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宝华 《中国市场》2011,(27):131-133,13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基本都有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它反映着各民族的经济生活、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的公安群众工作,事关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国家安全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事关各民族之间的安居乐业。公安群众工作,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的意识,充分认识公安群众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四学习"、"三尊重"活动。切实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刘珈麟 《商》2013,(21):255-255
现代化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差别、社会关系等均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和总结这些特点,对于加强新形式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恩施市17个乡镇的调查了解,对此问题作出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税收政策的特点除具有西部税收政策的一般特点外,还带有自己明显的民族特征。在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主的情况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以民族自治地区税收管理体制变迁为背景,探讨民族地区税收制度特点及其影响,建议构建民族地区合理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晓鹏 《中国市场》2011,(35):101-10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是青海省的重大战略。反映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谋略,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民族地区,纠纷总量呈上升趋势,纠纷类型呈多元趋势,从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和谐青海的构建。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当前青海省民族地区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及特点,深入探讨其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商》2016,(5)
最好的社会政策即为最好的刑事政策,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对于刑事统一而言,如何正确对待地方的文化特性从而更好的适用刑事法律,治理一方安宁,是本文写作的立足点亦是前提。不同的民族习性,不同的文化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犯罪,比如犯罪类型。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凉山彝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探讨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对于地方的犯罪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探析这些地区的犯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地区企业文化融入了宗教信仰、血缘关系、地域依赖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企业面临新的挑战——适应新的经营管理环境。因此研究民族地区企业文化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以新疆为例研究民族地区企业文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普惠金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从新型城镇化出发,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居民收入、居民储蓄、GDP水平的分析,阐述了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水平,为建立适合我国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下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税收政策在促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民族地区可适用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税收优惠政策门槛偏高、支持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三个方面对制约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因素,建议给予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产学研联合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业最直接的衍生物,对整个旅游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民族地区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民族地区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从治理主体、治理领域、治理机制对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市域社会治理存在多主体治理运行机制不畅、治理的可持续性弱、基层治理任务繁重、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民族地区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2)
从我国建国到现在,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政府的首要问题与任务,一直是党中央与领导所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是以区域政策对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作用为出发点,浅谈关于区域政策对于延边地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区域政策实施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简单性看法,以促进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对实现区域资源整合,推动产业融合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从全域旅游的背景出发,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概况,结合地区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政府主导、全域统筹、创新旅游业态、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创新营销方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地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指导,促进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晶  侯杰荣  邓闻静 《市场论坛》2021,(2):55-58,76
生态文明理念对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龙胜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旅游需求旺盛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游客参与性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亮点与创新、旅游经营者与旅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区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村寨口碑和当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危机等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旅游的文化体验性;普及生态意识相关教育理念,提高本地从业者和村民的专业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露 《商》2013,(7Z):173-173,13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广西七大旅游区之一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也正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会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本课题从宏微观经济层面对金秀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凉山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并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提出了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对策,以期能为民族地区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文聪 《市场论坛》2012,(5):65-66,58
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存在着培训规模小,培训内容和渠道单一,培训方式落后,农民参与意愿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农民培训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因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大民族地区农民培训投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是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有花 《现代商业》2012,(29):185-186
西部民族地区水利建设关系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效,关系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近年来,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加快民族地区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介绍了大通县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了水利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民族地区水利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民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泽库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社情十分复杂,通过了解牧区群众对维稳工作开展的认知度进而考察民族地区基层维稳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增进与牧区群众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该区域维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也对其它相似民族地区维稳工作的推进也有一定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1)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针对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其"新型"主要体现在资金筹措方式跟以往不同。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新农保的实施存在着资金筹措、管理等困难。想要顺利、高效地在民族地区实施新农保,必须结合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特点和当地风俗文化,采用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大新农保资金投入和对新农保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其竞争结构是影响企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湘西自治州保险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其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湘西自治州保险企业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