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年来,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动态揭示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选定煤炭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和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等5个产业,在1987~2007年间8张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这些能源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部门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地体现为推动效应,煤炭开采业发展稳定,但电力和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成为能源利用的主体形式,表明二次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能源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重心由生产领域逐步转向生活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也由对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预测期内,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中国能源系统将不断朝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体,2030年后逐步替代煤炭,2045年前后占比将超过50%.2050年,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将呈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挑战。今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还处在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并重、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的转型期,煤炭利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煤炭行业应当未雨绸缪,大力促进煤炭向工业原料和油气替代品的转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2013—2018年间,中国化石能源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吸纳就业量减少约1/3。供给侧改革和能源清洁转型被广泛认为是化石能源行业就业萎缩的主导因素,但实际驱动作用尚未得到定量评估。分析了2004—2018年中国化石能源行业就业量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13年以前,化石能源行业就业需求增长主要是由经济发展驱动;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就业增长量下跌,以至于其不能完全对冲技术进步驱动的就业量下降,是2013—2018年间化石能源行业就业量逆转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过程对化石能源行业就业量下降的贡献比例为52%,超过了产业结构转型所贡献的48%。并且单就从业者数量而言,化石能源行业由于产业转型而流出的劳动力能够通过行业间转移,被其他行业重新吸纳;而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增长量下跌是当前中国就业市场的整体趋势,该因素所致的就业压力消解难度可能更大。因此,化石能源行业的就业压力既是经济增速放缓和技术进步“大势所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之果”。建议在做好转型过程中就业安置保障工作的同时,针对经济增速放缓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科学测算陕西省煤炭生产的能源投入回报情况,并对其变化做出合理分析,能够从源头上明确陕西省煤炭生产活动真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提升空间,从而助力陕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采用能源投入回报值(Energy Return on Energy Investment,简称EROI)方法,建立了陕西省煤炭生产的一、二、三阶EROI评价模型,测算出经Divisia指数修正的陕西省煤炭生产的一、二、三阶EROI值;在此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预测出2021—2025年经Divisia指数修正的陕西煤炭生产的三阶EROI值。研究结果表明:经Divisia指数修正的陕西省煤炭生产的三阶EROI值由2010年的16.78下降至2013年的3.22后趋于平稳,之后一直保持在3左右;2021—2025年经Divisia指数修正的EROI预测值走势平稳,均值为3.93;未来几年陕西省煤炭生产依旧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超过70%的净能源。最后,结合研究结果,立足陕西省煤炭生产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化石能源中最差的一种能源.含污染物多,燃烧时排出的CO2多,在第二次能源大转换中.照理应当被优质化石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替代。但是煤炭具有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污染物容易控制等优点,发达国家把煤炭用于发电及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原料;发展中国家把煤炭作为民用采暖和炊事用能以及工业原料和燃料.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国际能源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石油顶峰论”和“化石能源枯竭论”已经销声匿迹。全球能源结构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时代都有处于支配地位的能源,开始有木柴.然后是煤炭,再往后是石油。煤炭时代(1865~1913年)经历了49年,石油时代(1913~2014年)经历了100年。当石油时代才经历二十几年的时候,“石油枯竭论”曾盛极一时,人们就嚷嚷要用新能源来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进入21世纪后,这种声音逐步被其他声音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局势动荡,整体局势可控;地区经济整体复苏,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地区国家顺应世界能源转型趋势,调整对外合作政策。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仍需依靠化石能源行业,新能源开发还未列入各国的投资重点。中东地区14个国家均已于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截至2021年底,除伊朗和也门外,这一协定在其他国家均获得批准。但仅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巴林计划分别于2050年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目前,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东地区的能源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油气资源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在发展油气业务的同时,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在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氢能等方面都获得一些进展。同时,国际大石油公司积极开展与地区资源国的绿色低碳合作。该地区的激励措施不足、缺乏碳税制度、化石能源补贴较高等影响能源转型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2021年5月1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全球能源行业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1.5℃温升控制目标,提出全球首个2050年能源行业净零排放路线图。报告强调快速推进清洁能源投资及技术创新行动,停止开发新油气田并迅速摆脱化石燃料;指出电力将成为终端能源消费主体、低碳排放技术将蓬勃发展;呼吁开展全球零碳路线行动,号召公众广泛参与。业界和舆论认为,该报告对于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创新性节能减排技术的前景有清晰的勾勒。但由于研究目标导向性过强,部分结论缺乏现实依据。建议油气公司保持低碳转型战略定力,加快探索新能源产业转型,大力开展低碳排放技术创新研究,密切跟踪并积极应对油气市场的潜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人类大量开发和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导致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突出问题,全球能源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全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按目前开采强度,煤炭尚能维持100余年,石油、天然气仅能维持50年左右。同时,不均衡的能源资源与消费格局导致资源匮乏国家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脆弱的能源供应链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国际能源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石油顶峰论”和“化石能源枯竭论”已经销声匿迹。全球能源结构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时代都有处于支配地位的能源,开始有木柴,然后是煤炭,再往后是石油。煤炭时代(1865~1913年)经历了49年,石油时代(1913~2014年)经历了100年。当石油时代才经历二十几年的时候,“石油枯竭论”曾盛极一时,人们就嚷嚷要用新能源来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进入21世纪后,这种声音逐步被其他声音所替代。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受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影响,资源国政府持续推进油气行业改革,加快推进能源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供给端保持减税,消费端税负有所增加;扩大油气开放领域,增加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共识.受油价影响,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减缓,但从长期来看,清洁能源仍然是全球共同的发展方向.当前各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但支持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实现碳排放峰值,需要煤炭尽快实现峰值,最早应该是“十二五”的末期,最迟也应该是“十三五”的中期,无论如何也不能拖到2020年。能源革命受阻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颁布,吹响了全球能源革命的号角,大幅度提高非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全球能源革命的主要标志。1997年欧盟就提出了到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50%的战略要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革命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运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混合方法 (GA-SA法)预测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提炼了影响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关键因素;使用1995—2016年间各因子及能源消费的可得数据,通过GA-SA法预测了基准和新常态情景下陕西省2020—205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新常态情景下的经济增速更有助于陕西省控制能源消费量,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首先是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其次是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此外,陕西省需控制固定投资增长速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用气、加大对非化石能源的投资、调整高耗能产业,才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结构,实现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供给侧改革或使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提前达峰近年来,关于我国煤炭消费量是否达峰引起学术界广泛热议。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消费自2013年达到42.4亿吨后开始连续两年下降。2016年,包括煤炭行业在内的重点高耗能行业开始实行供给侧改革,根据执行情况可判断至少未来短期内煤炭产量及消费量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石油消费量增速保持稳定,天然气和其他新能源等清洁能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影响下,俄欧乃至全球油气供需格局显著调整,美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油气出口国,全球油气需求重心加速东移;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反弹,地缘政治不稳定限制油气供应,全球油气价格进入动荡期;转向煤炭是欧洲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油气价格上涨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增加,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出现波折;能源供应紧缺担忧增加用能成本,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系统综合成本上升;欧美油气企业纷纷宣布退出俄罗斯,油气项目和企业进入转让并购活跃期。中国应进一步增强油气安全保供能力,对内坚持中长期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方向,以能源转型破解油气高对外依赖难题,对外强化区域能源高质量合作,打造区域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后劲不足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大气和环境保护,我国在抓住节能减排这个重点的同时,高度重视非化石能源发展,制定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战略目标。经多年努力,非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所占份额明显提高:2013年达9.8%;2014年达11.1%,提高1.3个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国内外能源政策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高油价促使许多国家对能源政策进行调整,各国纷纷采取节能和扩大能源开发的新举措.主要石油生产国加强对石油业的控制,增加油气开采、生产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石油消费国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千方百计减少石油消费,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亚洲各国削减补贴,提高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以遏制能源需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能源对话与合作显著加强.2005年,中国实施的能源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加强能源战略规划,加强能源法律体系建设;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能源价格体系;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加强能源外交,提高能源合作水平.预计2006年我国的能源政策措施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油气开采业效益持续恶化,行业投资大幅下降,有可能对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产生不利影响。2016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态势,但走势明显分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板块经济持续下滑,亏损严重;炼油和石化板块企稳回升,利润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石油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相对平稳的走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效益会触底  相似文献   

20.
亚太各国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和政策不同影响,能源转型的目标、进程和发展前景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降低煤炭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是中国能源清洁化进程中的首要任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印度对煤炭发电的需求还会增加。相对于欧盟国家、英国等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减排承诺明显不足。新西兰长期关注气候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新西兰承诺到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东盟地区高碳能源占比较高,清洁能源开发进展缓慢。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将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次之,泰国和印度较晚。制约亚太地区能源转型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电力行业清洁化程度、可再生能源行业资金支持及发电成本的长期竞争力等方面。整体看,亚太地区短期内将保持对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高度依赖,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将在该地区能源转型中发挥长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