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字前高涨,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私营企业为创造税收、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其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分析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探索财务管理与理财环境影响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私营企业为创造税收、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其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分析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探索财务管理与理财环境影响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乌鲁木齐市房地产业长期变动对就业影响的统计描述,说明房地产业投资和产值对就业贡献是正向相关的,进一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房地产业相关数据对就业的贡献性分析验证。为政府制定房地产业调控提供量化数据,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障就业的稳定。指出在房地产业去库存的情况下,通过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服务方式创新也可增加对就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不同规模企业对就业的影响: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美国近二十年来不同雇员规模层次企业的就业量贡献及其变动情况,分析了各层次企业开办、关闭、扩张、收缩产生的就业波动。研究结果表明:(1)雇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据美国雇员总数的约50%并呈上升趋势,小企业的比例在下降。而且,大企业的就业波动大于小企业;(2)企业扩张和收缩是就业变动的主因,其中企业收缩对就业冲击最大,而企业开办对就业增加的贡献并不明显;(3)20人以下小企业在保持就业稳定方面优于另外两个规模层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具体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与技术效应对就业的不同作用机制,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期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包含三个部门的地区贸易模型,推导出可估计的市场潜力方程,并以1985~2008年为样本区间,探讨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也很显著,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也能促进工资水平的增长,而就业密度却与工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呈弱负相关关系;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而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相反;就业密度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负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书 《时代经贸》2008,6(4):30-35
在中国过去20多年的就业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贡献了较大的份额。21世纪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5%左右。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重要因素。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单项规模的扩大和来华大型跨国公司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微企业的特征,文章构建了结构性减税与小微企业成本、投资和就业的微观经济模型。说明: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对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增加产量有显著效应,并促使小微企业的投资额呈几何式增长;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减税的就业效应远大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应建立结构减税与分类征管相结合的灵活机制,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中国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修正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并无明显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贡献程度低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贡献程度。政府应打破垄断,放宽投资条件,并运用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外资进入劳动力密集产业,从而实现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对增加就业、拉动民间投资,还是对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资金匮乏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其竞争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投融资特点(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调查显示,2004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对税收的贡献也超过40%。工业总…  相似文献   

11.
郭力 《经济经纬》2012,(3):40-44
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2)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对高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母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趋势;(3)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剧了劳动力的低技术"极化"趋势.上述研究为实现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浩 《经济师》2010,(4):67-69
文章利用Panel Data的变系数模型对投资与就业之间的敏感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经济体的就业对投资有着很大的敏感性差异;民营经济由于具有较高的投资就业弹性,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外商投资的就业弹性也很大;但农业、公有经济的投资存在就业挤出效应,尤其是公有经济挤出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保大学生就业,就必须突破体制限制,侧重增加就业效应显著的行业和非公有经济的投资比例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追求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本文探究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如何快速实现稳就业,具体分析各类企业在稳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与付出的代价。通过分析多套企业数据与逐笔贷款数据发现:在"四万亿"计划实施期间新增信贷的支持下,国有、大型与受计划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并大幅扩张雇员,然而由于后期绩效变差及偿债压力加剧,难以持续大幅增加就业。而民营、小型与未受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未增加投资或就业,所获信贷显著提高了其在危机中存活的概率,且由于后期绩效改善而创造就业的幅度更大。因此,着眼于以较小代价取得中长期内较大的稳就业成效,在应对危机时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保中小市场主体中。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影响的问题。外商直接投资除了直接雇佣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外,还通过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业链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影响,间接地促进或抑制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国内投资、技术转移、国际贸易等传导机制间接影响东道国国内就业。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轨时期投资需求的规模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丹 《财经科学》2002,(5):106-110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需求的实际变动过程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相比,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投资率显偏高、投资规模过大。这种被人为拉大的投资需求的结果表现为低效率的投资形成过程。即存货增加在GDP中的比重过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质量不高。本从分析我国投资需求规模大而效率低的现象入手,指出低效率的政府投资需求过度是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政府投资规模和范围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流入中国的外资量始终排在世界的前几位。大量的外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我国雇用的工人。间接影响是指“外溢”效应,通过国内投资、产业结构、技术等对就业产生影响。本文试图采用1992~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FDI和我国不同产业就业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企业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经济必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研究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企业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1999-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FDI的影响下,行业间就业结构呈低端化,但是行业内就业结构得到优化。FDI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增长带动了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从内资流向外资的情况也较严重,即FDI主要通过增加自身的就业而非内资的就业带动了我国就业数量的增长。行业内就业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果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明显。其中竞争效应促进了内资就业结构的升级,但存在高技能劳动力从内资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情况。总体上增加就业和提升就业结构的因素在于内资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电信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贡献值变化的趋势。利用我国2000—2005年31个省市的数据,建立和估计了两者之间的系统结构方程。结果发现我国电信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平均为2.376%,比其他社会基础投资高6.758%,但电信投资的边际贡献呈现下降趋势。分区域考察的结果表明,电信投资及其贡献存在着明显的区域非均衡,在西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东部和中部;我国西部应加大对电信的投资,东部需要调整投资结构,而中部则应采取措施刺激电信消费。本文在同类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突破,和Roller与Waverman(2001)的研究结论相反,得出的实证结论与他们在网络效应和边际贡献方面的理论预测相反,对制定电信投资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