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炎帝神农故里而称“古”,以古乐编钟而称“奇”,以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而称“美”,以闻名全国的汽车改装城而称“新”,这是随州光荣的历史.而实施名牌战略,加快随州中等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实现新的崛起,这是随州人民当今和未来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一、随州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客观条件随州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区域是由经济活动自身的涉及和决定的地域区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人口密度为平方公里200人以上,半径为100公里左右的区域,必须有一个具有较强聚集、扩散和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随州市地处鄂豫两省的中部交汇地带,辖区人口248万,版图面  相似文献   

3.
随州地处鄂中北部,连接中州平原.建国以来,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快速飞跃,形成以机械、纺织为主导.兼有燃化、医药、轻工、建材、食品和饲料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交通运输、邮电、商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已具规模.在“九五”期间要将随州尽快建设成现代化中等城市,除了保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和第二  相似文献   

4.
一、誉满中外的随州文物历史与现状 随州位于鄂中北部,北枕桐柏山,南靠大洪山,是“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的鄂北重镇,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人口154万,现为湖北省直管,正在向规划中的中等城市迈进。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和举世闻名的曾候乙编钟出土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考古资料表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随州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使随州文物具有“古、奇、美”的鲜明特色。根据1989年和1991年两次文物普查资料统计,随州现有古墓葬、古遗址、古石刻、古建筑以及近现代代表史迹等文物点共787处,被各级人民政府公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等城市作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中等城市面临着很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社会不平衡等问题。中等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综合协调的原则。在评估中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等各个方面的指标。通过评估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全面了解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问题,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等城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也是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经济社会系统。它处于承上(中央、省)启下(县区、乡镇)的重要地位.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对于加强和改进市级经济管理,促进中等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等城市中长期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中长期计划着重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协调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总  相似文献   

7.
为使随州市“十五”计划更加贴近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为切入点,从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政府、社会给予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查,试图摸清随州“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发展现状,寻找随州“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前景,培育“十五”期间及21世纪初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随州整体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梵净山地区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必要实现铜仁与江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建梵净山旅游品牌,在铜仁市的基础上组建成中等城市—梵净山市,将其打造成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民族风情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仙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一是由传统的农业大县一跃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业大市;二是由比较封闭落后的小城市一跃成为省内外闻名的商贸流通城市.这两大巨变把仙桃这座新型的城市推到了城市化大发展的新阶段.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快仙桃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从煤炭城市社会系统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对我国中部地区10个典型煤炭城市社会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进,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差异较大;从城市规模上看,社会系统脆弱性平均得分呈现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趋势;依据社会系统脆弱性特征将中部地区典型煤炭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事业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受众多等特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媒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由单纯公益型社会事业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准商业型体制的转变,这是不容回避的必然归宿,是良好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地市州一级中等城市地方电台、电视台,比较而言其规模小、覆盖面窄、基础差、投入少,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更大困难。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中等城市广播电视事业怎样适应新形势?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荆门市广  相似文献   

12.
一、将洪湖市列为省直管市是国家开放开发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需要 开放开发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长江沿线两岸发展城市,形成城市带,是开放开发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湖北省自武汉市区至荆沙市区478公里的长江北岸沿线上尚无一座中等城市。但城市布局的客观规律要求每隔150公里左右应该有一座中等城市。因此,这一线至少应发展一座中等  相似文献   

13.
陈照荣 《华商》2008,(15):229-229
儋州是海南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琼西重城,省委、省政府把儋州作为中等城市来培育,这是儋州千载难逢的最好机遇。本文结合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构筑琼西经济文化中心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必须走出的"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旅游业兼具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的经济和社会功能。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河北省委、省政府确立  相似文献   

15.
从“九五”到2010年的十五年,是我国经济全方位开放,实现人民生活由小康奔向富裕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五十年,随州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随州“九五”及2010年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根据全省“五九”及2010年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抓住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大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随州的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从全省“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看,今后的15年,由于三蛱工程及一大批国家大型工程在我省实施,使我省的开发开放力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全省将以“两大基地,两大走席、三大纽带”为主要特征,形成以、  相似文献   

16.
<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来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考虑统筹解决。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综合考虑,改变重工轻农的城市偏向,或片面强调农村优先思路,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经济社会功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等城市的目际规划和建设孝感市是孝感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合理布局战略构思的内容之一。对此,谈几点看法与建议,供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关方面参考。 一、按中等城市发展目标规划建设孝感市的战略意义 按中等城市规划建设孝感市,既是孝感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迫切愿望,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首先,从京广铁路沿线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中等城市发展会展业主动性非常强劲,但由于城市自身结构特点,整体呈现发展不平衡态势。本文从安徽会展业入手,通过个案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希望对中等城市的发展产生共性的借鉴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今天,旅游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互联网为随州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旅游业是新时代随州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随州旅游业需要加强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这也是生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旅游服务人才供给质量已成为制约随州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随州市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