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财税政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资源破坏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补偿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补偿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税视角考察生态补偿的路径,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税收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建立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有机融合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配套措施;建立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给我国财政与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全面发挥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自然灾害对于种植业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其次,对中国目前的巨灾补偿体系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中的缺点与不足,随后,详细分析了我国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最后,得出了我国巨灾损失补偿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和配套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补偿政策改革是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对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现状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原则的分析,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实施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和配套政策,提出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各地应结合自身财政状况,以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较长时期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巨灾后的补偿机制方面,各个国家都在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巨灾保险层面,但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巨灾保险至今都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和方案。就我国实际国情而言,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1990-2005年间,国家财政补偿仅占灾害损失的1.6%,远远不能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在保险机制尚不成熟、财政补偿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金融资金无疑会在灾后  相似文献   

6.
区际利益补偿,是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的治理机制,其建立在区域外部性理论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外部性的治理方式可知,"庇古税"模式和"科斯模型"均具有理论可行性.而选择何种模型,往往与一国之财政体制密切相关.我国基于现行财政体制所选择的"纵向转移支付",是一种不完整的"庇古税"模式.这一现实决定了目前所试点的区际利益补偿,只是对既有责任逻辑的另一种加持,导致区际利益补偿存在着补偿动力不足、补偿标准低下、补偿范围狭小等问题,应当回归到权利思维逻辑中.而要构建权利逻辑下的区际利益补偿,需要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包括事权的细化以明确补偿范围;财权(力)的差异化配置以增强补偿能力;转移支付制度的多维度完善以规范补偿体系,最终构建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三角财政关系.在这一基础之上,区际利益补偿才能调整适应理论界所设计的权利化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十一五"期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要求。本文通过对12个省的调研,从财政政策设计的角度,对各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和要求进行了提炼,从财政工作层面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并将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分为弥补生态效应外部性和弥补生态保护、建设成本两个层次。根据我国现行政策的实际和公共财政的发展趋势,本文全面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中方县建立健全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成功经验在湖南省省县两级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宣传推介。本文介绍了湖南省中方县建立健全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9.
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关键环节;不断改革完善考核办法,是确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实效的重要机制。各级财政、卫生部门要通过考核及正常考核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让城乡居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0.
传媒视域     
北京公立医院财政补偿引质疑北京市今年将启动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补偿新政或将对医院亏损项目全额买单。1月20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担心,该改革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是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需要建立资本金及时补充制度,推行农村金融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设立财政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和补偿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依据信用担保风险外部补偿理论,应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导的外部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外部补偿目标.为应对各种不同程度风险的可能兑现,应建立有计划的信用担保风险自留机制.这种风险自留机制可以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内部补偿目标.  相似文献   

13.
财政补偿日益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财政补偿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领域,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优先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内保险停办近20年,许多人对保险不了解,对因意外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究竟用财政办法补偿好还是用保险办法补偿好认识不清。我国建国32年,有财政补偿的经验,也有保险补偿的经验,现仅从两种补偿办法的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 (一)从实际补偿看。财政后备主要是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特大灾害或意外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范围,再加上财政要照顾到当年收支平衡,因此在财政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每一经济单位的意外损失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山西转型发展的代表城市,其做法和经验在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生态治理相关项目的深入调研,在总结太原市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任务在于:在坚持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厘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而清晰界定政府和财政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政府财政补偿机制,从巨灾风险的属性、金融功能观、市场失灵三个方面阐述政府和市场双方结合对风险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从效率角度比较了两种补偿方式各自具有的特点,同时指出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单独承担巨灾损失的补偿责任。最后讨论政府参与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责任边界,并提出了基于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的整合性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实现农民医疗保险权益角度看,还是从国家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角度看,政府都应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积极发挥财政供给职能。目前,政府在履行财政供给职能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投入过程非规范化;财政补助标准仍处于低位;低投入导致医疗费用补偿水平低;地方政府筹资责任划定模糊。因此,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供给职能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政府出资过程走向机制化和规范化;政府出资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中央财政加大出资力度;地方政府承担出资责任时尽量公平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以“破除逐利机制,突出公益性”为目标,实现全民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一个组织只有在经济上保障它付出的成本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目前,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获得补偿。其中,政府财政补偿作为公立医院一个重要的补偿渠道,以政策机制激励引导,促使公立医院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价值医疗,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8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我国将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完善补偿机制必须首先推进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除按规定核定的专项经费外,基层财政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采取"统筹算账、综合核补"的办法核定财政补助◆下一步将加大政府投入,落实各项补助政策;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