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陈秋霞 《会计之友》2013,(27):55-58
文章以2007—2011年服装业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我国服装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服装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之间呈现中相关关系,但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低,反映了我国服装业"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状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及自身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2008年至2010年在深市与沪市发行A、B股106家资源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资源型企业利润与股票价格两个价值表现形式,探究资源型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及不同类型无形资产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对资源型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敏  徐文超 《财会通讯》2011,(11):41-43
本文以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各行业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行业之间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不同时间大小不同;无形资产的构成情况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4.
侯莉颖  何俊 《价值工程》2007,26(5):165-168
自进入知识经济以来,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学术界对于无形资产的涵义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综合目前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产以及人力资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无形资产是区别于有形资产且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益的总和;回顾了几种常见的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后,提出了属于间接测量法的CIA法,该方法建立在无形资产的价值最终将体现为企业运用有形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的基本思想之上,同时给出了应用CIA方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详细步骤。接着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CIA法测量出了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最后,指出了CIA法的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因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享受税收优惠或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内披露的无形资产净额会计信息,以及附注内披露的R&D支出相关会计信息和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信息,考察了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不够理想,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发展和会计信息及其披露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发现企业无形资产对当期企业成长性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下期企业成长性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得出了无形资产投入更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均加大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水平和投资力度。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也逐渐成为公司理财领域学者的研究重点,以往的研究大多注重整体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结合具体无形资产的构成系统研究不同类别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因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享受税收优惠或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内披露的无形资产净额会计信息,以及附注内披露的R&D支出相关会计信息和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信息,考察了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不够理想,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发展和会计信息及其披露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2012-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无形资产对企业销售毛利率的提升无显著影响,但将无形资产进行分类后,土地使用权对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有不利影响,而剔除土地使用权后的技术类无形资产对企业销售毛利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逊于固定资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无形资产准则")对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的会计处理作了重大调整,允许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以2007、2008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及上市公司用利用R&D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1年至今发表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文献为样本,分析和评述了我国在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赵洁  张红  张春晖 《价值工程》2011,30(26):1-4
以在我国沪深两市2007年—2009年发行A股的24家老字号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样本公司无形资产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检验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试图分析无形资产在我国老字号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改进我国老字号企业的绩效实现途径。研究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对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了一定的贡献,老字号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但贡献的程度较小。即样本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越多,公司的经营绩效越多,但是无形资产的变化引起绩效变化的程度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06年出台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以投资为目的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计量,并且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文章统计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情况,结合世茂股份对采用公允计量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限制或阻碍上市公司采用公允计量模式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9,(2):88-93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探索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改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检验中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实施质量,为会计准则改革效应提供中国的证据。研究发现:中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改革对企业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成立时间较长的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更显著。因此,应继续推行开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政策,在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技术企业和成立时间较长、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资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已不仅取决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具体行业入手,就制造业无形资产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与全体上市公司及其它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医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15年主板市场59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无形资产占比、土地使用权占比和知识产权占比与企业同期营业毛利率、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占比对盈利能力影响不显著;土地使用权占比对盈利能力显示正相关;知识产权占比对盈利能力负相关,显著性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受年报所公布的盈余消息的调节影响。当盈余消息为"好消息"时,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当盈余消息为"坏消息"时,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2009年与2010年间30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该类企业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芯片产业作为科技强国的重点发展领域.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成为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形资产是创新水平的重要表征,通过对芯片相关企业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进行评价能够充分体现其创新水平,从而为我国芯片产业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以芯片概念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其无形资产综合发展水平,并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芯片概念板块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芯片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贡献对策参考,为"中国芯"的"换道超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