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现有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其深层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和现有缺陷,改进的原则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央行进行汇率干预的目标和方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第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结售汇制,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  相似文献   

3.
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幅一直甚少,这并非反映了市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的真正稳定,事实上恰好反映了我国外汇市场的不完善。不论是从参与主体来看,还是汇率的形成机制来看,人民币汇率都是被人为地限制了浮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外汇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人民币波幅的问题也不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讨论人民币稳定还是升值的问题应首先直接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而不是升值所产生的影响。要稳定人民币汇率,就要采取放宽外汇管制等措施改变现有人民币汇率生成的约束条件,就要拓宽资本流动的渠道等,增加本国居民对外汇头寸的持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汇率生成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6.
7.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不同决定了汇率目标区制中类型的不同。在中央银行强有力的干预下,中心汇率和目标区公开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目标区制。其根本特性就在于其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也有望成为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中期设想。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的简单回顾.早在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天津公布人民币对外汇率,即1美元兑换80元人民币(旧),限于当时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外汇资金十分匮乏的经济状况,因此制定人民币对外汇率的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进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3年),由于以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为标志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和我国对外交易规模所限,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宜保持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使人民币面临极大的升值压力。但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量顺差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是事实,但大量顺差并非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形成的。目前,人民币汇率确实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处境。不过,从我国经济的实际出发,人民币汇率不能升值,宜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丁伯根法则、蒙代尔分派原则、避免米德冲突原则等的要求,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是最佳汇率制度的结论。我国的实践也表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今后,我国应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逐步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生成机制,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促使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较名义汇率大,汇率下降可以成功地带动出口,汇率上升也可以减少出口,但对进口影响不大。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利用外资之间没有互动关系,甚至呈现异动情况,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存在的外汇供求结构不对称问题使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要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短期内应谨慎采取措施,扩大和满足外汇需求;从长远看,汇率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安排日益显得十分必要。在资本账户未开放的条件下,人民币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资本账户开放后,再逐步过渡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还应使人民币由目前的单一地钉住美元逐步过渡为钉住包括美元、欧元、日元、港币等在内的一篮子货币,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使人民币汇率能够真正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央行干预与非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汇率政策,在外汇供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汇率政策目标实现较为有效的工具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而形成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本质上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关键是对制度的探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很不完善,其运行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诸多问题。改革的办法在于量化一系列经济指标;改钉住美元为较有弹性的在一定目标区内随时微调的爬行钉住;允许经常项目赤字运行以及外汇管理市场化运作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立场、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指数联动型汇率形成机制。该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可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5年8月-2022年6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以及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再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重点推演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三者分别遭遇外部冲击时的波动率从小到大依次为: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对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短期跨境资本的影响在2017年前显著为正、之后并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多数情况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系统存在自平衡机制,当上述三个变量分别遭遇冲击时,各变量均能在2年内回到平衡状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持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完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存在制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行更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汇率制度是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债券市场不完善和缺少远期外汇市场,根据“原罪”理论,当局必须保持汇率的稳定、减少浮动,目的是为进出口和国际问投资提供一个非正式的风险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