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澳门和香港在回归之后,我国粤港澳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然而粤港澳经济合作中仍存在着机制体制不对接、深层矛盾、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严重阻碍粤港澳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积极探索研究粤港澳经济合作瓶颈与深化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粤港澳经济合作水平,而且对粤港澳经济发展意义深刻。本文着重分析了粤港澳经济合作的瓶颈,并探索了粤港澳经济合作深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CEPA协议的签订实施,使澳门的内地服务贸易腹地更加广阔;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澳门与内地合作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澳门进入内地的先机,我们应抓紧时间,不要让机遇失去。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整合成为必然趋势,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愈益紧密。  相似文献   

3.
2017年十九大的工作报告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将澳门打造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支撑、促进"一带一路"的有效实施。而中葡基金作为中葡平台的抓手,期望可以发挥更大的投融资功能。澳门应该积极配合中央政府"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通过中葡基金,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的联系,与内地企业联手合作走向葡语国家,打造澳门建设中葡平台的亮点,引领中葡平台建设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由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三角九市所组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为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广东珠三角、香港与澳门的税制和协调现状,对比欧盟、东盟等国外典型地区的税收协调经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调的解决路径,为优化大湾区税收布局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保全 《中国市场》2014,(21):92-94
横琴新区地处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隔河相望,是珠江口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岛,总面积106.46平方千米。2009年8月,国务院对《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作出正式批复。未来横琴新区将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本文从背景及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对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宠,向来是粤港澳地区争相发展的对象。本文从粤港澳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发,指出了澳门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澳门会展发展实际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对促进粤港澳会展一体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希冀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1月8日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合作的规划,力争到2020年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而港澳作为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许多做法可供广东省借鉴。因此,加强粤港澳能源环境价格交流合作是深化能源环境价格改革的有益之举,是破解广东省能源环境瓶颈问题的积极尝试,也是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9.
吴宛珍 《江苏商论》2022,(3):139-141
2017年,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2019年,国家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一政策.因此,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由此诞生,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大湾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是深入开展地方与地方合作的示范.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保持着频繁的经贸往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发建设好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南沙新区,必将不断强化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以及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促进香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和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共同在珠江出海口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葡语国家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粤港澳大湾区纲要"的发布,拓宽了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合作空间和领域。广东凭借其独特优势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粤葡更紧密合作,广东应借助"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澳门为平台、以横琴为载体,促进粤港澳金融合作、对接葡语国家金融市场,共建粤港澳人文湾区。  相似文献   

12.
要闻点睛     
粤港澳实现服贸自由化2014年12月18日,《内地与香港CEPA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和《内地与澳门CEPA关于内地在广东与澳门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签署,这不仅标志着CEPA获得了开拓性新突破,同时也预示着粤港澳合作登上新台阶。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升级——经过11次补充协议,从此突破了服务业瓶颈,实现了粤港澳地区的全面一体化。点评:此次签署的新协议无论是开放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超出以往举措。在业界看来,由于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方式,以往三地合作实践过程中服务业对接容易遭遇的"大门打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多个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世界上的第四大湾区,经济总量位居第二。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我国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促进与港澳地区的互利互助关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它不仅促进了组成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加强了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注入资本,还为相关地区带来了许多的金融机遇与合作。文章捉住时代的主旋律,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所带来的金融机遇和合作,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分析,从规划、目标以及带来的金融机遇与合作的原因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地就此对粤港澳大湾区今后的发展作出发展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品牌》2021,(4):45-45
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前副主席及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龚永德提交《关于发展大湾区旅游的提案》,建议内地旅游行业改善旅游设施,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加强合作,同时,呼吁给予香港和澳门离岛游客更多优惠。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合作不是新概念,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应该说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垫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  相似文献   

16.
“澳门-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在我国打造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珠澳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两大政策优势,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打造两地融合开放新格局,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特点以及政策研究,探讨珠澳联动发展的机遇,从探索建设自贸组合港、发展特色金融,以及共建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等五方面为珠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卢小平 《大经贸》2009,(4):37-37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推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广东澳门两地的经济发展,在“内地与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的框架下,本着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原则,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以下简称“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与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李炳康(以下简称“澳门贸促局”)代表双方于3月2日在广州签署“加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联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粤澳经贸合作空间,提升粤澳两地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粤澳贸易投资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文莉 《大经贸》2008,(4):27-27
3月初,全国两会期间,经贸界传出粤港澳合作深化、升温的利好消息——粤港澳将共同建设特别合作区。粤港澳特别合作区的功能将与自由贸易区相似,在地缘毗邻的粤港澳地区,有望建立起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在大珠三角未来发展的蓝图中,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关系将寻求新的突破。为实现该合作区的有效运作,中央政府将给予该合作区下放部分经济管理许可权、  相似文献   

19.
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制造业持续发展是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澳门土地、人口等资源条件的制约,区域合作特别是粤澳合作成为澳门制造业发展的客观选择。通过加强粤澳制造业合作创新,推动澳门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鑫 《消费导刊》2014,(2):176-177
本文从粤港澳三地的社会保障理论依据、管理体制及资金营运体制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香港、澳门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广东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