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我国低碳农业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存在水平低、不全面、不均衡、碳汇压力大等问题。建议统筹好低碳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各相关主体利益、碳排放与碳汇、政策推行与农户积极性激发等方面关系,从宏观引导与顶层设计、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打造样板发挥示范效应、完善低碳农业财政金融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低碳农业发展,保障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带来新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拥有国家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制度创新环境良好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碳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工业和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因此,需在考虑我国现实国情和海南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以将海南打造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财税金融制度,建立碳汇交易制度与碳排放积分制度,出台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梳理,促进绿色发展成效的分析,与“双碳”目标的需要相比较,发现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建设与新时代新要求差距突出、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政策存在明显短板、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税收优惠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文章从继续完善环境保护税、持续优化资源税、加快推进消费税改革、健全绿色消费税收政策、加大绿色税收优惠力度、适时推进碳税等六个方面探求路径,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推动“双碳”工作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提出严峻压力和挑战。我国钢铁产业碳排放总量大,实现目标时间极为紧迫,冶炼工艺碳排放强度偏高,向低碳产能转变困难较大,钢铁厂普遍建设时间较短,产业绿色更新成本高昂。这要求钢铁产业产能工艺、生产运营、产品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加快提升和优化,电炉炼钢、碳捕集等低碳产能加快布局,推动原料清洁化和运营智能化,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部分产能向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基地转移,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应持续完善钢铁产业政策,加快推动产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和碳监测,大力促进低碳零碳产能置换和绿色低碳改造转型,不断提升钢企碳减排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建筑业开启了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保障性住房是面向特定的居住群体的,推进绿色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将“碳中和”理念贯彻到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从功能布局、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造、海绵城市建设、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结合丁家庄A28地块的实践进行保障性住房社区绿色低碳的建设研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技术体系,为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城市发展要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城市居民生活领域的用电碳排放是我国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衢州个人碳账户试点政策正是聚焦居民生活领域的创新减排手段。通过对衢州个人碳账户试点政策内在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个人碳账户“数据采集—数据核算与普惠—价值转化”的闭环运行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DI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个人碳账户政策可以有效抑制居民生活领域用电碳排放;同时,从政策动态效应中可以发现,衢州试点政策的实施具有滞后性。最后提出形成可持续的城市个人碳账户使用的内生动力机制、完善城市个人碳账户核算和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个人碳账户数字化改革等三方面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友国 《企业经济》2021,40(1):24-31
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绿色现代化既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本文提出了三种产业体系绿色现代化模式,即绿色经济主导型、低碳经济主导型、循环经济主导型模式。不过,当前产业体系绿色现代化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包括绿色转型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乏力、政策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生态环保欠账严重等。最后,本文认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不断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生活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是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绿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双碳”背景加速推动能源领域低碳变革,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能源资源战略要地,在能源治理领域上面临新问题。作为煤炭型资源型城市,榆林尚未形成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长效机制,存在能源低碳发展动力不足、能源低碳转型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到位、能源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经济政绩异化政府责任,整体性治理意识缺乏使能源监管与服务缺位,传统粗放发展思维束缚能源技术创新。对此,榆林市政府需要顺应“双碳”要义,树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思维,优化能源转型治理中的监督与服务,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以促进能源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9.
邓江东 《物流技术》2023,(12):129-134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现实情况发现:制造商给予适当的收益分红有助于零售商积极参与低碳供应链发展;制造商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渠道,以提高消费者绿色回收再生资源的积极性;政府的补贴政策、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政府可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碳税代替低碳补贴,减少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0.
适应“双碳”目标及农业低碳发展的现实要求,倾力推进农业领域碳排放调控成为抑制农业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的必由之路。但不可忽略的是,顶层设计亟待完善、市场力量参与不足、调控技术短板明显、供应链金融应用不够等对中国农业碳排放调控形成掣肘。鉴于此,应结合美国、巴西、新西兰的调控经验,着力健全农业碳排放调控法律体系,培养市场化调控组织力量,提升调控科技应用水平,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机制,以政策创新破解农业碳排放调控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1.
绿色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要素。借助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冲击,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碳市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市场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调节机制发现,碳市场运行状况越好、政府管控力度越大时,碳市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碳市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为如何充分发挥碳市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碳”战略的提出,目的在于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但必须借助一定的政策手段来实现“双碳”目标。环境税费改革能够肩负起促使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任,通过引导企业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环保投入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等途径,对企业绿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助推“双碳”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可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环境税费改革是加强环境治理和解决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对企业提出了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践行企业绿色治理,有助于加速“双碳”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混改国企绿色转型迫在眉睫,而绿色治理作为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却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各种问题亟待探寻和解决。基于此,以“双碳”目标为研究背景,以混改国企为研究对象,对混改国企绿色治理转型的现实需求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寻梳理,并提出“政府—利益相关者—混改国企”三位一体的绿色治理实现路径,解决“双碳”目标下混改国企存在绿色治理意愿不强、保障条件匮乏、互动协作能力不足以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确保混改国企在价值共创中实现政府引导与监督、利益相关者多方推动、混改国企治理机制动态调整的多元共生的低碳绿色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白雪 《活力》2024,(6):193-195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中提到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出,碳金融市场的建设进程在稳步推进,围绕碳金融的创新活动不断推出。一方面,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积极通过各类组织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交往;另一方面,国内绿色金融在政策制定、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不断丰富、逐步完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其绿色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提高任务依然艰巨、企业绿色技术供给不足且创新成本高、碳定价机制不健全并尚未征收碳税、企业缺乏碳排放统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动力。为此,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速企业能源绿色转型、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健全碳定价机制、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实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资金政策,更好地形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碳达峰压力下,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碳排放效率成为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15—2021年国内293个地级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SYS-GMM以及工具变量法探赜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具有推动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长效机制;两者协同影响主要经由控制工业能源消耗量、缩减碳排放量以及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实现;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约束激励机制对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据此,为推动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低碳发展是平衡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文章在阐述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特色等方面探讨了郑州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难点,并从重视环境保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生活观念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旨在打造清新、宜居的郑州市。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双碳”发展目标与绿色资源配置背景,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论述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构建影响达峰进度的因素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结合达峰情况,制定差异化减排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碳账户智能管理体系,是数智时代下企业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区块链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及加密算法技术为关键支撑,可畅通碳账户额度转换通道、拓展碳账户信息运用场景、保障碳账户信息数据安全。进一步,以区块链为技术底座,构建涵括碳账户数据处理、碳账户业务管理与碳账户安全维护三大子系统在内的碳账户智能管理体系框架,助力企业碳账户智能化转型。为确保碳账户智能管理体系落地,赋能企业碳账户管理智能化转型,针对性提出三点建议:完善碳账户应用顶层设计,夯实体系建设外部环境;拓展碳账户应用金融场景,推动体系多元化发展;开拓绿色云计算项目,扩大体系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如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等,本文认为要加强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中市场、技术、政策、人才和文化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整个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持续有效运行,加速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