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省情阶段性特征,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全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以来,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省城镇人口35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5%。统筹城乡全面深入推进,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2.9∶1,比2010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新时期,河北将处于城乡加快发展、加速融合的关键时期,需要在科学把握全省城乡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崔杰 《品牌》2014,(12):299-300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布局表明,我国城乡关系理论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一个新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发展最新结果。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考察,有助于理清当前中国共产党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来龙去脉,总结和借鉴党在不同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们更好地坚定和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远市2010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2011年被推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开远市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探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新举措,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把握最佳切入点开远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之初,就明确提出"整市推进、全面突破"的工作思路,把实施民生工程、为城乡居民"解难"作为最佳切入点,体现出普惠特征。从以前仅10%的村庄道路硬化到实现所有自然村道路硬化,从仅40%的村庄有电视信号到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从仅5%的村庄有公厕到村村有1至2座卫生公厕,从仅有1所农村幼儿园到  相似文献   

5.
侯芳 《商》2012,(16):137-137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财税政策作为保障、协调和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情况分析,就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致富天地》2012,(7):8-9
根据《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云南省2009年至2020年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总体目标推进云南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努力达到城乡经济发展方式有转变、生活有提高、人人有保障、生态有改善、改革有成效,把云南建设成为一个家园更加美好、经济更加发达、生活更加殷实、区域更加协调、边境更加安宁、民族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中国西部特色鲜明的省份。——方式有转变。粗放的增长方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农业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黑龙江省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找出其改进工作的重点方面,即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科学规划布局发展小城镇;大力推进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12)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为解决城乡矛盾而提出的新思路,它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它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矛盾"。那这一重大举措对于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进作用?本文将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增加人民收入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财政资源分配不合理,技术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机会不平等,导致了黑龙江省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许多不协调、不和协的地方。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是:规范科学发展体制,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就业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的发展战略.成都市于2003年开始推行城乡一体化,并于2007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分析,找出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并给予成都城乡统筹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近年来,云南省出台和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城乡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规划城乡发展新格局2008年,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27:1,同年全国这一比值为3.31:1;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全省农  相似文献   

12.
宋高平  刘洪 《四川物价》2004,(12):18-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作为政府价格职能部门,怎样在实际工作中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世纪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的新思路。目前统筹城乡发展面临一定的制度障碍。要顺利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卫生医疗制度、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致富天地》2012,(7):17-18
根据《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云南省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基础建设、金融发展、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十个方面的统筹。其中,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生态建设方面,分别安排了以下重点建设项目。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生物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6项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33.49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以来的城镇化过程中,二元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又远未消除,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但城乡统筹的综合改革相对滞后.新形势下,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综合改革.要将城镇化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一条主线,努力构建贯穿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流程的综合改革"试验链".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召开的云南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全省确保完成120万、力争完成150万人农业转移人口转户进城工作的目标。会议对下一步城乡统筹农民转户入城工作提出要求: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二要进一步强化工作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14,(10):35-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成都市参加了七大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武汉、成都发展改革委的有关同志交流分析了本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进展情况。经过梳理总结,七大城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概括为“六个统筹”。通过“六个统筹”,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农民工与农民的互利多赢。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待探索的时代课题.近年来太谷县城乡统筹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改革一直处于良性趋势,社会各项事业都稳步前进.本文紧密联系本县实际,探讨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国 《商业研究》2008,(4):121-123
统筹城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层次,指出了我国在中等层次的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改革背景下重庆土地储备整治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统筹城乡改革为重庆土地储备整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则搭建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背景阐述了土地储备整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总方针,并提出了土地储备整治战略的实施策略: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运作的利益机制;不断创新土地储备整治管理体制;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且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土地整理评价工作;加强土地整理立法研究且进一步健全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