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静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101-1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的竞争。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战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要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国际化经营,应从建立战略联盟入手。首先阐述了战略联盟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89-9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实施他们的全球化战略。理论认为两种力量推动着产业发展和影响着产业内竞争的方向,即全球化力量和本地化力量。这两种力量不在同一维度上,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互独立。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多样全球化之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阻碍因素,为着手于迈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找出在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的规律,并且给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所讨论的高新企业战略联盟的作用、实现过程和中国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事例,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一种新的管理创新,一种新的“互赢”规则,高新企业战略联盟应该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微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应对新世纪全球竞争的必经之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国际化的重点是企业要选择一个好的国际化战略。以联想企业为例,重点介绍了联想公司从中国企业到国际化企业的经历和战略选择,对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重点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进行了大量取证和细致的研究,分析了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联想的国际化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明英 《商场现代化》2006,(23):293-29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地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环境,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全球的视角下建立全方位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宝贵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因此企业必须在国际化战略中首先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战略,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是颇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7.
宋迎春 《商业研究》2004,(19):95-97
彩电产品的价格战对提高我国彩电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彩电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越来越小,价格战作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竞争手段日益凸现出其局限性。基于顾客价值的竞争战略,在对我国彩电产品价格战历程分析后可以看出,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彻底摒弃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树立基于顾客价值的竞争战略逻辑,才能走出价格战的“竞争困境”,真正实现企业竞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过程中,国内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所以选择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化战略,是当前中国企业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对相关企业国际化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特征及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系统理论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国际化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加快速度进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产业国际竞争也由资金、资源、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科技密集型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中,专利技术始终是企业制胜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武器之一。实施专利战略对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保持企业优势、开拓并占领市场、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竞争以及网络化购物方式的冲击,使得我国制造商与零售商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发展困境。本文以零供发展困境为切入点,突破零供纵向竞争的研究框架,从发展中国家基于本土市场需求构建国内价值链的视角,探讨零售商与制造商采用协同战略,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合作创造价值,从而培育一批本土企业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链主”以及全球创新链的主导者,进而使得“中国制造”超越国际代工、实现内生化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企业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全球的框架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国际竞争是一场“起点不一致,终点却一致”的竞争。华立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是华立发展的需要,而是华立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如今经济界流行这样一句名言:“与其被国际化,不如自己去国际化。”如果说20世纪是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全球经济的世纪。跨国公司通过“收购、控股、兼并、联合、品牌输出”等形式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化浪潮正以惊人速度逼迫裹挟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任何企业都有被“国际化”的可能。中国加入WTO,对我国葡萄酒业的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原来保护民族产业的两大屏障——进口配额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价值链布局与中国企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跨国公司为了协调在华投资,形成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其全球战略利益,充分运用价值链理论,力图将价值链“战略环节”紧紧掌握在母公司内,将对产品价值增值不起决定作用的“非战略环节”转移给中国企业。文章提出,中国企业必须认清链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掌握链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点,并时刻关注价值链布局的动态变化,努力挤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实现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今形势下,全球化战略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学习为手段,来积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经验和管理技能,培育能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构筑全新的竞争优势。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国因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我国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贸易摩擦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发展的消极因素。为有效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推动国内企业向国际型企业成功转变,必须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入手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成长较慢.从产业经济学的SCP分析可知,产业政策对中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改善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根据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分析,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发展,是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为此,应该把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国家层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基于问卷调查和专家深访的实证研究结果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余振  秦宁 《国际贸易》2023,(7):12-21
近年来,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研的关键领域,生物技术也逐渐深度融入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等行业形成新兴的生物经济产业。为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制高点,美国拜登政府采用“全政府”运行机制,聚焦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和生物安全三大板块,兼顾“自强性”“专门性”“弱他性”三类政策工具,并辅之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手段,实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在中美战略竞争和生物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生物经济相关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造成风险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融入全球生物经济网络的步伐。对此,我国可以从优化政策规划、培育壮大企业、创新发展产业、探索中美合作路径以及布局全球“朋友圈”五个方面加以应对,实现自身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歌 《现代商业》2008,(18):82-83
随着我国成功的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内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效应的影响。在日趋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做相应改变,国际经营战略是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经营战略,即所谓的“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企业根据各国资源禀赋状况、比较成本优势、国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方式,在国际化环境下运营战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去”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将全球拖入了一个惨淡的经济低迷期,飞速增长了50年的中国也难以幸免受其影响。本文主要对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探析。毋庸置疑,积极制定和调整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化战略,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东璞 《商业科技》2014,(15):24-2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逐渐的走向了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使得各个企业不得不重视品牌战略,全球品牌战略也已然成为各个跨国公司整体战略中的主体部分。本文将从推进品牌全球化的优势讲述企业为什么要实现品牌全球化,实施正确的全球品牌战略,以及对中国企业实现品牌全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都把人才资源全球化作为重要战略,积极推进国际经营人才本土化,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与培养全球化,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更多的人才资源。入世后,全球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更快。我们应当抓住人才资源竞争的核心,全面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更快发展。 一、强化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意识.迎接入世后新一轮“人才大战” 在上海APEC会议CEO论坛上,许多知名企业家都把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列为未来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美国公司已在中国悄悄展开了一场人才资源争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