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秋红 《价值工程》2022,(28):27-29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消除贫穷、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既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本文分别从科技创新促进财富创造、财富合理分布和财富合理分配三个方面,讨论了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基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重大战略平台、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做好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部署,做好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加强区域间、城乡间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多层次“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的同时,如何分配这块“蛋糕”,分配是否公平,对社会制度变革和社会秩序维护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从实现平等就业、完善收入分配、推动改革成果等三个环节,对如何真正实现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蛋糕”,体现社会公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瑞洋 《活力》2022,(23):79-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被明确提到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的职能,发挥财政的重要支柱作用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通过阐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换,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从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规范与调节,促进我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等方面出发,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财政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演进规律,提供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政策协调安排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文本提炼收入分配演进规律,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数据,估算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遵循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经历了克服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重视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四个发展阶段。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主导机制,需要提供公平分配秩序;再分配是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需要增加民生性和保障性支出;三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有益补充,需要设计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研究创新:抽象出收入分配制度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估算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价值:为促进共同富裕和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当前,随着税收等一揽子工具的实施,人均收入在增大的同时,基尼系统却仍然在警戒线之上,应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科学研究,为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净值人群定义、收入特点、不当避税、国际经验借鉴,旨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分配。通过分析高净值人群不当避税和高净值人群低税负的影响提出创新征管模式、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等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收入分配的结果是否公平,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能否有效地惠及各个阶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入手,对促进我国收入公平分配提出了相关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涉及“收入总量”和“分配结构”两个关键测度指标。我国国民经济与居民收入在中长期和总量层面已经呈现同步同向趋势,但在短期和分配结构层面却可能背离。研究发现: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取代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引起收入群体分配差距拉大的主因;新冠疫情对城镇居民增收的负向冲击显现,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风险加剧;中等收入群体分别向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流动特征显著,中间收入阶层数量减少,“倒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开始呈现出“哑铃型”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他国经验和教训,提出重点聚焦创新发展与收入提高、高收入和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同群体增收这三方面关系,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个人所得税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已历经多次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不足。文章通过梳理个人所得税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解析个人所得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阻碍,据此从促进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完善慈善捐赠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三方面提出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阳 《西部财会》2024,(1):21-23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保障。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路径选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实现路径为个人所得税通过再分配职能使得收入差距缩小,以此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梳理分析个人所得税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存在的税收收入占比低、税率结构设计不合理、劳动所得与财产所得课税占比失调、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是我国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在矫正个人收入差距上。应采取什么样的税收政策呢?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民生保障的“顶梁柱”,也是共同富裕的推动者、示范者和排头兵,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拉萨纳木措景区保护开发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的价值追求到后期的发展壮大,始终坚持把为当地群众增收、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勇担责任,把蛋糕分好,针对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提前布局,打牢基础,明确方向,围绕如何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坚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断取得实效,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生活从“全面小康型”阶梯式发展为“全面富裕型”,更是社会从总体上由“全面小康社会”提档升级为“共同富裕社会”。“共同富裕社会”是社会体制机制更优化、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相统一、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文明全面跃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充分和完备的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是制约共同富裕的突出因素,这些特征共同勾勒出一幅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图景,这也意味着促进共同富裕有了方向和动力。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汇聚共同富裕的合力;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着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完善分配为抓手,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以推进机会均等为基石,着力破解阶层固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价值分配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种战略思考。因此,薪酬分配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分蛋糕”,而是通过分蛋糕为企业日后“做大蛋糕”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吴耀 《西部财会》2006,(11):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这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目前的现状是收入差距过大。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正确认识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有利于进一步调整战略规则和政策措施,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5.
魏长升  陈琦 《财会月刊》2023,(15):111-117
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产业链正面临着空间链上“锁链”、供应链上“断链”、创新链上“堵链”、价值链上“弱链”和服务链上“短链”等风险。为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化解产业链风险方面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是否安全可靠、核心环节是否自主可控和配套环节是否支撑有力三个维度来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现状,明确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的内在要求,并针对税收政策的不足之处,从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主要税种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府约束性“资源”分配的视角,检验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能否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方面推进中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整体进程。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城市层面“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数据,研究了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十一五”规划以来制定的减排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偏向性,表现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较低的减排指标而对发达地区施加较高的减排指标。第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会显著减缓发达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升其绿色经济效率。这一偏向性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第三,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通过抑制投资潮涌、缩紧污染型企业投资环境等途径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以上结论为通过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婷 《上海企业》2023,(11):33-35
<正>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即以道德分配行为弥补市场分配行为和政府分配行为存在的不足,以实现对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道德承诺,因此也被喻为“看得见的道德之手”。与前两次分配相比,第三次分配更加重视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等特殊优势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是依托国家政策红利发展起来的“先富群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助力第三次分配,以“先富”带动“后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税收政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在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方面作用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应着力构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资源环境税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有效市场的初次分配、有为政府的再分配和有爱社会的三次分配之间的有机协同。薪酬治理是初次分配中的关键环节,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联想集团的薪酬治理体系为切入点,剖析新经济企业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新经济企业而言,若能在薪酬治理、知识资本与共同富裕三者之间形成正反馈循环,那么企业的价值创造与共同富裕能得以同时实现;若三者之间形成负反馈循环,那么企业的价值创造不具有可持续性,共同富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分配效率与分配正义要么同时呈现,要么同时缺失。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薪酬治理制度提出以下政策改进建议:建立薪酬话语权制度,进行高管薪酬专项审计,强化薪酬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