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12):47-4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城市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自身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收期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政府面临着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的双重压力,仅仅依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多种筹资渠道来筹措建设资金。本文以某市PPP融资方案为例,通过对PPP融资模式运作思路的论述,提出PPP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城市轨道建设的财务管理日趋重要.由于城市轨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的投资难以满足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所以PPP融资模式应用而生.本文重点分析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论述PPP模式的具体运作,以及PPP模式的财务风险防范,从而为城市轨道建设融资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4):98-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日趋严重,因此,发展轨道交通将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的交通方式。轨道交通有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的优点,但也同时具有建设周期长、盈利水平低、投资巨大等特点。目前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以PPP模式运作,在该模式下能否顺利实现项目融资将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以徐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为例,分析其创新运作模式下融资模式特点,最后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模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集中公布了新批准和调整的25个轨道交通项目,批复内容涉及全国18个城市、2个地区和1条干线铁路。当前多个城市正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前期工作,巨大的建设规模和超快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在25个轨道交通项目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估算总投资7000多亿元。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无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融资问题,首先要选择融资模式。在众多的融资模式中,PPP融资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  相似文献   

5.
王浩宇 《价值工程》2021,40(19):85-8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开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PPP模式是其主要的运营发展模式.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科学有序推进,有必要落实科学的风险管理,精准全面地研判其中存在的突出风险,科学精准的使用高效化的风险防控举措,最大程度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13):104-105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城市都正在兴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城市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巨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项目自身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收期长,潜在风险较大,因此,很难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政府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金融资筹措的主要承担者。本文介绍了政府融资模式的筹资渠道,在对政府融资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指标灰色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专家认知极端性等问题,提出基于IOWA-GRAY的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从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两个重要参与方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对决策数据重新排序,引入区间数对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利用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消除专家认知的极端性并结合θ函数进一步削弱边界极值的负面作用,提高赋权的科学性。最后从指标信息的灰色性出发,运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完成决策者评价过程的透明化,实现对目标的聚类评价。将所构建的模型运用在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融资风险评价,认为该工程融资安全等级高,应当关注政府契约精神、定价机制合理性、贷款利率、风险分担4个主要风险指标,为类似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建设越来越繁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各大城市的应用和建设都比较多。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应用PPP模式不仅能够提升项目风险识别的效率,还可以降低项目风险。文章通过探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中的各种影响因子,提出了相关的风险因子识别、规避等建议,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工。  相似文献   

10.
谢国龙  贾鹏 《价值工程》2015,(2):159-160
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所产生的外部效益进行分析为出发点,坚持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受益群体和受益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受益群体的收益与成本基本相一致,而解决外部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快外部效益的返还,并对目前现有的几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是指采取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通常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公共服务价格和进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PPP项目按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分为DB/BT,DBOM,BOT,BOO等类型;按回报机制分为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结合使用者付费等。本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融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2):1-6
总结提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关键风险因素集,共包括7个一级风险因素和21个二级风险因素,结合项目实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AHP进行修正,用以对项目关键风险因素损失度进行评估,利用Shapley值模型对风险因素发生概率进行预测评估,最终得出7个一级风险因素的综合风险量大小依次为建设风险、市场开发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组织管理风险、信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根据风险因素评估结果,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对提高项目成功率、促进PPP项目在我国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新模式探讨——项目融资租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资金不足,拓宽融资渠道,一些创新的融资模式如BOT、TOT、BT等正逐步得到应用,以物为载体的项目融资租赁无疑是一种最便捷有效的途径.通过概述项目融资租赁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特点,系统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引入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的操作流程,为项目融资租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组成要素与分类方法的标准化是模式比选和决策的基础。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总结实践做法等方式识别轨道交通可行的融资模式。采用的理论工具包括项目区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案例包括伦敦、巴黎、北京等国内外13个城市和北京4号线、深圳4号线等应用创新性融资模式的具体项目。然后基于识别的融资模式总结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四个主要组成要素,即投资主体、运营主体、资金来源和政府支持方式,并分别归纳出每个要素包含的不同备选方案,组成融资模式比选库,进而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一种标准化分类方法。所有融资模式可以通过形如AiBiCiDi的四要素方案构成进行描述和区分,为融资模式评价与比选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价值工程》2017,(17):5-7
针对PPP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相关案例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提出现阶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做出适当的延伸,得出我国在应用PPP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可行性措施。通过研究,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对PPP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而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为促进我国PPP项目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建  仇向洋 《价值工程》2006,25(12):166-168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的贷款人并不是项目所有者,不可能从项目的投资中获得股本收益。因此,当贷款人在考察是否为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融资时,所关心的重点是项目未来的偿债能力。本文在分析偿债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构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现金流模型,并从贷款偿还期、债务覆盖率、利息覆盖率、债务承受比率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30):1-3
本研究旨在对于临沂市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相应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PPP融资模式在临沂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吕丹 《当代会计》2021,(10):132-13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由于其特征决定了许多地方政府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故需要引入第三方资本来介入其中.文章以PPP融资模式为对象,阐述了PPP融资模式的应用风险,提出了化解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应用的风险,以期为政府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进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重大项目的融资模式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新兴起的融资方式中以PPP与BOT融资模式最为常见,本文重点对PPP与BOT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模式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