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亚洲“四小”与美、日贸易的发展 美、日在亚洲“四小”进出口中各据一端,一个为最大的出口市场,一个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亚洲“四小”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它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一半以上,出口约占世界总出口的1/3。美国为使其产品输往世界各地,极力鼓吹自由贸易,并建立了由其控制的,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当时,为在冷战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与权力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中美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推动中美权力变迁的内在动力。文章认为,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中国经济自由化的扩大、投资权力的增强和技术实力的上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与经济权力;中方应抓住非对称相互依赖变迁中有利于中国变化的趋势,积极推进对美合作共赢战略,将中美关系引向对称依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困境下,欧美政府的“坏账银行”计划最终究竟是“胎死腹中”还是“破茧而出”,正引起各方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4.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欧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表明 ,冷战后的美欧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欧在中东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益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对外政策以及对冷战后世界秩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美欧虽然都属基督教文化 ,但双方对宗教的看法出现了差异 ;美欧的政治文化也出现差异。英国支持美国打了伊拉克战争 ,但仍然想在美欧之间起中间人的作用。欧盟主要国家开始怀疑美国在西方集团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自己也不再重视西方联盟。欧洲统一的道路漫长 ,美国不断地要分裂欧洲 ,但欧洲统一似乎不可阻挡 ,美国如看不到这一点 ,未来的美欧关系会越来越艰难。  相似文献   

5.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中美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推动中美权力变迁的内在动力。文章认为,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中国经济自由化的扩大、投资权力的增强和技术实力的上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与经济权力;中方应抓住非对称相互依赖变迁中有利于中国变化的趋势,积极推进对美合作共赢战略,将中美关系引向对称依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权力是资源还是资源运用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这也是权力概念的模糊性所在。对权力的重新分类可以依据"资源"与"运用"的双重角度进行,权力可分为软性软权力、硬性软权力、软性硬权力和硬性硬权力四大类。以此为框架,作者分析了中国的权力资源、权力运用方式以及权力运用目的。通过与美国和欧盟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美国的权力战略是"全能-美国至上"型,欧盟的权力战略是"全能-后主权"型,中国的权力战略则为"吸引-防御"型。在权力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权力战略重视吸引而少强制,重视防御而少塑造。中国的权力战略的继续改进表现在五个方面:优先发挥软性经济硬权力、重点提升软性软权力、逐步拓展软性军事硬权力、适度发展硬性硬权力和硬性软权力、继续秉持权力的对外防御功能并逐步扩大权力的对外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矛盾突出,必须从新的视角加以考察,研究制订合理对策和措施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该文提出权力均衡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途径,应以此为方向调整主体行为,使得劳动关系稳定有序。进而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的权力失衡问题,认为观念上重视权力均衡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并在宏观调控和劳资双方主体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文章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走向权力均衡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人对权力现象的熟知多于权利意识。本文的简略分析旨在强调:(1)虽然权利、权力两个概念都与利益相关,但权利毕竟是权力的基础;(2)私权、私域、私利的确定是研讨公权、公利的前提而不是相反;(3)公权从一元向多元的演化,本质上是为了通过权力制约的方式保护私权、私利;(4)解决中国的现实利益问题并无固定模式,且需费时日。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构成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理论基石,以罗伯特·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被称为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新自由制度主义也在理论上发展成自由主义各流派中最具系统的体系.基欧汉这一开创性成就主要归功于他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研究范式和具体分析方法的完美整合,从而使新自由制度主义具有严谨、理性的科学美.本文试以方法论为视角对<权力与相互依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李艳 《改革与开放》2011,(18):43-44
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素质而形成的一种人格影响力,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领导者的形象是在其自身素质的基础上,由自身实践决定的社会公众印象和评价,包括道德完美的好人形象、是非分明的正气形象、开拓进取的创新形象、知识广博的学者形象.通过认识两者的内容,分析出两者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13.
论冷战后美欧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以来 ,美欧的对外政策一直处于调整中 ,美欧关系也随着这种调整发生着变化。迄今美欧关系的调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2 0世纪 90年代是第一阶段 ,在此阶段完成了冷战后最初的调整 ,并在调整后仍保持了同盟关系 ,北约亦存活了下来。迈入2 1世纪 ,随着美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变化 ,美欧关系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呈现矛盾深化、裂痕扩大、联盟松散化的趋势 ,反映冷战终结对美欧关系具有的深远影响。目前美欧关系仍在调整中 ,其未来走向及其对国际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的代表作品《菩萨蛮》系列,雕琢精巧、雍容艳丽,堪称词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十四首词多是为那些在歌筵酒席间歌唱的美丽女子所写,因而,思妇这一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不仅有着鲜明的表现,并且超越了人物身份或形象的单一层面,凸显出了较强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体系不仅具备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性规则)和基本功能(减少不确定性),而且还具备制度的本质特征(公共品)。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史,无论哪种国际货币体系,其正常运转都得依赖于国际合作。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使得作为公共品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在"无政府"状态下达成合作与合理秩序。霸权衰落后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各国的国内协调与国际协调权衡或决策的内生需求,并可通过国际机制的作用而得到促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既取决于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又离不开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尤其是美国)与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合作。国际货币制度合作的路径取向应是从区域性合作到全球性合作。无论是为了寻求多边世界的合作还是作为利益的相关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都要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其突破口在于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地位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思考的缘起去年10月,《福布斯》2002年度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再次新鲜出炉。这是英国小伙子胡润先生编制中国内地富豪榜的第四个年头.也是其最受关注和议论的一年。在关注的众多焦点中,颇令笔者留意和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两点:第一.对上榜富豪"第一桶金"的来源,不少人认为他们未必是完全通过开拓创新、辛勤劳动创造财富而获得财富,而往往是靠向掌控着资源的政府进行权力寻租、共同分割体制改革所释放的财富获得财富,是靠再分配性转移社会财  相似文献   

17.
逄锐之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9):35-73+157-158
权力转移理论对地区内大国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在解释地区间大国关系时存在明显不足。与同一地区内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不同,不同地区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几乎没有导致战争的先例。这源于权力转移理论本身的诸多缺点,尤其是其忽略地理距离这一变量。在同一地区内发生权力转移时,权力转移双方横向压力与安全困境较大,双方对相对实力和战争结果有不同判断,权力转移易于触发同盟连锁效应,战争容易爆发;而在不同地区间发生权力转移时,这三个机制相对较弱,虽然权力转移过程中双方龃龉不断,但战争爆发的概率较小。作者选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俄权力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权力转移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苏权力转移作为案例,使用皮尔森卡方检验检测权力转移、地理距离与大国战和关系的相关性。依据修正过的权力转移理论,中美之间的权力对比变化将会导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且长期对峙,美国将长期采取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政策,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东盟中心地位是近年来东盟在地区一体化与东亚区域合作中维护自身整体性、独立性和主导性的重要原则。尽管已获得相关国家的支持和肯定,但其内涵、效度及前景等问题依然存疑。网络视角为考察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在网络视角下,东盟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网络中的行为体之一,能够通过关系与关系网络建构自身的地位与权力。网络分析证明,东盟通过倡议并主导东亚区域主要合作框架,在各领域建立同其他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关系性权力,在制度和互动层面占据中心地位。其中心地位体现在对于合作进程的主导、议程和规范的塑造以及主体间关系与利益的协调等方面。建构过程既体现出国际关系领域权力资源的演进机理,同时也具有东盟本身和东亚区域环境所带来的独特表征。东盟需要更加明晰其在地区内外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心地位附带的责任,保持关系性权力优势,以维护自身的中心地位并使之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政治现实中存在着有趣的不对称经济相互依赖未能产生有效权力的情形,不对称依赖较小的一方不能凭借其在经济相互依赖中的有利地位,通过使用经济手段,将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进而对依赖较大的一方形成权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外交目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一个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新解释框架以解释该现象。在引入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基本框架之后,提出依赖较大国内部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错位或者契合是影响不对称相互依赖能否在短期内发挥权力效用的关键因素。在两者错位的情况下,权力难以顺利实现;在两者契合的状况下,权力容易实现。同时,作者选取并详细剖析了2004年以来俄罗斯借助经济不对称依赖中的优势地位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案例,以论证这一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 宪法,人们称之为"母法"、"法上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因为它调整的是国家根本的社会关系,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政,通常理解为"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它不仅仅代表一种制度,同时表示了一种文明的政治状态。在这种政治状态的运作过程中,关键是"合理确定权利与权力的界限并有效制约权力以实现权利"。"权力"一般指"国家权力",即"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力",是维护统治秩序与社会公共秩序的强大武器。"权利"一般指"公民权利"或"人民权利"、"人权"。"权力"与"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