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5)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不少专家学者对其做了深入的探究,而同时全民直接创业的观念也逐渐的被推出。文章通过对劳动力、创业风险、市场条件的分析指出以全民直接创业来解读大众创新创业有失偏颇。因此从劳动分工角度切入,探究以精细化劳动分工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实现。现阶段大众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明确劳动者的角色分工,保障落实有效的过程参与;同时完善组织分工,保障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并同步落实职能分工,保障创意、信息、资本与服务的有效流通,进而以各个角色的优势结合与过程参与来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
3.
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金融的积极支持。而我国正规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天生存在金融排斥现象,非正规金融市场提供的金融支持有限,这就需要政府有所作为。但在政府金融支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削弱了实施效果。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开展,政府应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拓宽创新创业的资金来源。同时要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对于如何促进创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一系列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主要集中在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改善创业环境等方面,然而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际成效并不显著.由于创业的巨大风险,大众的创业意愿被大大抑制.目前我国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在指导理念、制度设计、管理服务和社会救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和完善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激发大众的创业意愿、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经济增长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课题组曲宁娄雯虞冬青孟力张丽恒仲成春 《天津经济》2015,(5):28-35
本文对2014-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经济发展引擎的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通过对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的描述进而阐述天津市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的具体情况,指出天津市在开展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并为我国及天津市未来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长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不平衡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对于创新与创业而言,正是因为时代的不平衡而孕育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想法和创业机会,也正是因为时代的不平衡为中国情境下的创新创业研究理论开发带来了更多挑战。在此背景下,首先,客观环境的不平衡来自创业者的主动感知,解决不平衡问题需要提高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认知加工和积极心理资本发挥作用。创业者通过环境扫描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引发认知变革。创业团队知识和经验异质性带来了积极的心理资本。其次,合法性是创业企业在不平衡时代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心剂"。创业学习、关系网络都有助于企业获取合法性、解决新企业的合法性困境。创业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导向对于创业合法性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创业与创新融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为不平衡时代的研究热点。商业模式创新需要适宜的资源开发、机会开发或机会-资源一体化开发行为支持,且机会、资源的开发还离不开由"环境-组织-个体"所组成的多层次影响因素发挥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既保持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又开辟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2015-2018年的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和随机前沿模型(SFA),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外部创新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其中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较为重要;市场化进程对两者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家精神越能发挥积极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则无明显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家创业(entrepreneurship)相对应的近期来研究热点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为分析核心,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产生公司创业的创新环境。并针对这些研究热点表明了本文的一些观点。如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引导创新的非线性思维和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等,是作者在创新与增长领域长期研究的部分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主要内容等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探讨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欧美创新型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者成长的早期特征和主要阻碍因素,本文尝试构建包含四大模块的早期引导与保护机制。本文认为高校应改革创业教育,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体系,改进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体系,健全大学生创业心理的保护体系,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辅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行为模式有其特殊性,大学生因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决定其创新创业认知始于感性,要经多维环境持续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完全认知。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源出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特点进行研究,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行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维“耦合”模型,同时探讨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资源的认知,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行为模式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