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确定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和农田所需养分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2011~2014年青岛市畜禽养殖量和农作物产量数据,估算青岛市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主要养分含量和农田所需养分量,并从肥料化利用角度分析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畜禽粪便中氮、磷养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如果畜禽粪便能够完全实现肥料化利用,则畜禽粪便中养分的化肥替代率达60%以上,可见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潜力巨大;从青岛市各区的氮、磷养分贡献率可以看出,城阳区存在氮和磷污染风险,崂山区和莱西市存在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新疆县市畜禽粪污空间分布与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人工牧草地)畜禽粪便氮磷污染风险进行预警,为优化新疆农牧业空间布局,科学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1988—2017年统计数据,选用排泄系数法估算新疆85个县市畜禽粪污产生量,并利用ArcGIS分析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根据2017年新疆县市农用地作物粪肥养分需求来进行环境风险预警。结果 (1)1988—2017年新疆县市畜禽粪污产生总量变化呈现出上升—下降交替波动的特征,牛、羊为粪污产生量主要来源。(2)从分布与演变看,粪污在北疆县市及南疆部分县市分布较多,且在向北增加,南疆县市分布变化不大,东疆县市一直以来分布较少。(3)以氮、磷为计,分别有44.7%、40%的县市预警值均大于1,实际畜禽养殖总量都超过了环境容量,环境风险为较严重或严重。结论 应根据不同县市粪污分布及预警情况选择不同的种养优化与布局方案,多途径提高牛羊养殖效率,提升牛羊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选择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绿色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我省各类规模养殖场每年固体粪便氮产生量约为69万吨,总尿液氮产生量约47.5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粪污处理和利用难度,提高污染防治效果,我省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池、配套建设粪污  相似文献   

4.
基于种养平衡的成都市畜禽养殖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文章以成都为实例,旨在科学估算畜禽养殖产排污总量和耕地承载负荷,准确评价畜禽养殖潜在环境风险状态。[方法]通过收集成都市农业统计数据,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的产排污系数,根据计算公式估算了2015年成都畜禽养殖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产生量,估算了成都各区(市)县畜禽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耕地承载负荷和警报值,采用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警报值分级方法评价了畜禽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潜在环境风险状态。[结果]2015年成都畜禽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产生总量分别为1 031.90万t、5.69万t、1.09万t,其中生猪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产生量分别为707.49万t、3.24万t、0.77万t,贡献率最大,为65.51%,其次分别为家禽20.25%,牛8.63%,肉兔2.96%和肉羊2.65%;全市平均畜禽粪便、粪便氮和粪便磷的耕地承载负荷分别为20.40t/hm~2、112.51kg/hm~2、21.47kg/hm~2,均低于耕地负荷限量值,警报值均低于0.7,属于Ⅱ级,处于低风险状态,环境容量总体可接受,但大邑县、新津县和邛崃市略超耕地负荷限量值,存在微超载现象。[结论]2015年成都畜禽养殖粪便、粪便氮、粪便磷的耕地承载负荷总体上处于低风险状态,其中有8个区(市)县处于无风险状态,7个区(市)县处于低风险状态,2个区(市)县处于中等风险状态,3个区(市)县处于较高风险状态,没有出现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状态的区(市)县;从区域布局来看,西南片区有3个区(市)县养殖比重稍大,应该果断调减养殖量;针对成都市畜禽养殖潜在环境风险状态,提出降低环境风险的对策建议,可为成都市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取陕西省安康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理论上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现实中可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粪污排泄的标准,运用排污系数法对安康市2014年10个区县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进行核算。科学假设区域内产生的畜禽粪便都通过当年有效耕地方式消纳,并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及警报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得到安康市各区县所对应的预警级别。[结果]2014年安康市畜禽粪便总产生量为647.79万t,其中牛粪产生量最大,产生量最少的是家禽粪;主要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与流失量都最大且成正比关系;所有区县中,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最多的县为旬阳县。同时,安康市2014年畜禽粪便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均值是30.495 7,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警报均值为0.76,总体警报值级别为Ⅲ级,表明在该区现阶段产生的畜禽粪便已对安康市整体环境有了一定影响。不同区县之间的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有所差异,全市警报值已经达到Ⅱ级的区县有5个,分别是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和白河县,对环境稍有影响;汉阴县、宁陕县和镇坪县警报值达到了Ⅲ级,对环境已有定影响;石泉县和旬阳县警报值最大,为Ⅳ级,对环境造成较严重威胁。[结论]针对安康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级别的威胁与压力,笔者最后提出可行地提高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可能为畜禽养殖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种养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进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当前确定区域种养的匹配问题是发展种养结合的关键。[方法]文章根据农田氮养分平衡理论,基于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就地就近利用的原则,结合种植和养殖业年度统计数据,利用修正的氮养分平衡法估算舒兰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并分析全市各乡镇的种养平衡状况。[结果]2015年舒兰市单位农用地面积的实际畜禽养殖量为17.3头/hm~2(猪当量),理论估算出的单位农用地面积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为14.6头/hm~2(猪当量),实际畜禽养殖量已经超出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上限;在17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的实际养殖量还没有达到畜禽环境承载力的上限;如果考虑到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可销往外地的情况,当全市有20%的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就能实现全市的种养平衡。[结论]在将来县域发展种养结合过程中,通过发展有机肥产业是缓解实际畜禽养殖量超出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上限的可行办法,同时,应加强各乡镇的种养匹配的量化估算,科学规划各乡镇种植与养殖结构使之实现种养平衡,减少因种养不匹配带来的环境承载力负荷过大的问题。研究结果为舒兰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南畜北移"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畜禽粪尿、农作物秸秆等可循环利用的农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以石家庄市为例,测算其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方法]文章将畜禽粪尿排放和农作物秸秆均折算成养分,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以同一量纲进行核算,并运用替代市场法,根据化肥的市场价格,确定养分的折纯价格,进而测算石家庄市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结果](1)在时间维度上,可将石家庄市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分为3个时期:2002—2006年为快速增长期,2007—2009年为低谷期,2010—2016年为回升—稳定—下降期,其中2016年全市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量约为21.25亿元,占全市农业GDP的4.42%,占总GDP的0.36%,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潜力巨大。(2)在县域尺度的空间差异上,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与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密切相关,整体上从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地带递增,在农业优势区,如藁城区和辛集市,2个区县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均超过了2亿元,约占全市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量的22.15%,循环价值较小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不具农业发展优势的市内4区、西部山区和工业区共9个区县,这些地区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约占全市农业废弃物循环价值量的7.86%。[结论]农业废弃物具有大量循环利用价值,这成为实行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利用补贴的一大理由,也可成为计算补贴量、相关政策制定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信息化综合管理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养分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旨在为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策略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养殖废弃物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实施。[方法]该文梳理了我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养分管理存在的不足,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模型和系统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管理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DSS的基本特性、构建方法及其在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分析国内外畜禽养殖废弃物已有DSS系统的经验和不足,结合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方式的区域特点,提出适合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养分管理的DSS开发思路,详细阐述了数据库和模型库构建方法及其对整体管理方案决策的作用。[结论]针对我国畜禽养殖基础数据的现状,建议完善DSS参数数据库的来源及准确性,筛选养殖废弃物养分管理的指标体系,构建场区、农田及区域养分管理模型,协助畜禽养殖决策者更好地实现畜禽养殖经济和资源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场内看不到粪污,闻不到异味,畜禽粪尿向外界环境零排放……规模养殖为我们展现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层面。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青海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以促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干旱荒漠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时空特征进行研究,为绿洲土壤的科学施肥及更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使土壤养分在精河流域平原绿洲系统中合理迁移和分布。[方法]以精河流域平原绿洲为靶区,基于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利用2003年和201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获取的土壤采样数据,对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重心迁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低于2003年,而碱解氮高于2003年。在空间上,各养分含量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绿洲北部和西北部,低值区则主要位于绿洲边缘及南部区域;(2)对土壤养分综合分级评价结果显示,2003—2018年绿洲化过程中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下降,中等及偏上水平的土壤养分重心沿精河向绿洲东北方向(艾比湖西南缘)及西北部的博乐绿洲方向迁移;(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在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中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林地中两者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对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和迁移特征进行的时空对比分析,有助于推进研究区平原绿洲耕地的利用和发展布局,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废弃物现状与循环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北京农业废弃物的现状,探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模式,根据统计数据与公开发表文献,利用作物秸秆籽粒系数与畜禽粪便排泄系数法对北京农业废弃物数量及养分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北京农作物秸秆总量达220万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0、1.1和2.7万吨,畜禽粪便总量达786万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 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制约因素,揭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明其主要污染源和分布特征,能够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单元调查法,以西藏不同地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为污染单元,对2000—2016年西藏农业面源排放的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总量、构成及强度进行核算,并分析其空间差异与分布特征,反映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把握其动态演变。[结果]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TN、TP排放量基本呈现有增有减的平稳态势,畜禽养殖贡献率最大,占TN、TP排放总量的96. 3%和94. 5%,畜禽养殖是西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西藏不同地区TN、TP排放量和强度差异明显,那曲市、昌都市、日喀则市的TN和TP排放总量位居前3位,拉萨市和昌都市的TN和TP排放强度位居前2位,阿里地区TN和TP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最低。[结论]综合考虑到农业面源污染总量和负荷强度,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那曲市应当作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总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日益增加的畜禽粪便排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北京市由于特殊的经济和政策环境,畜禽产品需求量较大从而畜禽粪便排放量进一步增多,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北京畜禽养殖产业污染的防治,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居民身体健康提供坚实保障。[方法]文章采用随机抽调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北京市地区主要畜禽养殖情况,进一步使用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参数估算北京地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结果]北京地区多以养殖生猪、牛、肉鸡为主;北京市11个区县产污量较大的3个区依次是顺义区、房山区和平谷区,主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和总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地区畜禽养殖存在以下问题:(1)资金技术欠缺,无法按照要求购买必须的污染防治设备;(2)小型养殖户应对风险能力弱;(3)部分养殖户抱侥幸心理,认为投资污染防治设备没有必要。[结论]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养殖者使用新型排污设备;各个区县主管农业的部门定期组织养殖者进行免费培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有机肥市场发展;发挥资金及技术优势,优势互补;引导居民调整饮食结构,倡导健康生活与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种养业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大兴安岭农垦的种养业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兴安岭农垦种养业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构建了基于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方法]根据Matlab编程求解,模拟提出了该地区的种养业优化方案,并阐明了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结果](1)通过优化调整,大兴安岭农垦种养结构得到优化,与2013~2015年平均相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2.26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1.97万hm~2,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16万hm~2,玉米种植面积减少1.96万hm~2,养殖业饲养规模大幅度增加,其中猪的养殖数量增加5.89倍,牛增加16.62倍,羊增加1.57倍,家禽增加了10.2倍。(2)通过优化调整,与2013~2015年平均水平相比,种养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提高了48.81%,其中经济收益增加了93.92%,社会效益减少了6.06%,生态效益提高了6.13%,其中总化肥施用量减少13.15%,总作物需水量减少5.74%、相对生态价值降低0.77%。[结论]为进一步推进大兴安岭农垦种养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探索种养业结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废弃物处理新技术推广,制定扶持政策,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