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发展冯涛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使命是由发展中国家步入到现代化国家行列,而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特征是农业社会和农民问题,不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就谈不上有根本的发展,制度变迁的绩效将会被大大抵消。而且,由于农业比较利...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经济理论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友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4,(12):10-11,4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有收益,也必然耗费一定成本。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制度变迁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能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13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变迁进程等结论。文章最后给出加快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责任等。  相似文献   

4.
进行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根据新一轮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要达到结构调整的预期目的,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推进结构调整的各种运行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市场机制,投入机制,利益机制,科技创新机制,服务机制,协调机制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建立和健全这些机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经济中以诱致性变迁为基础的制度变迁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功,主要是因为农民对改革的预期收益较有把握和路径选择成本低。但面对家庭承包责任制向农村经济的高度市场化改革,诱致性变迁就缺乏条件。城市经济中的强制性变迁选择虽有充足理由,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城乡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其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应当从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把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有效结合起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摆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可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然而,这次结构调整同以往相比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面临许多新问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提出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制度创新力度。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及方向熊启泉农业结构调整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结构调整包含的内容非常J’泛,涉及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制度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农业产出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等方方面面的调整。(一)农业制度结构的调整农业制...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诚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同农业保险诚信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此进行分析,其中制度变迁危机正是诚信失真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诚信体系时,积极探索诚信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农业保险制度的有效结合,从而取得理想的制度变迁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广东制度变迁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强调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功能,并以价格机制转换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等制度变迁现象作为主要研究视角或分析对象,而将广东的制度变迁引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全面阐述和制度分析的则相对较少。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为分析视角,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广东制度变迁产生的外部驱动力。最后认为,广东的制度变迁是因经济全球化驱动制度系统的整体开放,而与外围制度产生竞争,并通过制度内生模仿机制和制度外部倾销机制实现外部移植制度安排和本土现存制度环境耦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价值取向。所谓“黄宗羲定律”正是对制度钝化现象的一种误读,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作出另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三者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对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制度变迁的两两关系研究则比较多的,但把三结合起来考虑的献还比较少,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但现实经济运行中三关系紧密,存在某种互动关系。三互动体现了内涵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有鉴于此,本运用西方这和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特别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三互动关系尝试着提纲式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同海梅  侯军岐 《特区经济》2006,211(8):340-342
我国要实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目标就必须依靠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即以农业技术进步为主线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制度创新的带动作用:①农业科技体制创新;②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即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要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使作为产权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本文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建立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具体分析,为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涛  谢家智 《改革》2007,(8):65-70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路径。必须准确把握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并在制度创新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青海农业增长趋势的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1978—2012年乡镇企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5个制度因素的变迁对青海农业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价格制度、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在推动青海农业增长过程中作用显著,而乡镇企业组织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没有很好地发挥推动青海农业增长的作用。分阶段来看,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在推动青海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由此建议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青海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价值取向.所谓“黄宗羲定律“正是对制度钝化现象的一种误读,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作出另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价值取向。所谓“黄宗羲定律”正是对制度钝化现象的一种误读,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作出另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8.
温晓明 《乡镇经济》2004,(11):34-37
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生产逐渐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渐次高度化的一个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内生的制度变迁。制度的合理性将导致农业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绍芳 《特区经济》2010,(11):189-191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关大局。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调整农业结构应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当前,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诸多困境。政府应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结构调整的体制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和调控作用,帮助农户走出困境,加快结构调整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因素的贡献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林 《改革》2007,(11):49-54
基于197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地区差异与农业增长进行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作用显著,土地产权制度、价格制度、财税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来影响农业增长。同时,各地区中影响农业增长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要素贡献度存在差异。可从加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入手,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寻找制度创新和地区特色的结合点来促进农业稳步增长.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