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的全面开展.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城乡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互相结合、互相依存的新局面.研究新形势下城乡结合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城乡结合的必然性,结合模式及措施,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马关县各级党委、政府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人才服务管理网络,形成了一条城乡结合、外联内引、特色服务的农村人才管理机制,走出了一条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小康进程综合评价与预测李建明佟莉莉1991年5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正式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使垦区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生产水平与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成为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优美,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繁荣、富裕、文明的社...  相似文献   

4.
目前,乡镇企业已不仅是农村经济多种经营的一部分,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共同的需要,城乡结合则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途径。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展乡镇企业,必须走城乡结合的道路。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城乡结合、工农结合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是我国乡村城市化的新途径。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前途看,将会逐步走向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内容、多种所有制纵横交织的联合与综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固定资产和生存保障,但是现在农村逐步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正在逐渐失去土地,"失地农户"没有了土地保障,又因为其没有其他的社会工作经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成为了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此文章将结合我国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供给决策和就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生活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地处城乡结合、乡街并存、经济活跃的中心城区。集体财务公开,尤其村(社区)干部的工资福利、公务消费,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前些年,虽然实行了财务公开,但由于内容简单且不及时,群众经常猜疑议论,上访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县级市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城乡结合的若干特点,对于促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根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县级市经济发展中,资本最为重要,劳动力数量次之,耕地资源也具重要性,这为如何通过发展县级市经济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信贷过程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客户违约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对农信社客户违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对赤峰市城镇型、城乡结合型和纯农牧区型三种类型6个农信社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发放的全部贷款进行系统分析,涉及贷款户26,434户,贷款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就是要通过商品交换关系,合理地组织城乡生产和流通,这就要采取一些具体形式,组成城乡间纵横交错、互相联接的各种网络,实现城乡最佳结合。 目前城乡结合的几种方式: “龙头式”:一是以产品为“龙头”,把城市和农村中生产该产品有关的各个企业组织一条龙生产。二是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把城市和农村中同类企业组成一条龙生产。条鞭式:根据城乡间相同的行业联成一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城乡结合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传统农业逐渐萎缩,靠原有的农业产业显然已不能有效地推动区块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成为这类地区发展的头号问题。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典型代表——杭州市拱墅区顺应城市化的趋势,狠抓城市化带来的二三产业勃兴机遇,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对城市发展的功能作用和土地利用现状特征;提出了搞好城乡结合部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声、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融合中的耦合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算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为促进城乡融合、识别城乡发展战略的薄弱点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菏泽、聊城等地为城乡发展的“低洼地带”;在样本期间内,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度轻微下降,城乡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之间具有较好的融合发展态势;菏泽、聊城等边缘地市存在明显的“低耦合度—低协调度”特征,城乡发展关系需进一步优化。结论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结合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部土壤的元素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说明了城乡结合部土壤中致污元素的4个主要来源,即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交通源,分析了元素污染的生态效应,揭示了污染危害的严重性,提出了严控工业三废排放、加强农业污染监测和治理、利用微生物提高土壤环境容量、开展植物修复技术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周边的农田被不断蚕食,城乡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该文综合考虑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为例,试图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分析、都市农业思想的植入和规划内容的总结与整理,尝试建立一个与区域内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家及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趋势,为判断城乡收入差距发展阶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算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相对差距及收入增速,考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了3个阶段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类型,根据类型演变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结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从1978年的210元持续增大为2015年的2 754元,收入相对差距经历了3次"下降——上升"的波动。我国城乡家庭居民收入从极低水平、差距悬殊的状态演变为中等收入水平、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轻微缩小的状态;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绝对差距增速逐步降低,相对差距自2010年起开始缩小。大多数省区在收入水平提高和相对差距缩小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结论]从差距演变的阶段性特点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符合"倒U"模型。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即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资源配置机制来实现资源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机制,以动力机制为"推进器",通过城乡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城乡统筹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城乡联系与互动、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是有效缓解“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短缺”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这两对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置换风险频现,违背了原有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设计初衷,也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此状况,在总结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研究的现状后,对比国外相关研究,指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定量分析不足等缺点。基于运行机理—风险识别—制度优化的思路,建议今后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研究可以着重从4方面入手:从利益主体的角度研究置换的运行机理,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研究需求机制,识别风险因子并模拟整体风险状况、运用倒推法提出相应的优化政策包。通过上述研究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研究的理论创新,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置换风险防控和优化管理提供定量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特征分析,认为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4个阶段。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较大,区域差异明显。重点分析了1998~2003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由圈层结构过渡到了地带性格局。空间格局主要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缩小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及农村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对我国当前加强农业与农村规划管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基于赴英国进行城乡规划体系及农村规划管理与保护方面的实地考察、培训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结果]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建立缘于其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大城市病"问题,其发展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调整,目前形成了"区域空间战略"和"地方发展框架"两级规划结构;英国的城乡规划体系十分注重对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规则和制度。[结论]英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完整地保存了传统乡村的历史建筑、风土文化和景观环境,值得充分学习和借鉴。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作用,高度重视对农业与农村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同时要注重基于中国国情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加速带来的人口聚集程度以及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对以往依据行政区划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布局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1年起实施的以 “适当合并”、“整合资源”为主要施政意图的农村小学 “布局调整”政策,却在实际执行中引发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镇 “过度集中”的新问题,由此引起了农村地区所面临的种种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因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导致的 “不公平”现象的讨论。该文以上述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政策为背景,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相关案例,描述了自 2001年政策实施以来,城乡学校以及校均学生数量的变化、农村地区的 “点校”运转状况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在城乡学校之间基础建设上的分配情况;并通过建立全国30个省1998~2010年农村小学学校数量变化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撤并农村小学的行为动机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 “效率优先”的行为动机。文章在最后分析了这种以通过 “学校进城”迫使学生进城,推动城镇化的效率导向,是源自利益相关者的缺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路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