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甘肃金融》2014,(11):6-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进入实质性阶段.财政部近日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办法》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清理甄别工作,认真甄别筛选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对适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偿还压力大、偿债能力弱,尤其是县级政府收支矛盾突出,新增债务接续难度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其成因除了历史体制因素和政策环境变化外,主要在于地方政府金融运作意识有待提高、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能力偏低、社会资本参与地方建设积极性较弱。为此,在地方政府积极创新融资模式的同时,省级政府应主动统筹施策,建立三级融资平台互通共济机制、成立省级纾困基金、规范PPP模式、发挥省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进融资平台分类管理与市场化运作改革、构建金融专才调配机制、定期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3.
PPP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解决政府投资公共产品缺陷和财政资金紧缺状况、,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效率的有效方式.自2013年起,财政部、发改委多次发文大力推广PPP模式,晋中市也逐步开始了纯公益性及经营性项目的PPP融资模式探索.本文以晋中市为例,分析地方政府PPP融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PPP模式的基本理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中的重要角色,二者由此消彼长到互为补充再到各自归位的关系演变过程,刻画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主要脉络和治理思路。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历程的梳理发现,以“地方政府债券+PPP”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业已形成,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迈入“零容忍”时代,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水平为目标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已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和PPP项目融资管理的主题。在以依法适度的举债权推进建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的同时,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的平台公司仍将在地方基础建设中面临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连平 《中国金融家》2014,(10):138-138
自去年未有关方面正式提出PPP模式以来,这一模式迅速引发热议。本次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PPP模式列入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之中,可见对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城镇化资金短缺矛盾的功用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中首次提出,要推广使用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进一步丰富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作为公私合营的模式,特许经营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相关国家PPP融资中特许经营权转让的不足及原因,借鉴国际经验,本文从政府职能定位、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PPP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管控融资平台风险与推动政府融资渠道创新事实上并不矛盾。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被视为后危机时代的首要信贷风险,而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本课题在比较不同模式融资平台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指出既需要辩证看待与评价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问题,更需要推动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融资渠道创新,以此作为更为长久性的融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论文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70年的发展改革历程,总结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历经了集资收费、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债券等阶段性演变.总体来看,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演变的特征是:地方政府投融资极大支撑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制度根源;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演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结果;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发展缺少法律体系作支撑.  相似文献   

9.
郭甲男 《会计师》2019,(10):47-48
在《预算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下,高校基础条件建设融资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当前政府的政策导向是"修明渠、堵暗道",高校基础建设的合法融资模式有两种:一是发行高校专项债券,二是规范的PPP模式。本文分析了高校目前存在的资金困境以及高校专项债券和PPP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发行步骤。  相似文献   

10.
林琳 《河北金融》2016,(5):39-41
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自21世纪初开始,一度经历了兴起、广泛推广、逐步规范和公司化运作几个发展段.从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下发,到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家一再提出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及地方政府融资的治理、规范化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经历着自身变革的同时,已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就地方政府融资的意义、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以及如何进行地方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等提出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1.
夏勇毅 《新金融》2015,(12):39-43
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启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给地方债设立了"天花板",剥离了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仅存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预算。本文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分析对象,从资产结构、资产变现能力、负债总量、项目收益等方面,分析其资产与债务匹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带来风险给予了极大关注,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准备对地方融资平台加强管理和规范,当务之急是重新定位融资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犹如雨后春笋,但是银行直接贷款比重过大,金融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拓宽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采取多方式、多途径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资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归纳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主要类别,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潜在风险,介绍了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成功经验,借此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迅速扩张,但是银行直接贷款比重过大,金融监管机构应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拓宽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归纳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主要类别,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潜在风险,介绍了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成功经验,借此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甄别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提出修明渠、堵暗道。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全面推广PPP模式,财政部、发改委迅速行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政府主导的PPP模式热潮。在全国PPP项目爆发式增长的情形下,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4]92号)为PPP模式的快速发展点了点刹车,要求严守"四个不得"、把握工作"四条线"、防止项目"四化",给盛行于世的PPP模式降了降温。对PPP推广的时机、PPP认识高度、PPP过程的财政约束等,无论是火热期,还是降温期,都给PPP带来了实施困难和落地实践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国家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政府为公共服务的办事效率,经过双方不断努力有效的为各地方解决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的问题。PPP项目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近年来,我国的财政部门像各地方政府公布了近30个PPP项目,同时还开展了PPP合作项目的在政府财务报告中的具体操作指南与注意事项。传统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经过不断的改革形成了新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为现在的PPP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PPP被认为是规范项目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地方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寻找合适的融资方式,从而满足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的提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根据当前我国的财政改革措施,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经历,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建设。通过揭示当前我国地方经济融资平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从而帮助地方政府更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产业短板,融资困难便是其中之一,以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为主体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依然受到传统融资方式的掣肘。本文从新能源产业融资现状出发,研究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产业基地建设中,政府与企业采取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及风险识别,并提出力保PPP融资模式顺利推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成式  王勇 《国际金融》2011,(4):64-68
2010年6月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及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七个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增长过快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然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并未从根本上消失,融资手法推陈出新,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拟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若干新动向作一简要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直接融资模式在各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发放趋严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越来越积极地寻求直接融资渠道,近期主要表现为通过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进行融资。例如,渤海湾某大型工业园区下属平台公司,拟向保险公司申请债务融资,金额60亿元,期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犹如雨后春笋,但是银行直接贷款比重过大,金融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拓宽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采取多方式、多途径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资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归纳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主要类别,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