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石海娥 《光彩》2023,(2):42-43
<正>面部清洁通常被当作中高端美容产品的‘垫脚石’,鲜少有美容机构愿意单独提供面部清洁服务,“喵拾柒”看准时机,填补了行业空白魏则西事件后,第一批专业医美从业者史艳辉决定返回故乡洛阳,彼时洛阳所在的河南省正在花重金打造“医美之都”,含有“医疗美容”的河南省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超600家,史艳辉也尝试加入其中。2016年,在经历多次考察、调研后,  相似文献   

2.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183;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郎赢旻 《浙商》2009,(20):133-133
“2009年9月9日9时,我们相聚在此,共话‘浙商’发展之道,这可是千年一遇的‘天时’啊!”吉林浙江商会副秘书长栾天翔一句“得天时”,引得在场的全国浙江商会秘书长们顿时如悟玄机,心情大好。  相似文献   

4.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什么是紫砂壶的创造“美”,创作者如何继承传统,自由地发挥创新的潜能,如何开发紫砂壶造型“曲”之美、装饰“脸”之美、实用“工”之美等,从而来繁荣紫砂壶艺创新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5.
陆红梅 《中国拍卖》2013,(11):33-33
吴冠中曾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雄奇的黄山很早就与画家结缘。清代”四画僧”之一的渐江和尚(弘仁)由武夷返故乡新安后.“岁必数游黄山”.其印日:”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清朝另两个画僧石溪与石涛,也都喜欢黄山。时至近现代.  相似文献   

6.
王文正 《浙商》2013,(1):77-77
“我想重点谈谈价值观和理念的东西,因为这才是根本。没有这些‘道’,‘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7.
姜美玉 《中国品牌》2014,(1):106-107
走近张静,就走进了美;走近张静,就走近了真。走近张静超凡脱俗的“美”和“真”,如惊鸿一瞥,脉脉柔情,从尘间开出花,一瓣复一瓣,那绵密的情思,是因她清丽绝伦,令人怦然心动。张静的“美”和“真”,无论在她本人自身,或在紫砂艺术中,均得以完美的呈现。当经过无声地凝视和阅读后,我们都会被她那一番从容、一怀慧心而惊艳。  相似文献   

8.
背景“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9.
欣翩 《中国拍卖》2014,(1):28-31
“敏求”语出《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品牌》2013,(9):74-75
欧莱雅以65.38亿港元收购美即,对美即来说,可谓是“风光嫁入豪门”,但业内也不乏担陇之声,美即会重蹈小护士覆辙吗?  相似文献   

11.
“敏锐感知变化,根据变化不断创新”,彼得.圣吉认为企业经过“修炼”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其中的过程就如吉姆‘柯林斯说的:“每一步部不能决定最后一定成功,每一步又部决定着最后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问到侯斌做如新做了多久的时候,她冲口而出:“两年。还差三天就两年了。2003年7月23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这么巧!那么就将你两年多的如新历程在这里作一个回顾,也算是对你在如新‘两岁’生日的纪念吧!”.寒暄过后,气氛变得随和热烈起来。两年时间。从优惠顾客到全国销售总监,这中间的路肯定不会一直是顺风顺水。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亲自走过的人才能体会。在侯斌的深情讲述中,那些影响她发展,的点点滴滴。记者也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3.
陈汐 《三联竞争力》2005,35(1):66-67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杂记》中说:“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在北京一家热闹的筷子店里,你就可以找到这样的“美器”。  相似文献   

14.
朱健 《浙商》2011,(18):68-70
“投资是一种由智力控制资本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把企业当作商业’、体现‘技术+艺术’的过程,所以它是我喜欢并将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侯宁 《大经贸》2006,(11):27
10月13日,网友“安文河”在佛山C2000论坛发表了原创帖《佛山人盲目排外是心虚的表现》,称“佛山人的排外情绪表现得比较隐秘,全国的排外之最除了北京、上海,恐怕就数佛山,且‘实质上一点也不亚于京、沪等国际化大都市——尽管佛山目前连大都市这个词都不配!’”  相似文献   

16.
“气”与“势”:我的创作“勇士”系列(见图),至目前而言,有四个草稿,主要是受秦兵马俑陶塑启发。四个勇士形象,分开塑造,每一个构成一个独立单位,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与古代秦兵马俑的单体塑制,有某种暗合。假如从兵马俑坑中,挑出任何一尊,它都能构成一个独立作品,无数这样的单体组合,便会形成一个军队,一种气势,一股排山倒海、压倒一切的力量。我创作“勇士”系列,主要有感于其“阳刚”之美。姚鼎在谈到这点时说:“其得与阳与刚之美者,则如雷,如霆,也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重山峻崖,如决山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金铁,其与人也,如冯(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种对力量的赞美,颇有点类似于西方美学理论中与美(或优美)对应的范畴--“崇高”。康德认为,崇高事物的特点,一在力,巨大得力量或气魄,二在量,无比的大,超越感官或想象所能容纳的惯常极限,“他一方面,使我们的抵抗力在他们的威力之下相形见拙,显得渺小,不足道,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抵抗力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秦俑艺术的磅礴气势,主要是通过形体的硕大和不厌其烦的重复而造成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环保局对企业进行了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一家被评为“黄色”企业的负责人说:“如果接下来在环保问题上稍有松懈,说不定就成‘红色’或者‘黑色’了,那个时候企业离关门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8.
鲁敏 《浙商》2009,(17):110-110
国际金融危机如淘沙之大浪,似乎一夜之间,曾经高高在上的一些国际著名企业、顶级品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被淘尽浮沙尽露真颜,走下神坛。前有“悍马”车、后有“皮尔·卡丹”衣,现有DP豪艇,均被贴上“甩卖”的标签,摆上了货架。乘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东风”,“抄底”海外,并购有市场潜力的洋品牌,似乎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实现国际化“梦想”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卡丹’到处有,‘狐狸’满山走;‘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这首打油诗形象地描绘出目前国内相当多商品借真名牌之名“搭便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韵”的源头在于“魂”,有激越之魂,方能绘出多彩之韵。威尼斯大酒店的豪华、风情、主题等等一切外观的特色美,归根结底在于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在这样一家国际著名的洲际集团(InterContinental)管理的五星级酒店,其文化磨合就有难度,但一旦共融成功,就显出不同凡响的卓越,就像不同民族的混血儿,往往是超乎寻常的丽质,超乎寻常的健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