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增强其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是关系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为包括农民合作社在内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定位对于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探索,从性质、规律、方向三个方面明晰其发展定位,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本质属性,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并且朝着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因此,新征程中为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府应当始终保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公有制属性,在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探索其多元实现形式,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中激发其发展活力,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增强农村发展主体的力量,在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中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刘勇 《北方经济》2017,(9):45-48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稳固基础.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特点各异,应明确其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并从完善现行土地政策、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经营主体功能整合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路径,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土地集约化经营也逐渐开展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主要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对于内部会计管控的有效实施,保证会计职能的发挥以及保证生产经营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四化"同步发展和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文章首先对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功能定位进行具体分析,发掘其个性,其次探索几种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是河北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运用SWOT分析法,探索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加快农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规划》立足当前农业从业者,面向未来后继者,全面规划了普及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梯次提升主体经营者素质的框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我国一项长远的重要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演变,发展农业生产力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根本目标."三农"政策的演变主导着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在动力,小农户分散经营困境对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形成倒逼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两山理论"、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互联网+"等,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村庄衰落的多维表现及有效治理:258个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珍  张应良 《改革》2013,(5):88-96
村庄衰落阻滞农村经济发展,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滞加速了村庄的衰落。有效治理村庄应大力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向村庄的聚集;努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真正提高农民经营土地与投资生产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增强村庄内生性发展动力;增强村庄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降低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强化政府诱导作用,为村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得不到金融的有效支持,原因涉及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保险等方面。为此,要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等方面去刺激金融"活水"涌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安徽省5个区县200余户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固定与流动资本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大于普通农户;经营主体向非农业的转型程度对于两类主体的农业生产投资均有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增大和土地租期延长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投资水平;经营者个人学历对固定资本投资影响亦显著。文章认为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者收入,改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改革农业贷款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的发展模式,这促进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完善与成熟。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阐明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意义和方向,分析了新型农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探究了提升经营与发展效果的策略和确保基层经济组织发展稳步发展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新形势下为了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前的特殊形势,提出了推动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结合点,是加快小康建设和扶贫攻坚的有效途径。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毕竟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其运行涉及到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组织领导方式的方方面面,许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解决。尤其是一些带有原则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既不能回避,更不能忽视,只有把它解决好了,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下面结合山西晋中地区的情况谈一下自己的队识。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认真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村市场主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重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通过在土地流转、设施农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奖补,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18.
农地经营制度创新,是我们主动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实践,是再一次把制度创新提高到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位置的重大探索。宁海县农地流转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规范化”“四化一体”共同推进的基本特点;形成了基础工作、主体培育、服务保障、实践创新等四个“两手抓”的基本做法;积累了“四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在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实践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方式。宁海县农地经营制度的创新,再次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本,其主要成效不仅表现在有力促进农业双增,还在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农技推广应用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溢出”效应,为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发展困境,导致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根本的措施在于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坚持在农业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纵向一体化,构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化农业的快速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培育及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土地、资金、公共服务不足及政策落实效率低等多种困难。应通过完善改革相关制度,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体系及加快人才培育等多种措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