极控制人,非国有终极控制人选择较高比例的负债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更加明显;终极控制人至上市公司之间控制链层级的增加将导致公司资本负债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终极控制股东的角度,基于2004~2008年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程度对公司绩效、资本结构等的影响,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导致股权结构变动的契机,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司所有权结构与负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股权比例和公司负债水平正相关,忽略非观测效应的影响将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导致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配股和增发对利润的严格要求导致利润剧烈波动的公司只能利用债务融资,这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负债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璜  梁耀辉 《财会月刊》2012,(33):36-39
本文以2007~2010年连续4年均可获得相关资料的85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构建的平衡面板数据(共计3 432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采用混合模型经验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性质不同时审计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而言,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使审计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导致股权结构变动的契机,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司所有权结构与负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股权比例和公司负债水平正相关,忽略非观测效应的影响将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导致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配股和增发对利润的严格要求导致利润剧烈波动的公司只能利用债务融资,这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负债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