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22):35-35
从1995年红牛进军中国后,一直是功能性饮料的领军品牌。在2003年脉动崛起之后,功能性饮料市场一片繁荣,蛋糕也越做越大,红牛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对于红牛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很多疑问,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市场南强北弱;产品单一,坚持高端路线,曲高和寡;重视体育营销,忽视终端营销。对于外界的疑问,红牛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2.
作为亚洲三大食品饮料领军品牌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一直从事着功能型饮料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以"功能型饮料市场先入者"的地位和优势占据了中国功能饮料70%的市场份额.成为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近日,在红牛集团北京建厂6周年之际,记者就红牛品牌的营销策略采访了红牛品牌策划部部长朱小明.  相似文献   

3.
11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亮相,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广告语,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多了一个类别叫做“能量饮料”,金色红牛迅速在中国刮起畅销旋风。  相似文献   

4.
胡艺  张磊 《广告导报》2004,(8):137-139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5.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澜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0-A020
看到《金丝猴瞄准高端饮料市场PM3点蓄势待发》这篇文章,我认为在功能饮料市场上。集中了很多名牌企业,脉动、激活、红牛等。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品牌在市场上也是具备了很好的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7.
梁剑 《华糖商情》2001,(33):27-28
红牛是我国乃至世界功能饮料中的领军人物,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50多个国家地区均有销售。红牛占据了美国65%的功能饮料市场份额,在全世界的销售额达到了10亿美元,在我国南方的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90%。红牛中含有维生索、氨基酸、咖啡因等成分,这些成分使红牛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但含有咖啡因也给红牛招来了一些麻烦。前不久的一场风波更是将红牛乃至功能饮料拖入了一场危机。  相似文献   

8.
功能饮料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湖,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广告导报》2004,(8):143-143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8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  相似文献   

10.
“红牛”是由泰国T.C公司发明的.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全球最早的功能性饮料之一,行销世界近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评为全球最有实力的功能性饮料品牌。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饮料市场中,能量型饮料市场份额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饮料,市场空间巨大.当前能量型饮料市场老大红牛中国陷入了法律纠纷中,其市场份额大幅下跌,同时不少能量型饮料新品牌崛起,能量型饮料市场迎来了重新洗牌的局面.东鹏饮料公司在能量型饮料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应当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制定实施适当的竞争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挑战市场领...  相似文献   

12.
“红运当头,牛气冲天,牛年喝红牛,数我最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 这是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新版节庆广告中的话语。2009年恰逢牛年,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红牛”纪念品迅速走红,股市、北京礼品市场的节日销售都迎来厂开门红,经济寒冬下,喜庆的气氛还是悄悄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3.
从近三年的央视招标资料分析,乳品行业品牌数量基本固定,主要集中在蒙牛、伊利、光明、太子奶、三鹿等品牌之间;而饮料行业虽然品牌数量年年增加,但也集中在汇源、娃哈哈、红牛和王老吉身上;变化最大的当属休闲食品行业,品牌数量稳中有升,但是品牌变动很大。这点尤其值得企业关注。就近两年的表现来看,食品饮料的迅速崛起,使得原来乳业在央视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逐步弱化。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食品业2007年将会进人活跃期.其中休闲食品及饮料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王睿 《广告大观》2004,(9):107-107
红牛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我们的成功与对功能饮料概念的传播、消费需求的培育分不开。从起初的新名词到今日的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一直是我们红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我们的广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开始,红牛开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理念也  相似文献   

15.
季海波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08-I0008
功能饮料是继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后推出的新一类型的饮料产品。以红牛为代表,之后的脉动、健力宝、激活、苗条淑女等产品先后冲击着这一市场。而功能饮料基本可以分为3类,即:运动型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功能型饮料。R饮品属营养素饮料,是个市场新秀。要想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切入市场,就必须要有精准的营销策略。从案例中可以看出,R饮品从定位到推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3,(10):96-97
中国饮料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饮料行业仅用二十年时间就几乎走完欧美国家八十年的饮料发展全过程。2000年之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继续高速发展;百年的雀巢、红牛等国际品牌也扩大了在中国的投资;统一和康师傅代表着台资饮料力量崛起;宗庆后先生抚育他的中国宝宝“娃哈哈”等一些民族品牌,在外资台资的夹缝中,顽强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民族饮料行业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广告看台     
喝了红牛没长翅膀,红牛公司涉嫌刚广告欺诈赔款1300万美元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是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语,而“redbull gives you wings”则是红牛在欧洲地区的最初的口号,并且凭借此口号,红牛迅速打开了欧洲市场,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基础。但最近这个口号也给红牛招来了祸端,消费者认为喝了号称能量饮料的红牛后并没有自动长出一对翅膀,也并没有在注意力、反应速度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媒体对市场上的9款功能性饮料进行送检,其中包含了红牛、启力、日加满、力保健、乐虎、东鹏特饮、能立方7个品牌,对其安全性和品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红牛和东鹏饮料的配方中,有可能会生成微量国家二类精神药品安钠咖。  相似文献   

19.
翁耀城 《广告导报》2004,(11):28-30
又是一个“饮料声”嘈杂的夏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饮料市场中。功能饮料的声音格外地响亮。一时间。喝功能饮料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但是。我们也发现。品牌繁多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定位相似,广告诉求雷同。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饮料品牌如果要想进行市场突围。分得一杯羹。大到市场策略的制定。小到产品铺货这样的细节的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温斯婷 《大经贸》2012,(3):92-93
在回答公众对"违法添加"质疑的同时,红牛更需要解决的是片面强调"功能性"饮料所带来的掣肘。一红牛的命运犹如急上急下的过山车,随着持续发酵的"违规添加"事件摇摆不停。2月10、11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连发两份声明,声称"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合法合规、安全稳定不存在非法添加"。这显然无法释去消费者一系列的质疑。"肯定受伤啊!"谈及此次事件,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直言道,"为了应对此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