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本文基于信贷市场资金和项目的搜寻与匹配视角建立了一个内生货币模型,分析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对超额准备金率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率具有逆周期特征;其变化有减弱法定准备金率和基础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动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率具有滞后周期特征;超额准备金率的内生变化会带来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通过中国数据校准参数后的模拟发现,较高惰性的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政策不仅不能有效抚平信贷市场波动,反而可能是造成信贷市场不稳定的原因。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超额准备金率的上述特征都具有很好的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存款准备金率以其巨大的调控力度被列为为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然而自1980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减少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甚至弃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调控工具.但是,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不常用的工具却成为“常用对冲工具”,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中央银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学分析以及初级计量分析,揭示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当下中央银行最主要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并证明在当下经济条件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被弱化,从而提出当下央行使用货币政策时陷入的困境,并提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变动作为货币政策调整变量,以印花税调整和财政支出变动作为财政政策调整变量,来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了单个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和政策调整组合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显著,而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单一财政政策中印花税调整在中期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显著。不考虑宏观经济指数变动时,只有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显著为负向,印花税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考虑宏观经济指数变动时,三个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显著。不论是否考虑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变动,财政支出变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显著负向,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福建实体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对福建经济影响较利率快,但作用的效果比利率弱,利率对福建经济发生作用的速度慢,但效果较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全国宏观经济影响时滞与福建基本相当,但冲击效果强于福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广东冲击最大,浙江次之,全国较小,福建最小,对广东影响最快,浙江次之,全国与福建相对慢一些。区域经济金融总量,区域经济金融结构、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自身惯性效应有所不同是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应根据货币政策在福建实施的区域性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地方货币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及有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及其有限性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几年货币政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脱离常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冲击.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法,经验检验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计量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流动性这两个微观特征变量对信贷供给有显著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变动的作用明显,而中央银行货币净投放政策效果不大,货币政策变量与商业银行微观特征变量的交叉项系数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创新及影子银行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其货币乘数效应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存款准备金率进了频繁调整,表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的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了商品房的限购政策,同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多次调整.在限购政策背景下,本文运用广义矩(GMM)方法,将限购政策作为逻辑变量加入到估计模型中,对限购背景下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商品房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政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滞后2期和3期时对于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商品房价格不会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出现急速下跌,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的过程中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再上涨、再下跌的交替变化特征.研究同时发现,限购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显著,而对于中西部城市影响则不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手段在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做了研究.从理论来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外生变量.文章对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做出了分解,并对中央银行对各因素的控制力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中央银行具有决定法定准备金率的能力、拥有现金发行权利、对超额准备金近似可控,对C/D(通货-存款比)和R/D(准备-存款比)也都近似可控,因此目前中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很强.  相似文献   

10.
中、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发展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 《经济师》2010,(8):104-105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作用猛烈的数量型政策工具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早已被束之高阁,而在我国则被央行频繁使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更是如此。文章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政策效果及在中、西方国家特定经济环境中的发展及比较分析,探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在中、西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淡程 《时代经贸》2008,6(1):64-65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对准备金率的适度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以及再贴现政策,对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人民银行针对现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实行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措施,将准备金率调整到了10%,一时间,许多有关人员对这一措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上调的具体原因,上调之后能够带来哪些经济效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金融产品的风险增大,波动行为也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加深对我国股指期货波动特征及风险的认识、加快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体系尤为重要。运用成分GARCH模型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并通过下行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下行风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存在非对称性,即负面冲击会增加收益率波动,而正面冲击会降低收益率波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下行风险可解释部分收益率的变化,投资者会因为承担下行风险而获得额外的风险补偿;沪深300股指期货协偏度为负说明其收益率与市场波动率负相关,从而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因此,由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收益率非对称性波动、高下行风险和负协偏度使其应具有更高的预期收益率。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新解——内涵、作用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包括需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的确定和调整等,并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总结提炼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特征,并简要指出这一范畴的提出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发展以及货币政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24日,央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将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在2015年股市大波动的背景下,央行年内已经进行了5次降准降息,引起了人们对货币政策与股价关系的讨论与关注。为此,选取2001年到2015年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图、方差分解来分析货币政策对于股价的影响,并结合实证结果为投资者提供一些货币政策背景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审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劲草 《经济问题》2004,(10):63-64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被流动性不足所替代,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政策组合,即以降息和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方式为代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减税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纵容美元贬值的汇率政策,以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空间形成制约.我国中央银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要求用外汇缴存新增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相关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制度设计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与预期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月,央行已经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析诸多因素影响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效应,继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李洪梅 《时代经贸》2011,(12):124-125
本文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做了研究。从理论来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外生变量。文章对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做出了分解,并对中央银行对各因素的控制力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中央银行具有决定法定准备金率的能力、拥有现金发行权利、对超额准备金近似可控,对C/D(通货一存款比)和R/D(准备一存款比)也都近似可控,因此目前中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很强。  相似文献   

20.
浅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对准备金率的适度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以及再贴现政策,对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人民银行针对现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实行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措施,将准备金率调整到了10%,一时间,许多有关人员对这一措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上调的具体原因,上调之后能够带来哪些经济效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