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娴  罗骏 《云南金融》2012,(8X):220-220
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若想可持续盈利,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中,银保合作的"保险信贷"模式能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多的收入,并相应降低信用风险。本文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的现状、内涵、盈利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玉娴  罗骏 《时代金融》2012,(24):220+222
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若想可持续盈利,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中,银保合作的"保险信贷"模式能为村镇银行创造更多的收入,并相应降低信用风险。本文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的现状、内涵、盈利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点村镇银行保险信贷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之后,作为“银行保险化,保险银行化”趋势的产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应运而生。现在,其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然而,各地在进行小额信贷险的试点推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银行保险一词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1973年,法国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助会成立的Soravie保险公司和法国投资银行Paribas旗下的银行保险公司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两家银行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与保险业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本文通过对北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保险"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改进"信贷+保险"业务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可以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提高涉农企业与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改善农村贷款难问题。笔者对辖区县域部分银行及保险机构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情况开展的调查表明,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的开展已成为化解县域涉农企业与农户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但涉农贷款保险费用成本较高,涉农银保合作产品匮乏等因素制约了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用不足的角度分析了农村融资难产生的原因,认为涉农信贷的有效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足,是造成融资难的关键,提出了创新农村信贷保险产品,构建保险与银行之间更紧密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并论证了贷款信用保险这一新型融资类保险产品的性质与作用,最后初步提出了探索建立以信贷保险为核心的农村融资体系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文龙 《河北金融》2013,(2):26-28,42
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现代农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农业、金融业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问题.2009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这为推动农村金融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如何建立银保互动发展平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既是近年来银行保险机构的金融创新实践,也是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沽源县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结合实践,总结成就、归纳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强银保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现代农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保障作用,农业、金融业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这为推动农村金融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本文基于沽源县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结合实践,总结成就、归纳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性建议,为加强银保互动推助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杨妍 《河北金融》2013,(11):30-32
小额信贷保险是银保合作的一种形式,其将个人信用与信贷额度、风险控制能力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综合运用,有利于化解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实现共赢格局。本文在认真分析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缺乏针对性、保险保障功能减弱、易发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培养保险意识、合理制定费率和优化保险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健  刘铮 《保险研究》2012,(7):75-81
本文尝试从银行外部性的视角分析银保合作的选择问题,依据科斯定理,借助数理过程,说明银行保险的产生是为解决银行外部性所进行的自由"协商"的结果。金融集团化是当下银行保险发展的最有利状态,建议放松分业限制,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银行保险未来发展趋势,并配合由管理者负责初始权利分配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仇新忠 《时代金融》2009,(9X):52-53
银行保险在国内发展的历史较短,缺乏对它的系统研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只是处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初级阶段。本文介绍了银行保险的发展过程,对银行保险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指出银行保险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环境,提出了银行保险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邱峰 《国际金融》2013,(2):16-21
"三农"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小额信贷保险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事实上,早在2003年,小额信贷保险就已率先由太平洋人寿试点破冰。在我国,小额信贷保险是以小额贷款为切入点,一般是针对办理短期贷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伤害身故或伤残而意外致贫、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量身定做的险种。小额信贷保险是传统保险的衍生品在服务"三农"、创新银保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质是针对贷款中的信用风险提供保险服务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前农村信贷需求缺口呈现梯级特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品,农村"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保险担保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完善农村信贷保险、抵押担保机制的有效途径,破解农村需求资金,资金远离农村的两难命题。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中国保险》2014,(7):12-18
作为保险营销的四大渠道之一,银行保险的点滴变化都汇聚成市场的热点。201 0年以来,银行保险营销渠道的阻滞,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异军突起,2014年银保新规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银行保险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现状、优势与策略如何,银保联动将走向何方?请看本期焦点文章。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保障与拓展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二者都在供需方面存在突出矛盾。本文在分析了现行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产品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以农户的"主体适宜性"为前提条件,运用Binary Logistic和Probit回归模型选择合适的农户参与主体,设计"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并进行相关费用的厘定。通过农户的"主体适宜性"分析可知,"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需要在"农业保险+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非小额信贷"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参保农户与信贷农户可以为同一主体,也可为非同一主体。"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具有良好的主体适宜性,可缓解二者单独运行存在的固有缺陷,具有良好的外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上海启动小额信贷保险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1日,“上海金融服务三农推进会暨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信贷签约仪式”举行,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农商行为上海市首批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485万元小额信贷保险担保。此举发挥了农业保险在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作用,证明了农业保险在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道路上迈出了可喜一步,解决了农民及农村合作社面临的贷款难、环节多、风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保险乱象"而起的保险强化监管,是发生在中国保险及其监管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对"保险乱象"及其监管治理的案例分析中,通过比较保险与银行、保险与证券的功能后提出,保险的本质是互助,保险的功能是造血。在保险属性分析中指出,只承认保险的保障属性而不承认保险的金融属性,必然会产生理论上的误导;只看到保险的财务属性而不看到保险的服务属性,必然会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中国保险市场的"保险乱象"并不是近来有之,早期的"保险乱象"是一种难以避免的市场行为,当下的"保险乱象"则是一种触碰底线的犯规行为。"保险乱象"不仅导致了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匹配错位、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出现失衡的后果,而且降低了社会对保险行业的信度。"强化监管"是国家治理"保险乱象"所采用的特殊手段,目的在于防范化解保险业已存在的重大风险,需要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黑天鹅"风险与"灰犀牛"风险;被监管者风险与监管者风险;"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未来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保险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对保险经营性质和风险管理规律的认知水平。保险业是一个充满温度的行业,需要继续坚守和不断认知。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变幻无常的自然风险和神秘莫测的生命风险面前,都没有足够的骄傲资本,只能依靠现代科技力量,运用人类共同智慧,在与风险共舞的同时,认真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保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法国等欧洲国家银行客户申请抵押贷款时的信用保险业务,然后保险公司通过不断地在银行储蓄产品上附加保险产品内容,逐渐过渡到目前银行网点销售的变额保险或投连险等复杂金融产品的阶段.1973年,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农业保险互助会合资成立的保险公司Soravie,以及投资银行Paribas下属的一家保险公司,两家公司在保险营销上运用自己银行母公司的网点分销保险产品后大获成功,之后这种方式在欧洲迅速兴起并被全球仿效,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