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已经成为很多营销项目中的关键因素,“让消费者爱上我们的品牌”、“占领他们的思想和心天’、“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等都是与“爱”相关的一些营销口号。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年,南京市的许多金融机构为了扩大各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纷纷将“零首付”作为新的“卖点”使劲吆喝,大肆宣传。一时间,“零首付买房、零首付买家电、零首付买家具、零首付买汽车”,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零首付”业务的推出是银行与商家、企业联手应对市场疲软、消费低迷、资金流通凝滞而采取的同舟共济、互利互惠的绝招,旨在将潜在的消费者变成现实的客户,从而拉动消费,抢占潜在的消费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可以分期付款,而且又不要个人支付首期款,如此好事,本该火爆异常,热闹非凡。然而,从近两年的运营情况来看,“零首付”并没有显现出应有的独特魅力,绝大多数银行“零首付”业务的运营情况难如人意。对此,一些银行老总们露出“一脸苦笑”。  相似文献   

3.
“提前消费”本是双赢的一种消费方式。商家利用这种促销手段,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消费者也可从中得到一定折扣的实惠。但广州市消委会的统计结果表明,一些“提前消费”项目的行业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2014年伊始,欧派在北京发布“多、快、好、省、精”品牌标准:款式多、供货快、品质好、空间省、服务精。“把服务做精了,赢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与口碑传播。”欧派相关负责人强调,20年来,欧派作为中国整体家居行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家居服务,从售前“4S服务”到售中“红地毯服务”,再到“入户检修服务”,建立“金尊服务”服务体系,让消费者感受到“有家有爱有欧派”的品牌理念。  相似文献   

5.
张士举 《浙商》2009,(17):114-114
“星巴克”对“圣巴里”商标之战,“圣巴里”赢得首场胜利。然而,二者之间的商战还在继续。 判断“是否相似”的标准是消费者。认定商标是否相同或者相似,并不是从商标持有人的角度进行判断,而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判断。从星巴克异议理由来看,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经常混淆“圣巴里”商标与“星巴克”商标。因此,不能认定“圣巴里”商标与“星巴克”商标相近似。  相似文献   

6.
何乐 《中国市场》2006,(10):27-30
政府虽然一再加大打击力度,但盗版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些手段厉害的盗版商往往深谙消费者口味,总能够想尽千方百计合成一部“完英版”的DVD。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从街头的“城市游击队”口中,笔者得知,盗版DVD已日趋“品牌化”,甚至出现了“正版的盗版”,“盗版的盗版”之说,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7.
《消费导刊》2012,(3):I0008-I0008
新华网西安3月15日电功能齐全、价格低廉、外观新奇,在通讯市场上,山寨手机因诸多表面“优势”对一些消费者有着特定的吸引力。然而,“美丽的面纱”之下,莫名的消费陷阱、  相似文献   

8.
“上帝”莫忘手中“剑”野风顾客是上帝几乎人人皆知。用上帝来比喻消费者,是讲消费者对经营者来说至高无上,其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经营者之所以把消费者尊为上帝,这与经营者利益息息相关,没有消费者的光顾,经营者赚谁的钱!得罪了上帝,不就断了经营者的财源吗?许多...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各级政府及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97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活动高潮迭起,热点不断,充分展现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领域里的主力军的精神风貌。伴随着宣传月的开展,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名称“漳州3·15”、“鄂州3·15”。“彭州3·15”、“淄博3·15投诉(举报)网”等,在广大消费者中叫响了,传开了。一提起“110”,人们就联想起公安巡警队;现在一提起“3·15”,人们便会想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3·15”成了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球鞋“另类”的形象攻占消费者的心,Diesel一本正经地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整合营销,与消费者沟通“踢屁股”这个看似荒唐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一些商家采取“洗脑式”视频广告宣传骗术欺诈消费者的事件屡有发生,不仅侵害广大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应引起工商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12,(9):46-47
借势奥运,立足“平凡人”,用“平凡人”的语言和“平凡人”的故事与消费者沟通,伊利这一次的营销战役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13.
张枣 《国际广告》2010,(11):100-102
利用世博会,推送“产业链好产品让生活更美好”和中粮大家庭的形象走近全国消费者,使消费者与中粮的“美好生活”形成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4.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32):118-119
企业在锁定漂移的核心消费者之后.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跟核心消费者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通过与核心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以及直接“对话”,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购买产品,从而让核心消费者真正“心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泉余 《四川物价》2010,(4):F0003-F0003
结合叙永县2010年“消费与服务”暨“种子执法年”活动主题,叙永县物价局在滨江商城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价格咨询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现场设立了咨询台,共受理消费者价格咨询投诉5件(次),解答了消费者关于医疗收费、水电气安装等方面的问题,散发《价格法》、《四川省价格管理条例》、价格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0多份。  相似文献   

16.
张惠辛 《中国广告》2006,(7):130-131
事件回顾 欧典地板被曝欺诈消费者 其德国总部根本不存在 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源自德国.著名品牌地板德国欧典总部其实根本不存在,存在严重欺诈消费者行为。央视3·15晚会,向全国消费者揭开了这个内幕。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有想到号称“真的很德国”的欧典地板在德国的总部子虚乌有,谁能想到一个连续六年使用“3·15“标志的品牌地板是贴牌产品。欧典企业总裁闫培金随后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在欧典地板2004年的宣传手册上,一些说法“不准确”.并就此向消费者致歉。闫培金告诉央视记者,曾经在宣传手册中出现的两名“德国总部”负责人也是冒牌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进入我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但一些跨国企业和洋品牌不尊重中国法律、忽视中国消费者利益、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差别待遇等“耍大牌”问题时有发生,经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耍大牌”问题有的构成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工商部门认真履职、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和规制。  相似文献   

18.
“上帝”知否“李鬼”在向您摇手致谢毕生打假,消费者责无旁贷,然而令人遣憾的是,“上帝”们一边在与“李逵”协力围剿“李鬼”.一边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帮了“李鬼”多少忙,使“李鬼”横行无忌。在这当中,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扮演了粗心、昧心和懦弱“上帝”的角色。宴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由于设计、生产失误而形成的“缺陷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但从现在开始 ,面对社会上或家庭中一些“缺陷产品”的侵害 ,中国消费者将不再无可奈何 ,因为  相似文献   

20.
“老字号”企业是中国商业的宝贵财富,它的兴衰牵动着社会公众的心,也引发着广大商业工作者的议论。随着我国城市改造的加速,商业新兴业态的兴起,消费者需求的快速改变,“老字号”的兴衰和前途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期来议论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老字号”企业为什么消失?有没有发展前途?作者就此作了一些研究,提出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