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为"三农"服务的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本文将从我国金融结构及其特征入手加以分析,来探求通过优化金融结构,加强金融支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应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撑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应加大农村金融发展,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协调城乡金融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支农力度不够,与"三农"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深入分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塑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昌 《中国金融》2006,(12):28-29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国家从总体上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市场机制向农村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将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金融结构的完善和金融体系的深化反过来必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赵燕 《甘肃金融》2009,(5):23-25
进入21世纪以来,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金融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 "三农"领域难以获得广泛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出现严重抑制和边缘化倾向.总体看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支持乏力,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广东建设新农村的金融需求,从金融总量、结构和产品三个角度对当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农业信贷保障机制和创新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下广西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阶段广西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其中农村金融较为薄弱。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大力发展广西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实证分析了广西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探析了广西农村金融存在了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缺口大;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在统筹城乡视角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业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定位;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水平等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阶段广西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其中农村金融较为薄弱。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大力发展广西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实证分析了广西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探析了广西农村金融存在了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缺口大;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在统筹城乡视角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业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定位;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水平等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金融支持,不仅是金融部门应该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深刻剖析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机制、体制、信贷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对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政策性金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村金融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比较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的特点,发现政策性金融在其中起着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仁伍 《南方金融》2006,(12):44-4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针对海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弱化的现状,作者重点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重点,以及如何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构思。  相似文献   

14.
《福建金融》2008,(11):24-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状况决定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分析,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剖析了当前金融支农面临的难点,并从加快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四个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有着强有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北定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调查,剖析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基层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层次不清,功能不全,作用萎缩,矛盾激烈,严重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的完成。本文依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构建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商业性金融为辅助、民间性金融为补充的多样性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提供多渠道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金融的有力支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农村金融在扶植农村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健全完善农村投融资体系,对实现金融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承德市金融机构的调查,从研究金融支农工作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承德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的适应性分析,揭示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近期农村金融改革的具体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朔州市正规金融支持“三农”的现状以及民间金融在农村二元金融构架中的优势比较,揭示了民间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民间金融发展的现实。提出任农村民间金融自然发展是较好的政策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而要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的现状,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这已成为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共识,并就农村金融体系重构提出了包括“农发行业务拓宽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组建社区金融机构、规范民间借贷、发展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政策建议。而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需要一个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来保障,为此,我认为加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该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同步。目前主要是坚持“一个中心”,着重建设“四个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