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编者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央对种业十分重视,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调要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会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把现代种业作为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的主导产业来抓,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育种机制、培育种业龙头、加强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成向东 《发展》2023,(11):41-4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抓住数字化改革浪潮的重大机遇,以“数字赋能”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现实要求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何元锋 《发展》2007,(9):19-21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既是装备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振兴和发展机遇,也是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难得的历史机遇。装备制造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甘肃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可能重新崛起。如何振兴装备制造业,笔者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梁云升 《发展》2022,(2):8-8
甘肃提出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既是甘肃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要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抓主抓重、多管齐下,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抓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一是持续加大对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在甘科技“国家队”的资源投入,增强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集聚了比较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十六大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列入了重要议程,为辽宁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上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根据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康军 《发展》2010,(9):14-16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最大支持和关怀。《意见》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甘肃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五大战略,把甘肃建成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  相似文献   

7.
晓扬 《浙江经济》2009,(4):38-38
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于25日通过并正式公布,至此,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已悉数出炉,前后历时不到42天。可以预见,3年的实施将给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而中国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或将由此开始。下为本刊根据媒体报道梳理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生产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正是全国深入贯彻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山东应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抓住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全力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做好建设装备制造业强省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集约化模式实现。文章研究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培育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宁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把现代种业作为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促进种业持续蓬勃发展,向着种业强市的目标迈进。种业发展高歌猛进聚焦育种创新河姆渡人在七千多年前首开世界种植水稻之先河。2000年,在稻作故乡,"甬优1号"杂交水稻的问世打破了粳稻杂交育种的"禁区";2005年,"甬优6号"杂交水稻的问世开创了世界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先河。位于鄞州区姜山镇的部分水稻田是"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宁波的一个主要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提出“三农”领域重磅行动——“六业千亿”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近年来,黄山乡村产业效益提升的同时存在部分问题及发展挑战,本文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分析黄山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不足、机遇、挑战,并对乡村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届五次理事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发展节水农业、种业振兴的指示要求,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对于“政府要求必须做、  相似文献   

13.
甘肃向来是我国经略西北和沟通丝绸之路的枢纽所在,战略和区域位置尤为突出.古代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过为人称道的时期,也有让人遗忘的时段.当下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为甘肃再度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甘肃要抓住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从国家使命和自身实际出发,立足生态屏障、战略后方、交通枢纽和资源大省的优势与角色定位,转换发展模式,确立生态立省战略,以生态经济为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战略支点,打造黄金通道;以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为亮点,重塑甘肃文化形象.通过实施"一体两翼"方案,加快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步伐,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张希君  张艺馨 《发展》2018,(11):25-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甘肃地形狭长,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根据甘肃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是当前甘肃省农村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钱国权 《发展》2023,(12):36-41
<正>本文基于甘肃省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甘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并据此提出了甘肃强工业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新能源产业、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旅游业、中医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甘肃强工业的发展路径是实施“双创工程+品牌”战略,搭建“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开展“三化”改造任务,构建“三长制+大中小企业”多元企业共生体系,探索“主导式+集群式+链条式+跟进式”的工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翠 《东北之窗》2023,(10):26-27
<正>“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启动和落实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在实施之后不仅发挥着引领作用,还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等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自身的自然环境和产业优势,但是往往在发展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乡村生态旅游的美好愿望将会破灭。这就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重庆经济》2007,(4):1-1
当前,重庆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希望重庆的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韩珊 《发展》2023,(3):68-7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革命老区庆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提出的“构建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支持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具有相对优势的酒嘉、平庆和天水等地率先发展”和庆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庆阳建成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动力支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庆阳要抢抓政策机遇,拓展发展优势、用好资源禀赋,破解产业基础不稳固、“双碳”压力较大、内生动力不足、辐射作用不强等不利因素,在高质量发展上积极推动产业集聚集群、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激发体制机制创新,把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最近,重庆市重大项目稽察办公室对市种子公司实施的Q优系列优质高产杂交水稻高技术产业项目进行了稽察。由于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市如何适应种业新形势,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重庆市场,放眼西南市场,把我市种业做大、做强,是我们必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继宁 《发展》2008,(11):114-115
本文就如何发展甘肃现代农业问题,从甘肃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强化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