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乡镇论坛》2014,(13):17-17
3月28日下午,正在为春耕用水发愁的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高河村村民,站在熊河坝提灌站前议论纷纷。这时,党员曹茂华建议说:“我们手里不是有一张‘连心卡’吗?不妨打上面的联系电话试试。”于是,他拨通了“连心卡”上驻村包片镇干部的电话。很快,包村干部立即赶到熊河坝提灌站。  相似文献   

2.
老怪 《新前程》2007,(2):134-134
我也见过对工作挑肥拣瘦的主管.工作来了以后只贡献出一张嘴.其他的人忙到热火前天,他却在那里一边凉快。本来他是老板很看重的、如日中天的主管,占着好位子,但强后激起了“民愤”,也不得不走人.我认为.基层主管假装无能推工作,两三次或许可行.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个人绩效总有说实话的一天。  相似文献   

3.
朋友与熊     
寓言故事: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  相似文献   

4.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14,(1):115-115
杰弗里·萨克斯是让我很难忘记的一个人。我只见过他一次.那是在大约4年前。当时他在中国的声名已经不如鼎盛时期那样显赫。但是仍然不断有人邀请他到中国来参加各种讨论经济发展和改革议程的会议。毕竟,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转轨经济学家之一。而且,不但有理论,还有实践。  相似文献   

5.
猎人立誓     
一个猎人有个习惯,爱立誓言。一天他去打猎的时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打兔子。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鸡。于是这天他便空空而归。晚上,他躺在床上十分后悔.发誓明天一定打山鸡。第二天他便按他的誓言去打猎。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狐狸。于是,他又发誓明天只打狐狸。第三天,他又按照他的誓言去打猎。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野猪。于是晚上又...  相似文献   

6.
徐瑞海 《活力》2011,(6):23-24
我有一枚毛主席像章,这枚像章是40多年前香港同胞噌给珍宝岛部队的。像章是用有机玻璃制作的,形状为圆形.直径6厘米,玻璃下红色的底面上,镶嵌着毛主席身着草绿色军装的头像.背面印有三行红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珍宝岛边防战士致敬;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职工赠。这枚像章,  相似文献   

7.
纽约的基姆·瑞德先生是专门从事沉船寻宝工作的潜水员。一天,他偶然著蓟一只高尔夫球因打球者动作失误而掉进湖水中,他仿佛看到了商机。他迅速穿好潜水衣,跳进了朗伍德洛岭高尔夫球场的湖中。在湖底,他惊讶地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都是散落的高尔夫球,足有成千上万只。它们跟新球没什么差别。他告诉了球场经理,经理答应以每只10美分的价钱回收。  相似文献   

8.
先看这样一则寓言:熊因为诚实细心,被大家选为森林王国的工具保管员。一上任,他就忙个不停,跑上跑下为大家找工具,因为时间紧,还回来的工具也没能及时归位.有些工具用坏了,还需要修理。为了不耽误大家的事,熊每天加班加点,但即使如此,仓库里依然很混乱。  相似文献   

9.
潮人潮事     
刘瑛 《劳动月刊》2012,(4):66-67
何谓简约生活的极致?不妨参考这位只拥有15样东西的美国男子海德。海德并非流浪汉或拾荒者。他的职业是博客设计师。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2010年,他突然灵机一动,把房子及身上一堆杂七杂八的物品全部卖掉,然后过着四处旅游的生活:他从科罗拉多搬到罗得岛,目前则住在纽约。不管到哪.都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一开始海德还有100件物品...  相似文献   

10.
脑筋急转弯     
《河北企业》2005,(3):48-48
从前,有位姓石的垫师。有一天,石先生正在讲课,一只母鸡来到学堂门口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塾师心里老大不自在。他丢下课本,拾起一块砖头向那只母鸡扔去.竟将那只母鸡砸死了。  相似文献   

11.
渔夫发现一条蛇的嘴里咬着一只青蛙.正准备吞下去。出于对生命的爱护.渔夫救下了这只青蛙.青蛙感激得直给渔夫磕头。这时,渔夫看了看身边的这条蛇.心想.蛇好不容易捉到了一只青蛙.到嘴的一顿美餐没有了.怎么来安慰它呢?于是.他从怀里掏出一瓶威士忌.给蛇喝了。蛇吃了一辈子的青蛙,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威士忌,高兴得也给渔夫磕头。青蛙与蛇离开后.渔夫为今天此事处理的如此圆满陶醉了。可过了不到五分钟.渔夫发现.刚才那条又向他游来.并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因为,刚才蛇捉了一只青蛙.喝到了一瓶威士忌.没有喝够.这次它想喝两瓶。这就是我们常说“威士忌效应”。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信息》2012,(12):72-72
有一个人在荆州做官时,山上的老虎常出来吃人。这个人只下了一道驱逐老虎的命令,叫人刻在很高的岩石上。凑巧那只老虎因故离开了荆州.他就得意地认为他的命令生效了。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一位农村亲戚向笔者诉苦。他家里是兄弟两个,早已结婚成家.只有一处老房子.想向村里申请一处宅基地盖新房。他咨询了上级有关部门,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审批条件,只需要按程序审批就行。没想到在村级审批时却遇到了麻烦.原来该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是“死对头”,在村支书按照程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村主任不参加.并且不承认会议作出的同意申请的结论,也不在相关审批表上签字。  相似文献   

14.
沈玉春 《陕西审计》1998,(C00):41-41
某君任财务科长多年,也厉行节约多年.口头禅:“省下一个是一个”,人送雅号:“铁公鸡”。日前相遇,却对我大发感慨:“这又有什么作用呢?你省下一个是一个,他却花掉一个拉倒一个。一进一出,两相抵销。只可怜白当半天‘铁公鸡’”!这个“他”系指何人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断定,“他”决不在财务科长的制约之中。  相似文献   

15.
郑翼 《人力资源》2010,(7):93-93
有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的标牌上写着:此鹦鹉会两种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的标牌上写的是:此鹦鹉会四种语言,售价四百元。两只鹦鹉都毛色光鲜,机灵可爱,该买哪一只呢?他转来转去,一时拿不定主意。此时,他突然发现旁边还有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却是八百元。他赶紧叫来店主,问道:“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种语言?”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标准化》2013,(3):94-95
1.“买不走”的质量 有一次,凯特准备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自己吃完后给孩子也带一份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制止:“你这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座破旧的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幸运的是,两只蜘蛛没有受伤.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忙碌地编织起蜘蛛网。没过几天,佛龛上的蜘蛛发现自己的网总是被摘破。  相似文献   

18.
小执 《乡镇论坛》2009,(33):22-22
下班回来我照例打开信箱拿报纸,突然报纸堆里掉出一封信,是老家来的!自从母亲再婚后我就很少回乡下老家了,每年只接母亲到城里住十天八天.回去接母亲我也只到村子附近的小镇,母亲提前到小镇等我。我不能接受继父,不想见到那个又老又黑的男人,尽管他曾做过几年代课老师,在山村属于有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兔子和熊 一只兔子来到咖啡馆要了一个甜面包和一杯咖啡。它把面包和咖啡放到桌上就去洗手了。 等它回来时,咖啡不见了。 “谁喝了我的咖啡?”兔子问。  相似文献   

20.
朱乃洲 《乡镇论坛》2013,(30):20-21
村民李长田原本是个贫困户.两年前.村里把他列为扶贫对象.并花了几百块钱买了300只鸡雏送给他饲养。李长田夫妻对政府的帮扶十分感激.非常珍惜这300只鸡雏.每天早起晚睡照顾这些鸡雏.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随着时间的流逝.鸡雏渐渐长大,李长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