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水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的培养能力和质量,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文章基于高职数控专业,着眼数控职业与岗位,立足于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关系,从培养目标、教学进程、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职数控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做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随着社会和市场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学徒制被及时的引入和运用到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来。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展开友好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具备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师傅共同对学生展开教学的一种先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物流管理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应用要求高职学生能把专业的知识教育同企业的技能培训深度匹配与融合。但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施"双主体"育人不到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不吻合、专业"双师型"团队建设效果不理想、现代学徒制培养阶段中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物流专业应用现代学徒制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强调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并重,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一直以来,现代学徒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现代学徒制确实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长期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现代学徒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工作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劳动供给。对于学校来说,也能帮助加强其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探索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文章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和行业特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分析了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课程设计的原则、目标以及具体课程的设置,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点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展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文章认为,作为新兴产业的通用航空,在其专业群建设中开展现代学徒制需要与航空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和共育师资团队,更注重开发通用航空新职业岗位的技能鉴定标准,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开展创新创业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仅依赖于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和协同创新研究等宏观层面建设,亦有赖于以岗位创业理论为指导、以公益创业为载体、以评价体系为支撑,从现代学徒制和导师制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一体化训练,长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与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分析了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和配套政策不到位、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师傅聘请难度大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策略,以期创新高职院校的招生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校企共同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等。  相似文献   

9.
实现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行业协会无疑是沟通两者的桥梁,由行业协会主导下成立校企协同联盟,对雇主企业主要岗位组织调研,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签署学校行业协会合作协议,开展校企深入合作。文章基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与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的合作实践,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阐述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及现状 高职是适应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它担负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它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中以"学术目的为主",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和课程,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主的理论教育;它以"能力为中心",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技术领域设置专业,按照实际需要,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内容、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构筑自身的教学体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服务,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