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27):53-56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复杂,规模庞大,产生了一定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即不仅指地方政府难以履行其偿债责任发生偿债危机的可能性,还包括由其引起的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负债数额不断增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较高的负债率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会严重冲击地方财政的稳固运行和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冲动越来越强烈,负债规模越来越庞大,负债增长速度也异常迅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财政分权、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和地方融资平台自身定位等方面阐述地方政府负债冲动和融资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相关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竞争视角,从公共品的提供、地方政府的负债经营、博弈论视角下的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政府竞争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机制,充分阐述了自上而下的“标杆竞争”、政府追求财源行为的异化、预算软约束等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前后,巴西发生了三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负债式增长战略"以及债务约束和风险预警机制缺乏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增加,表现为规模大、结构复杂、债务原因多样化和债务扩展机制动力较强等特点。债务问题正逐渐累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如果没有形成债务约束机制、化解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地方债务规模超过"债务阈值",就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为此,需要通过《财政法案》立法来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通过建立债务责任制来约束举债人的行为;通过债务披露制度将地方债务问题透明化;通过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来防范风险的发生;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发行市政债券来形成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审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到10.7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设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如此高的负债,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基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从会计学视角提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暴露时间和规模的极大不确定性,使其监管和治理的难度较显性债务难度更大。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理论研究及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演进过程,明确界定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系统分析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原因,总结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债方式违法违规性、表现形式隐蔽性、表外负债性、债务规模不确定性等特征,以期为我国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统计及风险管控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政府为地区发展获取的经济资源,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日益突出。文章利用省级地方政府债务宏观数据与国有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且主要表现为加剧过度投资,对投资不足影响不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在股权制衡度低和财政透明度低的样本中,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和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地方政府债务定义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以往支出大于收入所形成的赤字总和,是一个存量概念,包括建立在某一法律或合同基础之上的显性负债和政府道义上偿付责任的隐性负债。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7万亿元。独立研究机构FOST(福盛德)认为,审计署报告明显低估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并认为这一低估主要表现为:一是四级地方政府仅统计了三级,而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突出;二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数目偏低;三是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银行贷款数额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有地方政府债务会计系统存在的不足,应着重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明晰性。本文提出将其他举债主体与地方政府的债务合并报告,而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反映非收现债务、将融资平台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合并以及向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政府的偿债责任,对地方政府债务分类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系统梳理财政缺口、城镇化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内在机理基础上,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和城镇化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利用2010-2019年中部六省(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和山西)的长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财政缺口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二者的交互项,采用FGLS法探究财政缺口、城镇化及地方政府债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缺口和城镇化水平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引入城镇化水平和财政缺口的交互项后,发现城镇化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缺口对债务规模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的特点一是负债数额的非计划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一般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资金规模上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理智性,部分地区负债数额规模巨大,并且在一定阶段有增大趋势。二是负债用途的多样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用途范围较广,如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弥补正常经费开支。已有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政府债务监管的需求,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政府会计系统需要提供充分的政府负债信息。政府或有负债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会计界对如何核算和披露政府或有负债较少进行研究。与之相比,企业或有负债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  相似文献   

14.
从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就高达7.37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地方财政或政府信用对融资平台债务实行变相担保等各种体制性原因,实质性上已经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加剧。因此,本文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债务风险加剧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且存量规模大、结构复杂,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新一轮以减税降费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可能给地方财政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经济绩效晋升激励、政府担保和金融市场效率,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理论机制;道德风险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制的本质。建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结构,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有效监督机制,"堵旁门""开正门",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财政分权的视角,研究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政府审计增收节支效应在低债务规模省份能够发挥抑制作用,政府审计建立健全制度效应在高债务规模省份能够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效应存在财政分权体制差异,财政分权越高,政府审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强。研究对于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效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CRITIC熵权法构造金融压力指数,并分别从城投债利差和相对发行规模两个角度测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TVP VAR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始终具有较强的解释效力,并且基本上呈现正向影响;第二,2008—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溢出作用的主要源头为债务利差的波动,2016年以来则转变为债务规模的提升;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与偿债风险对金融压力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整体冲击力度高于前期数次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阻断其向金融部门的传导路径,切实打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资金借贷和转贷,使得地方政府对国家债务存在着重复计算和虚拟数额,如有偿资金和无偿资金的层层转贷,上级无偿性资金对下级贷款或下级为平衡资金调度向上级借款和欠缴上级结算款等。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规避法律约束借款等,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逐渐成为了债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研究债务问题时,必须首先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某地区显性债务规模与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规模上看,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具有规模庞大,不断扩张,超出了地方财力规模,逾期债务比重较大等特点;从结构上看,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具有来源复杂等特点。同时,通过对债务规模与某些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总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