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碳物流、绿色物流是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适应环境保护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经济稳健发展,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将越来越严格,必然会就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进行规制,因此如何促进物流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环境规制对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用SBM模型测算出2000—2020年我国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了命令型、刺激型规制工具对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结果显示,门槛值以上的命令型和刺激型规制工具,对物流企业碳排放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门槛值以下的则产生负向影响,整体上呈现U型曲线走势,但是命令型规制工具要比刺激型规制工具作用要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能通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与就业水平发挥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地区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中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城镇化的单一门槛。最后,本文提出要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与就业水平、适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建议,以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就业有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吸收能力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衡量吸收能力的三个指标中,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两个变量均存在双重门槛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则存在单一门槛,OFDI逆向技术溢出起到明显的非线性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省际区域间的发展实际提出利用OFDI促进其就业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积累是支持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税费负担深刻影响着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本文建立农村家庭应缴税费与教育投资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农村税费改革作为政策冲击,实证分析了税费负担减轻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后税费负担越轻的家庭,其子女入读高中的概率越高,且受教育年限越长,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工具变量回归后保持不变。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主要通过减轻家庭税费负担,激励其增加教育支出,从而提升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由此可见,家庭预算约束的放松,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本文为进一步制定与实施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提供了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研究了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对于企业绿色投资的门槛效应,同时探究了这一影响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之间呈现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当环境规制小于一个临界值时,它与企业绿色投资之间呈正向关系,当环境规制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它与绿色投资之间呈反向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在小于第一个临界值时,环境规制对其绿色投资有促进作用,当介于第一个临界值和第二个临界值之间时,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绿色投资有抑制作用,当大于第二个临界值时,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绿色投资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启示是:政府在进行环境规制时也应该因企业制宜,同时找到环境规制的有效区间来发挥政策的最优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政府侧三个方面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LDA聚类方法将金融政策分类且纳入指标体系,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技术指数,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数字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对邻近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则具有制约作用。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倒N型”非线性影响;数字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在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的约束下,数字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在人力资本的约束下,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丰富了数字技术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CRS-DEA模型评估2006—2021年全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状况,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影响机制及传导路径,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负,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正,技术创新在正式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中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而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双重中介要素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显示均存在单一门槛。因此,亟需持续推进环境规制的深度和广度,从工业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共生”“双赢”视角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就业与自主创新影响机理的分析,利用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金融、高质量就业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质量就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呈现东高中西低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就业与自主创新大体成正相关关系,当高质量就业水平较高时其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是促进的,而当高质量就业水平较低时则会抑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质量就业影响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数字金融发挥了调节作用,即数字金融通过提升各地区的高质量就业水平促进了自主创新发展;高质量就业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着数字金融的双重门槛,数字金融水平越高,其对高质量就业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的调节作用更有效;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升高质量就业对不同技术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仅在东、西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制度政策环境→意愿&能力→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政策规制、绿色金融对高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选取河南省274家高碳企业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正向影响高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意愿和能力,市场激励型规制的作用大于命令控制型规制;绿色金融政策、企业转型意愿和能力正向影响其转型行为,企业转型能力在绿色金融政策对其转型行为的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最后,文章从优化政策规制工具,加快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对高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本文选取中部六省2005-2017年的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并对该路径下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存在通过投资结构、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部分中介效应;②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单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大;③利用外资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均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要不断加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助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分析了环境规制如何通过中间变量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然后通过200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方差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技术进步以及FDI都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与产业结构升级互为格兰杰原因。我国应继续实施环境规制并且合理制定环境规制强度,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8年间全国28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创业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正向促进作用是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覆盖广度发展对居民创业的带动作用要明显大于其他两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当数字普惠金融自身发展水平、保险覆盖、传统金融、产业结构跨越相应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促进作用将随着门槛变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而当人力资本跨越相应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促进作用将随着门槛变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3.
高凤勤  吴霞 《税务研究》2024,(3):102-107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通过影响劳动供给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稳就业、助创业方面成效显著,但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相关税收政策,加大教育等人力资本支出扣除力度,优化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税收激励。  相似文献   

14.
毛薇  张行 《甘肃金融》2023,(2):29-34
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运用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是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二是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三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发展的中介效应影响人口城镇化的效果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稳定就业环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建设更高水平的金融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角度剖析了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了营商环境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二,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第三,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知桂  陈家敏 《财政科学》2021,(8):48-63,114
基于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消费结构升级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中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门槛特征,市场化指数或政府效率越高,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从引导产品与服务跨区域流动、提高收入与稳定物价、完善有效市场与建立"高效有为"政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91-2010年间的数据,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对环境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次利用因子分析和Hansen的面板门限模型,对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会对第一产业的生产形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2)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这种污染并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技术的改进,环境污染状况会得到一定的改善;(3)人均GDP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地存在基于城镇化率的“双门槛效应”,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进入第2门槛以外,其余省市都仅跨越了第一门槛,但在这些省市当中,东部省份的城镇化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后,因此,最先进入第二门槛的地区省份将会是东部;(4)人力资本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5)就治理环境污染提出了几点简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量环境问题,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和外部性特征,使得环境污染无法依靠企业及个人自主解决,因此,需要由政府作为约束和激励主体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工具将产生环境的服从成本和违规成本,导致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面临环境保护提升与企业绩效下降的矛盾性困境。在环境成本提高的拉动与推动效应下,企业必将选择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行为,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政策对生产率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实体企业部门的转型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而转型决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资金支持情况。本文聚焦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入实体经济融资获得情况即社会融资规模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环境规制促进GTFP提升,社会融资规模对环境规制与GTFP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强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金融和技术支持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