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森 《国际融资》2013,(9):25-27
预算民主政治的建设,应当成为中国下一步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是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讲到中国下一步改革时,有一些具体的规划。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报告第四部分讲到中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时,第一条就是讲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中国在人民币“入篮”之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是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分析,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具有很强的优势.针对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现状提出深化外汇体制改革,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深化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国际融资》2015,(2):19-23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在中国大陆上各行各业的领袖们都在谋划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提升自身实力,在新的经济浪潮中占领先机。在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大数据时代》作者英国牛津大学维克托教授提醒,"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抢占资源赢得先机是企业家、股东们争相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推进金融改革作为加快促进经济转型,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体制保障的重点领域之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内发展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2,(34):31-33
<正>11月11日,一场中国网上购物狂欢引起世界媒体围观,中国人巨大的消费能力令人吃惊,而此时世界正饶有兴趣地探究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年翻一番"。德国《时代周报》称,这等于中国到2020年增加一倍繁荣。法新社11月12日也报道说,如果中国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到2020年将有7亿中国人步入中产阶级行列,人均年收入最高可达2.3万美元。2001年的全国调查表明,当年的中产阶层规模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15%左右;而相关的数据也表明,2006年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为23%左右。短短几年间,中国中产阶层规模比例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10年高速发展后,已经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因此今后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在中国经济10年高速发展后,已经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因此今后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以下也从一个侧面对于未来的改革提供一些意见。我们可以将改革任务分为两类,一类可归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一类可归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当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时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功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充分认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已经是我们的时代主题,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9.
《云南金融》2012,(12):31-33
11月11日,一场中国网上购物狂欢引起世界媒体围观,中国人巨大的消费能力令人吃惊,而此时世界正饶有兴趣地探究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时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功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充分认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已经是我们的时代主题,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的不断提升,深入把握国际经济运行格局和特征对于维护改革开放进程下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指出,当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减速常态化,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负面溢出效应、传统国际经济秩序束缚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出中国经济的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彭文生 《新金融》2015,(3):4-10
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金融周期强调货币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加速器影响,导致与一般经济周期不同的规律,其时间跨度可能超过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导致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也会较大。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宗商品、房地产将大概率出现调整,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利率将会下降。未来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使实体经济较长时间疲弱,总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将提高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对资本市场有利,但提升金融资产估值最终仍需靠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结构改善来加以支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同步波动,或者说中国经济开始融人到全球经济体系,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的,而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开始进入到相互影响阶段,在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蓄势待发。这是为深化经济改革所必需,也是金融体制改革本身必须深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层面的动力。从近年来的金融改革实践经验来看.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改革必须先于利率自由化。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信贷适度增加,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未来十年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金融业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刘霞 《中国外资》2011,(24):134+136-134,136
新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在金融危机的后期效应影响下,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哪里?我国经济在未来如何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笔者在文章中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资金动脉,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为下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向导。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把人们从市场经济姓"资"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基人。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引下,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中共十五大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六大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规划;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创新论断,为攻坚克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观点五则     
《金融博览》2012,(2):36-37
1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放缓是好事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近日在香港出席"2012亚洲金融论坛"时说,"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件好事情"。中国经济告别持续两位数的GDP增速,斯蒂格利茨认为,"这是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早已预见到的,现在增速放缓能够带来未来更持久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