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全面研究南京市水价的合理性,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3个方面分析水价构成,结合供水成本、居民对于水价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相关产业的外部性等因素,借鉴国外水价制定的先进经验,考察南京市水价的形成体制。结果表明,目前南京市水价相对偏低,没有体现以供水成本为基础的水价形成机制,水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低收入阶层对于水价的可承受能力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2.
PPP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渐突出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价的杠杆作用是调节政府供水经营者用水户三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有利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保障用水户用水需求。在通过PPP物有所值评定测算的前提下,既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又考虑供水经营者的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探究目前中国PPP模式下水利工程的水价核算情况。目前中国PPP模式下供水价格机制有所创新,但动态调整机制尚有不足。价格听证制度不断完善但公众参与程度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旨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需求,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保障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然而,农业属于弱质行业,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农业水价改革必须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文章以江苏省苏北灌区为例,设计单边界两分式CVM问卷对水稻种植户进行调查,研究其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支持态度和支付意愿。研究发现,多数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支持态度,而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灌溉供水稳定性能显著提升支持度;灌区农户对农业水价的支付意愿介于49.1~57.7元/亩之间,农户虽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但各灌区改革后的执行水价要明显高于农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接近农户经济承受能力的上限。据此,政府应协同推进水价提高、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措施,避免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同于提高水价。  相似文献   

4.
翟浩辉 《水利经济》2012,30(5):74-74
合理的水价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而水价的核心是供水成本核算。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形成机制应遵循价值规律,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供水成本,实行统一政策、分环节核算、分级管理。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要通过南水北调水源工程、主体供水工程、专用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北京市的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的居民生活用水户的水价支付意愿进行抽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供水服务满意程度、家庭对水费负担程度、对北京缺水的认知程度、对现行水价态度等影响居民水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6.6%的被调查户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73.4%的调查户不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分析表明:用户对供水服务态度满意度越高、水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越低、对北京市缺水现状了解越多,则居民的水价支付意愿就越强烈。建议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区分不同的目标支付群体,制定完善的水价调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水价补贴工作,从而提高居民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乔荍 《水利经济》2009,27(5):28-30
针对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了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的原则、基本走向和配套措施。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的原则是:农民可承受、促进节约用水、保证投资回收、用水户参与、适时调整水价、“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走向为:建立市场补偿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供水成本补偿机制,分步分类调整水价,适时引入两部制水价,逐步实施终端水价制度;江苏省农业水价改革的配套措施为: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加大对农村末级渠系更新改造和农业用水计量方式研究的资金投入,尽快出台农业供水成本核算制度,完善农业水费计收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3个典型地区68户农业用水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支付意愿评估法分析农民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问题。分析调查从家庭特征、水费支出情况、水费承受意愿以及对水价变动反应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农业用水户面对不同水价政策变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水价变动对农民用水户的用水意愿和实际用水行为均能产生显著作用,其应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决策行为是"理性的"和"利己的",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只有在能够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反应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省农业用水收费现状的剖析,揭示农业供水体制和水价管理存在水价偏低、供水管理层次和环节过多等问题,提出农业用水应推行“两部制”水价制度和“公司 协会 农户”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加快灌区更新改造、推行计量收费等农业水价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文明  陈丹  朱根  陈菁 《水利经济》2010,28(2):36-40
从社会资本角度定量研究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采用信任指数和互助指数对社会资本进行量化,结合开放式和二分式问卷格式,改进了获得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相关数据的引导技术,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以皂河灌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础数据,采用提出的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户主要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供水及时性、管水者工作能力等因素对农民灌溉水价支付意愿也具有显著影响。灌溉水价的改革,应重视农民社会资本并提高灌区供水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李生潜 《水利经济》2016,34(6):65-67
合理的水价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民乐县为例,从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农村推行保本微利的水价调整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行阶梯式水价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水价合理性和供水成本合理构成。推行保本微利和阶梯式水价机制保障了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用水量,兼顾了水企业和用水主体的利益,使水资源成本和供水成本在水价格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促进用水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微观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究人力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经济资本禀赋和自然资本禀赋对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意愿及方式的影响。方法 文章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禀赋各变量对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意愿的影响,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农户禀赋各变量对“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和“农户+合作社+公司”3种融入方式影响。结果 缺乏经营经验、农业收入高、不能筹资、耕地面积小的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意愿较低。户主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耕地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以“农户+合作社”方式融入供应链。学习能力差、家庭人口少、家里有村干的农户选择以“农户+公司”方式融入供应链的可能性较大。有经营经验、培训经历、亲戚数量少、家庭收入高、农业收入低、能筹资的农户更倾向以“农户+合作社+公司”方式融入供应链。交通便利及靠近乡村旅游地区的农户对所有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方式均不感兴趣。结论 要破除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禀赋障碍,科学引导农户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农产品供应链,重视条件适宜地区农户进行农产品直销的优势和意愿。  相似文献   

12.
Whether farmers form price expectations adaptively or in a forward-looking manner has implications for supply response analysis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policy refor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rmation of price expectations by Kenyan export-crop farmers who market their produce through a monopsonistic parastatal. The analysis allows for relaxation of the small-country assumption within a rational expectations framework. Production behavior is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of future prices based on indicators of aggregate supply and of the marketing board's purchasing capacity. The finding that price forecasts may be formed using information other than previous price levels implies that marketing reforms that raise prices may not raise the relevant price expectations. To elicit a positive supply response, market reforms should be sensitive to farmers' interpretation of institutional signals as well as previous prices.  相似文献   

13.
The specification of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Heien 1977). Economic theory has helpe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pecification of such relationships, one of its contributions being the proposition that prices should be interpreted only in relative terms. This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del building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leading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to avoid the use of absolute prices in economic analysis. For this reason, numerous market models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use price ratio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e.g., Chen; Chen et al.; Heien, 1976; Gerra; Kulshreshtha and Wilson; Rahn; Talpaz; Morzuck et al.; Houck and Gallagher; Wilson et al.); these example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such ratios is fairly widespread in 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crop and livestock sector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price ratios is the "feed cost to price" ratio commonly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livestock supply response. Indeed, since feed cost constitutes a major part of the total production cost in livestock activities, the "feed cost to price" ratio is often considered a proxy for profitability. For this reason, data on such ratios are regularly published for various livestock activities (e.g., USD A). Also, "feed cost to price" ratios are often employed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models of livestock supply response, (e.g., Chen; Chen et al.; Heien 1976; Gerra; Kulshreshtha and Wilson; Rahn; Talpaz). However, not all models of aggregate supply response follow this approach. For example, Freebairn and Rausser, and Arzac and Wilkinson, use prices as separate variables rather than in ratio forms in their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y do not employ price ratios in their livestock and crop supply equation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different approache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use of price ratios in the modeling of aggregate supp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农户参与及付费行为。[方法]文章运用单边界加支付卡式的改进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东江源水源地500户农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付费行为差异及关键因素。[结果](1)不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下样本农户同意进入付费情景的概率不同,支付意愿也不同,但差距不大;接入城(集)镇处理管网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8.55元/(月·户),接入村落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4.42元/(月·户),采用农户分散处理模式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5.63元/(月·户)。(2)村集体的参与、农户对水环境的感知变量均对农户付费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在第一阶段中区县变量、河流水质变化的感知、河流水质变化与污水处理关系认知、是否是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村、文化程度、是否是村干部变量通过了显著检验,是影响受益农户是否同意付费的关键因素;在第二阶段中区县变量、本村生活污水处理治理成效满意度、收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受益农户支付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应建立县级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机制,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管护责任主体,划分各主体职责,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业水费成为了农村唯一的政府性收费项目。如今农业水费相关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三农问题"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工作顺利开展的阻碍因素之一,破除这些问题将是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任务。现有研究未对这些现存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和评论。文章首次对我国农业水费在水价、支付、补贴与实施等4个方面的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分别就每个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论。研究表明这些现存问题如下:①水价方面:水价太低且变化不大,改革陷入两难境地;②支付方面:农民支付意愿较低,抵触、拒缴与消极情绪明显;③补贴方面:补贴方式不能对农民行为调节和意识塑造起到积极作用;④实施方面:水费管理执行不力、公平性不足与水利设施不完善等。该文分别就每个问题给出了后续的研究与实践方案,并认为在农村经济日渐趋好和支农惠农等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条件下,目前农业水费问题已不再只是一个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与制度改革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还需侧重强调农民行为响应的综合性问题,但这在现有研究和实践中有所忽略。因此,下一步研究与实践应在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继续加大研究和实践的力度,并和每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结合起来,以农民行为响应作为切入点,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综合性配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规模农户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意愿及形成机制开展研究,对于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理论(NAM)的整合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利用江苏省1 228份规模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感知行为控制和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两个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且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还可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生产意愿;(2)个人规范不仅可以被结果意识直接激活,还可通过责任归属的中介效应被间接激活;(3)规模农户在考虑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时,出于成本—收益的“利己”动机要高于出于道德义务感的“利他”动机;(4)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人规范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效应逐渐增强。[结论]要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维度,发挥规模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个人规范的积极作用,激发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7.
农超对接有效缩减了农产品流通环节,有利于建立农户与零售商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以蔬菜产品为例,分析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农产品价格形成。研究发现:农户与蔬菜合作社之间的议价能力是决定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关键;在农户对番茄收购价格议价能力大于合作社的情况下,以完全成本计算的番茄理论均衡收购价格最接近番茄实际收购价格;在合作社目标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番茄均衡零售价格最接近其实际零售价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合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标准及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向,促进我国合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构建、农业用水高效利用和农田水利持续利用。[方法]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地调研,综合研判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存在问题,探寻解决途径。[结果]提出了我国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合理性判别标准,指出了合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改进的方向。[结论]合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构建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农业水价合理形成机制首要补偿农业水价运行成本,回归农业水价基本功能,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惩制度,同时开展农业水价合理分担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