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师》2017,(1)
根据我国最新第30号企业会计准则,其他综合收益单独设置会计科目并进行列报和披露。本文分析了其他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联系及其他综合收益在国际和我国的演进过程,对企业综合收益如何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报和披露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完善和改进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计量及列报。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30号准则的修订对财务报告中利润表的列报影响较大刑润表在原有列报的基础上新增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本文就“其他综合收益”中需要列报的内容如何处理给予例解。  相似文献   

3.
马永义 《新理财》2020,(5):15-17
我国与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的技术规范,分别经历了先上报表项目,再定报表项目应囊括的内容,最后才分散化地规范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使用说明的超常规演变路径。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下,其他综合收益既是会计科目,也是横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三大财务报表的报表项目,但并不存在与其直接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  相似文献   

4.
自2009年起,我国规定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但在年度财务报表实际编制和披露中,不少企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内容及其与资本公积的区别却并不十分清楚,造成其利润表中列示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准确性颇受质疑。本文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企业所有者资本性投入的交易或类似资本性投入的事项;组成其他综合收益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在今后符合一定条件时,将转而计入净利润,即重分类计入损益;而其他综合收益外的资本公积今后则不能转而计入净利润。  相似文献   

5.
乔元芳 《上海会计》2014,(10):32-37
“损益”是衡量主体业绩的主要指标,在会计中的地位无可置疑。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包括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可以先确定其他综合收益应包括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剩余的收益和费用项目自然就归入损益。确定其他综合收益的方法可以分为窄口径法和宽口径法两种,两种方法对于搭桥项目、重计量错配项目和暂时性重计量项目的处理方法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6.
经营业绩信息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所有者考核企业投资回报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对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指标的主要报表——损益表的改革经历了由搭建概念性的框架体系再充实具体内容的渐进过程。最早,在财务报表体系中,损益表(现称利润表)主要设计了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列报项目。这一阶段列报的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综合收益,信息不完整。按照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力求实现国际趋同的指导思想,2006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在体系中首次引入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重新设计财务报表体系,增加了所有者  相似文献   

7.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与披露是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中新增的内容。从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情况看,由于消化理解时间较短等原因,部分公司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与披露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判定。澄清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可能会产生误解或存在争议的事项,将有助于提高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阐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内涵及披露要求的基础上,对其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就其他综合收益对债权人、股东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其他综合收益与净利润一起构成企业的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观是收益报告的主流趋势.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列报其他综合收益,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帮助委托人了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收益做出决策.这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也是一致的,进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促进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决策有用性”浅议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的计量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在,各国会计学术界和相关政策制定部门都认为增列其他综合收益更适合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并且符合会计的目标,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其他综合收益真的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吗?  相似文献   

11.
李霆 《财会学习》2016,(11):124-125
2014年1月我国财政部新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CAS30”),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以下简称OCI)”提出了新的解释。本文结合“新CAS30”及应用指南,详细阐述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会计处理和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新变化,并对“新CAS30”下“OCI”的改进作出评价,以便进一步掌握0CI的整体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强信息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13.
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和《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将在探讨其他综合收益的实质和具体项目界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情况的分析,总结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建议,以益于提高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详细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去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信息。本文将从其他综合收益特点分析、列报处理及对该项目的补充思考等方面简要分析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后对会计处理层面的意义及完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脏盈余”的回收站,是否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决策价值是困扰准则制定者的重要学术问题,从资本市场最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证券分析师视角出发,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检验分析师是否能够有效识别利用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有显著影响,即其他综合收益比重高的企业,分析师盈余误差的分歧越大;其他综合收益强制披露后分析师解读成本减低,盈余预测准确性得以提高.结论支持现阶段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在分析师利预测中的作用,间接证明其他综合收益的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2009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首次提出应当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增列于利润表中,并于2014年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其他综合收益正式作为一个报表项目进入利润表的报表框架.一般来说,报表中的项目都归属于一定的会计要素,并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列示于财务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种收益,归属于综合收益,我国在具体准则中对其作了界定,但在基本准则中却没有与之对应的要素,那其他综合收益到底是不是会计要素呢?本文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是会计要素,它应该归之于综合收益要素的次级要素.  相似文献   

17.
罗兰 《会计师》2021,(7):3-4
近几年来,财政部几番修订会计准则,其亮点之一就是新增了其他综合收益权益类科目,用于专门核算混杂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由于利得与损失往往是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情况较为复杂,那么,在新会计准则下,到底哪些利得与损失应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到底哪些利得与损失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损益项目?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这些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不断产生新的、非传统的收益.综合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企业的经济事项,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决策有用的业绩信息.2011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对IAS1进行修订.本文选取国际上关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制定过程中的各个里程碑事项,详细阐述了其历史性突破及其影响,从而对其历史演进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旸 《会计师》2021,(6):19-21
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内容包括了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尽管在所有者权益方进行了列报,在利润表的附列资料进行了披露,但对企业当期真实的财务成果实际上是一种隐瞒,具体账务处理对理论和逻辑是一种冲突.对此研究有助于以后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初学者对此核算的掌握.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核算中现实与逻辑的冲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其重大特点之一就是,对利润表列报和披露进行了适当调整,全面引入综合收益的理念,要求在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解释3号公布后,执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2009年报都按此进行了列报和披露,但笔者阅览多份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后,发现各公司对什么是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明细项目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