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17,(5)
陕西渭北澄城县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废弃宅基地已成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本研究主要针对废弃宅基地中存在的成土材料开展盆栽模拟试验,利用老墙土、宅基地表层土、碎瓦砾、客土、原状土及坑状粉煤灰5种材料进行混合搭配,形成9种不同构型,并通过种植玉米,研究玉米生长特征、生理特征、农艺性状和土壤化学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9种土体不同构型,各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平均株高大小次序表现为C2C1C7C8C3C5C4C6C9。综合对比分析,以客土和宅地基表层土作为上层耕作土,下层辅以原状土或者碎瓦砾和土壤混合土质,则有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2)下层为原状土时,上层辅以客土或者宅基地表层土的土体构型对维持作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具有积极的作用。(3)在9种处理下,以下层为原状土,玉米根系平均重量和单株茎秆平均重量表现最优;且以宅基地表层土与原状土混合后,玉米植株平均重量最高为414.0g,且较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4)在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以宅基地表层土和原状土组合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且稳定。综合分析,宅基地表层土和原状土组合为空心村土地整治中成土材料最优的重构组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秦岭北侧山前冲积扇地区不适宜农业种植的条件,科学合理完成替代性成土材料试验,可为土体有机重构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出不同的替代性成土材料,如蛭石、页岩、珍珠岩、陶砾、沙、砒砂岩六种材料与土以0.5L·m~(-2)和1L·m-2的比例混合,在2m×3m的试验田里种植大豆,对种植大豆后的土壤养分进行试验分析。发现六种成土材料的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在0~30cm土层中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5L·m-2比1L·m-2养分含量高,更适宜大豆的生长,且在0.5L·m-2的配比条件下,页岩及蛭石最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各土壤养分综合比较,全氮及有机质是导致秦岭北麓地区养分指标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土壤中全氮及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本地区土壤养分的最直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本文采用盆栽在温室内模拟研究不同重构材料对土体养分特征的影响,选取蛭石、珍珠岩、草木炭及其混合物作为原料来进行土体有机重构,采用黄土与重构材料3∶1的比例进行混合。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岩、草木灰、蛭石基质改良剂可以显著降低重构土的pH值。添加草木灰的重构土中电导率较高,添加珍珠岩和蛭石的重构土中电导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由于草木灰自身的特性,添加草木灰基质的处理重构土中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为了提高重构土养分,可以添加草木灰。三种基质的添加均可以提高重构土中的硝态氮、速效钾含量;添加蛭石及其混合基质的处理铵态氮较高;添加珍珠岩和草木灰的混合基质可以显著提高重构土有效磷含量。综合考虑,草木灰对重构土的速效养分改良效果最高。总之,添加重构材料可以改良土体的理化性质,提高土体养分状况,进而促进生土熟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行为实验,以120名普通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复述策略与组织策略对学习简单细节性文本材料的对比效果。结果发现:1)运用复述策略进行学习的效果显著优于组织策略组的学习效果,表明学习者通过运用复述策略更好更有利于掌握了文章的细节内容和细节信息;2)在运用组织策略上,使用一种或者多种组织策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没有显著差异,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